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5).
摘要:《齐民要术》是公元六世纪我国后魏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典籍.在批林批孔斗争不断深入、普及、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对这本书进行研究,从历史上吸取有益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有所稗益.《齐民要术》全面、系统、深入、科学地总结了公元六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论述了谷类、麻类、油料、绿肥、果蔬、饲料等作物的种植,家禽、家畜、
1975(5).
摘要:武汉地区的池柏,都分散栽培在全市各公园、风景区和一些机关、学校、医院的庭园、隙地或行道两旁,除个别地点与水杉混交外,均为单层纯林.每一栽培地点栽植规格正齐,树令一致,立地条件与抚育管理情况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单株间遗传品质有优有劣,林木生长速度和干形等方面都表现着显著差异,其中有少数单株,性状的优良表现较为突出,这为池柏选优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遵照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我们曾在去年八月间,与湖北省植物研究所协作进行了池柏选优工作,今年六月,我们又对去年所选单株进行一次复查重评,现对选优的标准和方法,作初步的探讨.
1975(5).
摘要:1965年进行了池柏、落羽松、水杉的杂交试验,仅获得落羽松×池柏杂种苗3株.1973~74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池柏和落羽松及池柏与水杉、雪松、柳杉和杉木的远缘杂交.目的是探索池柏和其它松杉类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力,同时寻找利用池柏杂种优势的途径.
А.И.沙务钦科 , А.С.华西列夫斯卡娅 , 马常耕
1975(5).
摘要:为了春天嫁接,采集和贮藏接穗日期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生产实践中很难保证能合理的贮藏接穗,致使嫁接成活率常常降低.因此1966年研究了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用木质化和未木质化的接穗嫁接时,欧洲赤松的成活率、保存率和嫁接株生长的问题.试验地面积共五亩,砧木是1963年按0.6×2米株行距栽的,嫁接时为四年生,平均高67厘米,径2.8厘米.嫁接从1966年4月15日开始,直到11月26日止,六月以前间隔期为10
1975(5).
摘要:枫杨是我县的当家乡土树种,在全县现有的六千八百多万株树木中,枫杨株数占60%以上.长期以来,枫杨在江汉平原土生土长,对平原湖区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很适宜.生长速度很快,栽植后一般八、九年就可以作檩条材.城西公社信心大队第六生产队,有一根十年生枫杨,树高16.8米,胸胫31.8厘米,单株材积约半个立方米.枫
1975(5).
摘要:近代林业和某些果树研究表明:选择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系繁殖,建立种子园(采穗园),为生产提供良种,可以加速林木或果树的生产良种化,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由于异花授粉的作用,油茶个体之间表现了多样性的变异,仅以单株产果量而言,
1975(5).
摘要:油茶的品种和类型是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油茶品种、类型的调查整理工作乃是集团选择的一个重要环节.遵照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我们从一九六○年起,对湘、赣、浙、黔、粤、桂、皖、苏等省的油茶重点产区进行了品种、类型的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湖南的怀化、永兴、衡山及浙江的富阳设点,进行定株观察.现将所得材料整理出来,供参考.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1975(5).
摘要:油橄榄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木本油料植物,全世界橄榄油年产量达130万吨左右.在世界食用木本油料中居于首位.栽培历史已有四千年以上,在几千年的人工选择下,已经形成许多品种和类型.近百年来,随着引种栽培范围的不断扩大,又出现了不少新的品种.据报导有记载的品种在350个以上,估计品种总数在500个以上.丰富的品种资源为我国的引种工作提供了有利的选择条件.
1975(5).
摘要:前言油橄榄在我省于一九六○年开始作少量引种试验,到现在已在全省所有地、市、县普遍试种栽培.十多年来试验表明,从现有林中,选育一些更适宜于本地区的品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为此,从今年起,我们除对现有的品种继续观察其特征、特性,从中选出一些抗性强、生长好、结实多的优良品种和单株,陆续进行繁殖推广外,又在华中农学院园林系和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指导和协助下,开展有性杂交试验,以期获得抗寒抗病又丰产的新品种.为了交流情况,现将试验情况作简要的汇报.
1975(5).
摘要:一、前言遵循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在我县核桃集中产区的四个公社,十二个生产大队,三十一个生产队开展了核桃优树的初选工作.在群众报选的基础上,对275株较优植株进行了每木调查,并应用其中67株各随机取样50粒核果进行了与选种有关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分析.参考我们目前仅有的有关资料,初步选出我县核桃优树十八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