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退耕还林工作应与产业化建设相结合——如何兼顾退耕还林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326.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退耕还林是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 ,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山区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德政工程。简单地说 ,就是国家以粮食换生态。按照现行的退耕还林政策 ,2 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要还林还草 ,还生态林的国家连续补助 8年 ,还经济林的国家连续补助 5年。然而 ,通过 5~ 8年的工程建设 ,是否能真正换回生态 ,是否能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复耕呢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深入到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县 (市 )湖北鄂西的咸丰县、湖北的神农架林区、重庆市的黔江区、湖南湘西的永顺县进行调查 ,认为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 ,…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田宗伟,宋发敏.试述退耕还林工作应与产业化建设相结合——如何兼顾退耕还林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J].湖北林业科技,2002,(2):5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