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目次
-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欧文慧1, 2 向珊珊1, 2 柳祥来3 曾 强4 许秀环1, 2 毛峻峰5
2024,3(3):1-7
摘要: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地 处 长 江 中 游, 是 中 国 重 要 的 淡 水 豚 类 保 护 区 之 一。 于 2022-2023 年对保护区开展维管束植物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保 护 区 内 维 管 束 植 物 共 计 136 科 445 属 726 种, 其 中 蕨 类 植 物 8 科 9 属 12 种, 裸子植物 5 科 11 属 14 种, 被子植物 123 科 425 属 700 种。区 系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新 螺 段 自 然 保 护 区 维 管 束 植 物 在 科 水平上, 与全球植物区系存在广泛联系; 在属水平上, 以温带成分分布型和热带成分分布型 为 主, 具 有 明 显 的 热 带 温 带 过 渡 特点。本研究结果为新螺段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持、 濒危物种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11种水生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效果研究
2024,3(3):8-14
摘要:
通过建立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11种水生观赏植物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8、13、18 d时对COD(化学需氧量)、TN(总氮)、NH+4-N(氨氮)、TP(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1种水生植物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总体高于无植物对照(CK),其对COD、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78.89%~89.26%、90.49%~97.96%、93.24%~98.86%、86.52%~94.88%,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4种污染物在运行初期均呈现快速降低趋势,随HRT增加去除率达到较高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以旱伞草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菖蒲和再力花对TN、TP净化能力最佳,NH+4-N去除率以大薸最高,熵值法分析结果以菖蒲的综合净化效果最强,而美人蕉净化污水能力相对较低。
-
湖北江陵县地表水总磷及其影响因素
2024,3(3):15-19
摘要:
洪湖水质恶化是当前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江陵县地处洪湖流域上游,其地表水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洪湖水质。本研究通过收集江陵县地表水2018—2023年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江陵县地表水质总磷浓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陵县河渠水质呈现先向好态势后有恶化的趋势,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9月和2023年5月河渠水体总磷Ⅱ~Ⅲ类水质分别占62%、60%、76%、96%和67%。湖泊水体磷浓度呈降低趋势,从2018年的Ⅳ~Ⅴ类水逐渐好转为Ⅲ~Ⅳ类,甚至个别湖泊提升到Ⅱ类。相关性分析表明河渠磷浓度与人口密度和企业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明显影响水体磷浓度。建议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水、城乡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源的生态治理和整治,并加强湖泊水生动植物和滨岸带植被的生态修复,为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
施肥对湿地松林分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2024,3(3):20-23
摘要:
为了探讨土壤资源有效性对根系生物量与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11 a生湿地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施氮肥和磷肥处理,分析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肥+磷肥会明显增加湿地松的土壤根系生物量,在距离树体30~100 cm时,土壤表层的根系总生物量较CK增加23%~35%,土壤亚表层增加21%~48%,其中土壤表层根系总生物量低于土壤亚表层,这主要由于土壤资源有效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与外界环境条件不同;随着施氮肥+磷肥使湿地松根系生物量的增加,根系不断生长,其根系总根长、总根投影面积和总根表面积也会增加。因此,施用氮肥+磷肥能增加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发挥土壤资源的有效性。
-
秋季连阴雨对油茶PSⅡ的影响研究
李涵茂1, 2 卿晨雨3 宋忠华2, 4 陈梦醒5 罗 永5 许 翔5 陈健翔1
2024,3(3):24-27
摘要:
利用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油茶不同月份和秋季连阴雨期间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开展秋季连阴雨对油茶叶片PS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5—8月,油茶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各月份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油茶新叶前期PSⅡ中QA向QB的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后期,新叶前期电子传递速率可能受到抑制。2020年9月17—28日,发生了中度秋季连阴雨天气,该时期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变化,阴雨寡照天气对油茶光合系统没有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可以认为,秋季中度连阴雨天气对油茶的光合系统没有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
-
武陵山中部区域油茶基地投产表现情况研究
2024,3(3):28-31
摘要:
为科学评估武陵山中部区域投产油茶基地产量与抗性表现情况,以来凤县5个投产油茶基地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良种率、病虫害发生率与发生程度进行调查,对其果实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良种油茶单株平均果实产量和单位面积冠幅果实产量要高于非良种油茶,其中尤以‘长林53号’油茶良种表现最好,理论亩产油量可达82.14 kg;较高的良种率可显著提高油茶果实产量,1号高良种率试验样地平均单位面积冠幅果实产量是4号低良种率试验样地的59.5倍,高良种率可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与病害发生程度。据此对武陵山区油茶种植与研究提出建议,为油茶栽培提供参考。 标签:
-
‘红颜’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试验
2024,3(3):32-36
摘要:
以‘红颜’草莓匍匐茎的茎尖为试材,经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初代愈伤诱导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1.0 mg·L-1+6-BA 5 mg·L-1;最适宜愈伤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1 mg·L-1+6-BA 10 mg·L-1+TDZ 1 mg·L-1;最适宜诱导萌芽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40 mg·L-1+6-BA 10 mg·L-1+活性炭1g·L-1。在继代培养中最适宜诱导愈伤的部位为叶片,最适宜诱导萌芽的部位为茎尖处;最适宜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50 mg·L-1+TDZ 20 mg·L-1+活性炭1g·L-1;最适宜茎尖诱导萌芽的培养基配方为MS+IBA 5 mg·L-1+活性炭3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5 mg·L-1+活性炭3 g·L-1。
-
鲜储对资丘木瓜质量影响研究
胡浩宁1 汪鋆植1 杨梦瑶1 王苇秋1 向兴立2 史常雄2 邓改改1
2024,3(3):37-44
摘要:
为优化资丘木瓜的产地初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探究产地鲜储对资丘木瓜质量的影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木瓜项下方法测定鲜资丘木瓜和鲜储资丘木瓜加工后的药材质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分析鲜资丘木瓜和鲜储资丘木瓜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鲜资丘木瓜和鲜储资丘木瓜加工后的药材质量无显著差异,符合药典标准。储藏后的资丘木瓜挥发油总量下降56.65%,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明显。储藏后挥发油中柠檬烯与左旋乙酸冰片酯含量显著提升,分别从27.13%提升至38.32%,从4.43%提升至28.43%,二者对青霉具有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柠檬烯与左旋乙酸冰片酯半数抑菌浓度均为0.16μL·mL-1。资丘木瓜产地鲜储后药材主要质量指标稳定,为产地鲜储待加工提供了依据。资丘木瓜挥发性成分具有防霉变作用,有利于为资丘木瓜鲜储期质量稳定提供保障。
-
巴朗山雪莲居群特征与海拔的相关性研究
刘 俊 邹姗倍 张 静 张一尤 管 晓 瞿春茂 金森龙 谭迎春
2024,3(3):45-48
摘要:
为优化资丘木瓜的产地初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探究产地鲜储对资丘木瓜质量的影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木瓜项下方法测定鲜资丘木瓜和鲜储资丘木瓜加工后的药材质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分析鲜资丘木瓜和鲜储资丘木瓜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鲜资丘木瓜和鲜储资丘木瓜加工后的药材质量无显著差异,符合药典标准。储藏后的资丘木瓜挥发油总量下降56.65%,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明显。储藏后挥发油中柠檬烯与左旋乙酸冰片酯含量显著提升,分别从27.13%提升至38.32%,从4.43%提升至28.43%,二者对青霉具有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柠檬烯与左旋乙酸冰片酯半数抑菌浓度均为0.16μL·mL-1。资丘木瓜产地鲜储后药材主要质量指标稳定,为产地鲜储待加工提供了依据。资丘木瓜挥发性成分具有防霉变作用,有利于为资丘木瓜鲜储期质量稳定提供保障。
-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林下经济政策文本分析
2024,3(3):49-54
摘要:
当前林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林下经济产业成为当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从林下经济政策文本出发,基于LDA主题模型和政策文本量化的研究范式,识别林下经济相关政策主题,并使用Nvivo内容分析法进行主题验证。从识别到的7个政策主题中,对林下经济产业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政策研究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提高林下经济政策实效性,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
森林生态系统中粗木质残体研究进展
2024,3(3):55-59
摘要:
粗木质残体通常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自然死亡或由于人为干扰形成的具有一定粗头直径的枯立木、倒地尚未分解和处于分解中的树干(倒木)、大枯枝和树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单元,具有养分循环、碳库储存、群落更新以及为其他有机体提供生境等重要功能。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粗木质残体在成因、分类、分布、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粗木质残体研究提供参考。
-
城市森林康养发展潜力与展望
史梦瑶1 陈 璐1 梁舒宜1 王晓荣2 向珊珊2 张洪茂1 牛红玉1
2024,3(3):60-66
摘要:
森林康养是林业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近年来,有关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以及森林康养功能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条件优越的自然森林,关于城市森林康养研究却相对较少。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健康等普适性功能,但因与居民生活区较近,受居民活动干扰严重等特点,影响其康养功能的发挥,目前对城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和方向仍不清晰。本研究通过综述森林康养相关理论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城市森林的特点探讨了城市森林发展康养产业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城市森林康养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指导。
-
基于PCR技术的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24,3(3):67-73
摘要:
松材线虫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并对我国林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线虫个体较小且鉴定特征单一,利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较为困难,因此客观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总结了近些年主要的松材线虫PCR检测技术及其与拟松材线虫的区别,阐述了常规PCR技术、PCR-PFLPs检测技术、RAPD和SCAR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荧光PCR技术等各类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序列、片段大小和应用场景,并探讨了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
湖北省森林城市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4,3(3):74-77
摘要:
湖北省自2008年启动森林城市建设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森林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建设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后续管理不够等问题。通过梳理湖北省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来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森林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
恩施市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
2024,3(3):78-81
摘要:
油茶产业作为实现恩施市绿色崛起、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后劲产业,积极推动油茶产业的扩面提质增效对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恩施市油茶产业的多次调查随访,就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认为恩施市油茶产业存在林农热情不高、用地保障困难、管理水平低下、产业发展断链、资金投入不够、消费市场疲弱等问题,并立足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
-
红安县油茶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4,3(3):82-84(转102)
摘要: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对全国粮油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1]。发展油茶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2]。湖北属油茶生长的北部边缘地区,截至2021年油茶面积达到29.27万hm2,居全国第4位[3]。2022年9月印发《湖北省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4],规划红安县到2025年油茶扩面提质增效行动任务9 333.32 hm2,其中新造油茶4 666.66 hm2,低产林改造4 666.66 hm2。当前红安县油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可为红安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神农架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4,3(3):85-87
摘要: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以可持续经营为原则,复合经营为主导,其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林下种植、养殖、相关产品的加工以及森林景观的利用等。神农架林区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本文在分析神农架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该区域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使其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
-
襄阳市森林防灭火建设探讨
穆俊明1 刘力诚1 徐晓博1 张文宇1 朱俊峰2 孙 亮3 胡文杰3
2024,3(3):88-91
摘要:
森林防灭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事关国土生态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本文从襄阳市“十三五”火险发生情况出发,分析襄阳市目前森林防灭火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从宣传教育系统、预警监测系统、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消防队伍、扑救能力工程、以水灭火工程等方面提出襄阳市森林防灭火建设方向和思路,旨在为襄阳市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全面提升襄阳市森林防灭火综合能力。
-
麻城市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4,3(3):92-95
摘要:
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是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要内容,如何将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更好地融入不动产管理之中,是值得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深思的问题。对此,本文结合麻城市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现状,分析了林权不动产登记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具体措施。以供交流参考。
-
京山市松材线虫病防控问题与对策
2024,3(3):96-100
摘要:
京山市在2017年秋季普查中发现松材线虫病危害,2018年开始进行综合防控,但目前还未从根本上遏制其扩散蔓延。通过调查京山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和防控基本情况,剖析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落实防控机制、推进科学治理、加强执法监管、保障资金投入、创新方式方法等五方面改进防控对策,以期为京山市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实现逐年压缩疫点数量、显著减少疫情发生面积及感病死树数量、最终打赢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目标。
-
核桃新品种‘楚林保鑫’
邹巧玲1 张 婷2 徐朝煜1 王其竹1 陈万胜1 王代全1 赵 勇1 王晓飞3 徐永杰4
2024,3(3):101-102
摘要:
‘楚林保鑫’由2010年在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发现的一株实生单株选育而成。该植株树势旺盛,干性强,叶片为羽状复叶,果实刻窝深,缝合线紧密,风味香甜,出仁率为53.35%。通过扩繁试验和无性系测定,2022年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品种授权,命名为‘楚林保鑫’,宜方块芽接和枝接繁殖,适合在大巴山区海拔400~800 m区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