人工湿地松林不同经营方式及其效果浅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791.246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湿地松(Piuns elliottii Eng elm)原产美国东南部,世界上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都广泛引种栽植。一九七五年,我区开始引进,先后在当阳、枝江、远安三县所属的丘陵区进行栽培。该三县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均能满足湿地松生长的要求。其年均气温在14. 5℃-16. 5℃之间,年均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范围,全年无霜期在250-270天区间,海拔多为80-300米,土壤多为黄棕壤,PH 值介于5. 6-7. 0之间,有机质含量均在1%以上,林地生产力以五、六级为主,为湿地松的速生丰产提供了优越的立地条件。早期定植的湿地松,现有林分平均高8. 2m,平均胸径14cm,平均单株材积0. 0724m~3,平均每亩蓄积达六立方米左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韩永美.人工湿地松林不同经营方式及其效果浅析[J].湖北林业科技,1990,(1):19-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