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攻关

      1977(4).

      摘要 (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攻城不怕坚,科学有险阻,攻书莫畏难苦战能过关攻关@叶剑英~~

    • 油橄榄五大品种在湖北的适应性及其选优

      1977(4).

      摘要 (1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五大品种在湖北的生长适应性的反映目前我国引种的油橄榄品种中,数量比较多的是:米扎、弗奥、爱桑、卡林、贝拉五个品种。我们通称之为五大品种。这五个品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它的气候型是属于亚热带冬雨夏旱型。这些品种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它们适应于这种自然条件的遗传特性。一九六四年引种到湖北武昌地区的三百余株,到现在已经历了十三年不同于地中海沿岸的自然条件的作用,各品种、各植株均产生了与原产地不同的反映。

    • 油橄榄的种子及播种、育苗技术

      1977(4).

      摘要 (2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橄榄——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种植、提倡的木本油料树种。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我国引种的一些地区,相继取得了高产典型。一九七三年,广西柳州三门江林场总产22800斤。一九七五年湖北省林科所总产12800斤,平均株产35斤,最高产单株产171斤。云南省林科所一九七四年最高产单株产果197斤,一九七六年最高产单株产果224斤。30余株平均株产73斤左右。陕西汉中地区一九七四年平均株产54斤。全国已引种的15个省、市、自治区广大地区幼树已开始结实。这些事实充分的说明了油橄榄在

    • 不断改进扦插技术 加速培育耐寒品种

      1977(4).

      摘要 (1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橄榄“米扎”是一油用品种,自一九六四年引入我省十三年来的观察试验说明,在各大品种中,“米扎”表现最好,主要是生长快,抗旱、抗寒、及抗病性强,产量和果实含油率高。我所一九六四年定植的三十一株米扎品种,单株最高产鲜果171斤,连续三年(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六年)平均单株产鲜果为42.2斤,比弗奥、爱桑、卡林、贝拉分别高1.6倍,2.3倍,1.3倍、2.7倍。一九七五年单株平均产鲜果为89.2斤,折亩产油180斤。一九七六年冬武汉地区出现七十年没有的严寒低温,极端最低气温达-18.1℃,

    • 认真管理,提高油橄榄扦插生根率

      1977(4).

      摘要 (1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精神鼓舞下,我场坚持三大革命一起抓,坚持实践摸索的同时,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几年来,通过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基本上探索到一些油橄榄扦插繁殖的规律。一九七二年我场首次扦插繁殖油橄榄,生根率只有8%,以后各年逐渐提高,到一九七六年生根率达94%以上(见附表)。我们是怎样提高油橄榄扦插生根率的呢?现谈谈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 用硼砂处理油橄榄愈合条可提高生根率

      1977(4).

      摘要 (1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大力发展油橄榄,必须培育出大量苗木,目前主要是采用扦插育苗。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出现扦插条愈合后不易生根的现象,特别是佛奥品种这种现象较多。因为在缺硼条件下,油橄榄往往枝条抽不出来,形成丛枝病,若用硼砂追肥可以促进抽梢,那么,硼砂能不能促进生根呢?为了促进愈合条生根,以提高生根率,我们在一九七六年、一九七七年先后多次采用硼砂处理插条愈合组织,结果使愈合条生根率比不用硼砂

    • 油橄榄嫁接繁殖技术

      1977(4).

      摘要 (2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嫁接繁殖是一种常用的园林技术。嫁接时,用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作接穗(接芽),嫁接在砧木上而形成一个新的植株,称为嫁接苗。这种苗木的特点是:砧木根系发达具有适应性较强的优良特性(如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病等)。接穗的阶段性成熟性状已经固定。因此嫁接植株生长快,结果早,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最近几年嫁接育苗在油橄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已被广泛应用。通过嫁接可以繁殖大量优良苗木;可以高接换种,改造品种,更新衰弱病株等。

    • 油橄榄冻害原因及其防冻措施

      1977(4).

      摘要 (1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油橄榄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发展很快,形势大好,至今年止,全省已发展到八地三市七十二县,定植达四十五万株,并规划建立了二十三个油橄榄基地县,计划发展六十九万亩。省林科所一九六四年定植的三百一十六株油橄榄,一九七五年三百零八株开花结果,总产鲜果一万二千八百多斤,单株产鲜果最高达一百七十一斤。平均亩产鲜果四百五十斤,实出油七十六十斤。从各品种来看,连续三年(一九七四——一九七六年)平

    • 油橄榄冻害症状与萌发情况

      1977(4).

      摘要 (1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冻害后植株表现症状去冬今春武汉出现干冻,油橄榄植株冻后症状表现不一,冻害症状出现的时间也迟早不一。通过现场观察有如下几种不同表现: (1)不抗寒品种的叶片受冻后,有的很快脱落,有的在lO天以后才开始慢慢落叶。 (2)叶片基本上没有受冻,一年生小枝有细小的皮裂,整个枝条皮裂不成线,芽多数冻死。 (3)大枝或主杆受冻后,皮呈褐色的块状或环状冻块,春暖后,冻块症状表现尤为明显,由于组织冻死,皮层失水,冻块呈凹形。 (4)冻后有一部分主枝和主杆,虽皮层外部仍呈现绿色,但形成层和木质部已变

    • 油橄榄青枯病和根腐病的区别和检验方法

      1977(4).

      摘要 (1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橄榄青枯病和根腐病都属于木本植物的根部病害。根病的初期,地上部分不易发现,当发现地上部分的症状时,根部住往已损坏相当严重。所以,早期诊断和正确鉴别病原,对及时防治,在生产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青枯病与根腐病的区别: 油橄榄的根病,各地区普遍发生,几乎成了一种致命性病害。其病原种类繁多,错综复杂,但是,细菌性的青枯病比镰刀菌、密环菌、轮枝菌等真菌引起的根病更为严重,而且两者易于混淆。为了简易诊断和鉴别,将其症状特点区别如下:

    • 油橄榄果实生长发育和油脂形成的研究初报

      1977(4).

      摘要 (1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橄榄是一种常绿、长寿、优质、高产的木本油料树种,原产地中海沿岸各国。我国解放后从国外引种了一批油橄榄,多年来,根据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和敬爱的周总理关于要种好管好油橄榄的指示,无论在生产和科研上都有很大的进展。我所除了对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成果外,还于一七九一年至一九七六年进行了油橄揽果实生长发育和油脂形成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广辟油源,大力发展油橄榄

      1977(4).

      摘要 (1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社位于武昌县东北部,接近武汉市郊、北面靠山,南面临湖,发展油橄榄的条件很好。全公社十二个大队一个农场,一百六十六个生产队,八千○八十一户,三万四千六百六十七人,耕地四万四千五百三十七亩。文化大革命以来办起十三个社队林场,山林总面积一万三千二百亩,已绿化九千三百亩。引种我社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引种三株,至一九七五年共引种四百六十一株,保存四百三十六株。去年和今年自繁自栽二万四千四百九十八株,五年共定植二万四千九百三十四株。户平三株。一千五百二十五亩,大部分分布在龙山、长山和罗家山(二万○八百六

    • 我省召开油茶良种选育现场会议

      1977(4).

      摘要 (1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进一步落实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积极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科学研究工作,应当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的伟大号召加快我省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的进程,实现油茶造林更新良种化,经省林业局批准,省林科所于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麻城县五脑山林场召开了全省油茶良种选育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区林科所和部份县林科所,国营社队油茶场的领导、工人、贫下中农、技术干部、知识青年共四十三人。全国油茶科技协作组组长亚林站的同志也到会作了指导。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