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关于我省杉木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的意见

      1975(6).

      摘要 (1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批林批孔运动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近两年来,我省广大林业职工和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推广优良品种”、“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在各级党委和林业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广泛地开展了以杉木为主的群众性的材木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选了一批杉木优树。为我省杉木实现良种化,提供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并对杉木优树的选择标准和选择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现对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供讨论参考。

    • 丘陵地区初选杉木优树情况

      1975(6).

      摘要 (1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县是个丘陵地区。现有杉木成林,多半是1966年新栽的。据实测调查,杉木在丘陵地区生长情况,不同于中心产区:其粗生长要比中心产区快,高生长却不及中心产区。因此,其选优标准,同中心产区比较就有差异。我们的初步作法体会是:

    • 建立杉木母树林及杉木选优的最小年龄问题

      1975(6).

      摘要 (1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浙江省现有杉木林中,15年生以下的幼林多,30年生左右的成林比较少。在幼龄林中建立母树林和进行选种,保留下来的母树和中选的优株是否可靠?杉木选种比较适宜的最小年龄究应多大?这是我们在建立杉木母树林和进行选优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与选种的进度和范围有关,而且与杉木后代选择的遗传改良进度也有很大关系。

    • 京山县永兴区丘陵栽杉经验的初步小结

      1975(6).

      摘要 (1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京山县永兴区地处东径113°″03′,北纬31°03′,是一个低山丘陵地区。全区20万亩宜林荒山,海拔高50—300米,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推动下,我区贫下农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在丘陵荒岗上栽培杉木,自一九六六年开始引种育苗,一九六七年首次定植以来,发展杉木达15,915亩,全区户平1.8亩,其中约有五千亩已郁闭成林,接近一千亩成材在望,最大杉树高8.01米,胸径15.9厘米。

    • 机耕全垦整地营造杉木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1975(6).

      摘要 (1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林业生产,建立杉木用材基地,解决杉木速生丰产和农林争劳力的矛盾,自1972年开始在我县地处黄土丘陵地带的梁子区,进行了机耕全垦整地栽杉,1973年已机耕整地造林1.4万余亩,其中已栽杉树1.2万亩,由于机耕全垦整地以及采取了一系列与其相适应的培育措施,大大地促进了杉树幼林的生长。

    • 池柏播种育苗小结

      1975(6).

      摘要 (1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池柏,又称池杉。武汉地区自1930年开始引种以来,表现出种种优良特性:生长快速、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材质轻软、最耐水湿,早已成为我市主要绿化树种之一。随着园林事业不断发展,池柏种子需要日益增加,繁殖任务也日趋繁重,如何充分利用种子,培育高产优质苗木,是当前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62年开始育苗,近几年陆续进行了一些播种试验,积累了一些材料,现整理成文,供参考。

    • 对池杉一年生实生苗的调查报告

      1975(6).

      摘要 (1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池杉(池柏)为国外引进树种,现栽培长江流域华中、华南数省平原河网湖区,表现良好,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护岸、农田防护树种,深受群众喜爱,各地要求积极推广,对种苗需要也日益迫切。当前,在池杉实生苗繁殖过程中,单位面积播种量和产苗量应以多少为好?苗木质量指标应如何划分?意见尚不一致。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教导,1974年冬,我们对武汉东湖梨园、磨山两苗田一年生池杉实生苗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 池杉黄化防治措施的调查研究

      1975(6).

      摘要 (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池杉黄化的情况调查我省丘陵和平原湖区都有池杉的栽植,但都有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我们于1974年9~10月,先后在宜昌、潜江、洪湖、江陵、东西湖农场进行了池杉黄化情况调查。这些地区的土壤、母质、水分状况不同,池杉黄化程度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是:①池杉的黄化程度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凡石灰性土壤PH值为7—8时,苗木都有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PH下降到5—6时,苗木生长正常,无黄化现象。PH5的一年生苗平均高、根径大于PH8的一倍或更多。②石灰性冲积土地区,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或施沟(湖)泥的地方,即使是石灰性冲积土,PH较高,黄化程度很轻或无黄化现象。

    • 池柏苗期黄化调查和防治试验(摘要)

      1975(6).

      摘要 (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池柏(池杉)苗期(1—3年生)在土壤条件不适应时,植株叶部自上而下发黄,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这种现象称为黄化现象。黄化现象严重地影响苗期生长,有些地区更因黄化严重,虽多次引种,未能成功。(一)苗期黄化现象调查1974年5—10月,先后对盐城、射阳、南通、江都、六合、丹阳、太仓、溧阳、宜兴等地进行了黄化现象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黄化程度、生长情况、土壤PH值等。对重碱地区测定了土壤的总盐量。为便于群体黄化程度的比较鉴定,调查中将黄化程度分为五级评定,其标准如下:

    • 湖北林业科技(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五年)总目

      1975(6).

      摘要 (1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批林批孔儒法斗争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T4(2 .1·)从《齐民要术》看法家路线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75(5 .1‘)营林、矛︸、少‘、J琪桐育苗初报马沁.·‘枫杨···...……黄土岗上造杉林矿············,··············……了2(1 .25。,.....……,.............……:·72(1.3.....................·....···,··…73(1.9.、夕‘、J.、.户、J︸、声、少 :‘:0吸U J4…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