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向先进学习 攀林业科技高峰

      1978(2).

      摘要 (1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大宣传、大学习新时期总任务和大力贯彻落实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热潮中,我省科学大会完成了予定的各项任务,于五月二十八日胜利闭幕了.我们热烈祝贺这次大会取得园满的成功!

    • 我省受到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的三项林业科研成果和一个先进集体简介

      1978(2).

      摘要 (1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项林业科研成果:1、水杉、池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完成单位:省林科所协作单位:荆州地区林科所,武汉市园林所,潜江县蚌湖林场内容简介:这项研究,初步查明了池杉的主要类型及其适应性,为不同地区造林绿化选用池杉类型提供了依据,经过初选和复选,选出了池杉优树36株,并总结了池杉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在利川和潜江共选出水杉优树20株.试验研究水杉、池杉嫁接

    • 受到全省科学大会奖励的十五项林业科研成果

      1978(2).

      摘要 (1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我省科学大会上,有十五项林业科研成果受奖,现分列于后:序号成果名称完成单位 水杉、池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2举3.弓l种油橄榄过好“五关”的研究组织协作推广白僵菌、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效果显著丘陵岗地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研究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湿地松、火炬松栽培技术及良种繁育的研究防浪林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显微投影镜楠竹实生苗造林的丰产技术黄土岗上栽衫速生丰产技术落羽杉优树的选择湖北省林科所科研室、潜江县蚌湖林场、荆州地区林科所湖北省林科所试验林场三、四队湖北省林科所科研室、湖北省林校、荆州地区林科所、…

    • 湖北省科学大会林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1978(2).

      摘要 (1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进集体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室用材林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林场油橄榄组武汉市园林科研所池衫与落羽杉优树选择小组潜江县林业局咸宁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广济县石佛寺公社李世英大队林场神农架林区酒壶林场技术革新小组先进个人丁松昂龚乃培黄典远吕昌仁谢明信罗河山湖北省科学大会林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 志在林业科研 为人民多作贡献——记省林科所用材林组开展科研的事迹

      1978(2).

      摘要 (3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室用材林组,现有十个科技人员,大部分是建国后大、中专林业院校的毕业生.近几年来,这个组承担着农林部和省科委、林业部门下达的水杉、池杉、落羽杉、杉木、湿地松、火炬松等主要用材树种的良种选育、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七个课题、几十个内容的科研任务.他们排除"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取得了几项科研成果,其中水杉、池杉良种繁育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受到全国科学大

    • 对我国如何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些粗浅看法(摘要)

      1978(2).

      摘要 (3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林业现代化的概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都非常重视林业.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并指出"林业很重要,也要成为根本问题之一".周总理对林业工作也作过多次指示,曾指出:"营林是建设社会主义",要"依靠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搞下去".1971年,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绿化祖国是改变我国自然面貌,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改善木材生产布局,解决木

    • 宜昌地区泡桐调查研究初报

      1978(2).

      摘要 (1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泡桐原产我国,为著名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大力发展泡桐,是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的需要.湖北西部是我国泡桐重要资沅区之一,种类甚多,为推动泡桐生产,我们开展大协作,以贫下中农为科研的主力军,大搞群众运动,于1976年4-5月对宜昌地区(除枝江县外)的8县1市54个公社235个大队的泡桐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

    • 柳杉引种栽培初报

      1978(2).

      摘要 (2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场于一九六三年由庐山引种柳杉,十多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已转入大面积造林.现在,我场营造柳杉林达11700亩,其中4200亩郁闭成林.十一年生柳杉林,平均树高7.6米,平均胸经9.2厘米,每亩蓄积量5.9211立方米.优势林分平均树高8.7米,平均胸径11.0厘米,每亩蓄积量7.1820立方米.一九六四年栽植的柳杉行道树(15年生),平均高13.7米,平均胸经22.0厘米,优势木高15.5米,胸经27.1厘米,单株材积0.4481立方米.引种情况说明,柳林是适于我场发展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

    • 选择池杉超级苗速生无性系研究小结

      1978(2).

      摘要 (1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目的和意义遗传学和农林业生产实践的大量事实证明,从混杂的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株,进行无性系侧验,然后再选择其中的优良无性系造林,可以获得目前科学水平下最大的遗传增益.因此,在目前,除建立无性系种子园以期在将来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种苗外,研究池杉优良无性系选种的可能性和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池杉大树为数甚

    • 关于杉木黄化病的观察

      1978(2).

      摘要 (1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般认为,杉木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它是恩施地区比较常见的杉木病害,除海拔120-800米低山区外,二高山(海拔800-1200米)以上地区均有发生,成为我区杉木生产极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高山区杉木黄化病的主要原因?根据长期实地观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土壤过湿,而土壤湿度又和地形及气候特点有密切关系.恩施地区位于大巴山南和武陵山北,特别是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区,雨量丰富,气温较低,蒸发量小,空气湿度大,成

    • 油茶育苗的新方法—“催芽断根法”

      1978(2).

      摘要 (3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秭归县两河口公社栗花大队油茶场科研小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油茶育苗的新方法——"催芽断根"法,经过去年试验,已初获成效,同原来一般育苗方法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油茶苗木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发达,侧根很少,甚至没有侧根,细根更是稀少脆弱,起苗造林时,很容易切断主根,断去侧根和细根,因而植树造林往往成活率不高.实践证明,采用"催芽断根"法育苗,改变了苗木根系形态,促进了侧根、细根生长,变单轴根系为簇状根系.据调查,用新法培育的一年生苗,根系特别发达,其主根很短,长

    • 可测晴雨霜冻的植物

      1978(2).

      摘要 (15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你知道吗?含羞草是相当灵敏的"土晴雨计".它的叶液里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在晴天空气干燥时,叶片收缩(闭合)的速度与能力,比膨胀(摊开)的速度与能力来得强,所以.你用手触动一下,如果它的叶子很快收缩垂下来,即所谓"害羞",并且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复原,这表明周围空气稳定,当日天气一定晴朗;相反,在快要下雨时,含羞草受湿度影晌,叶片膨胀的速度与能力比收缩的速度与能力强,这时触动它,它的叶子就收缩得慢,下垂迟缓,甚至稍一闭,不待合拢又重新摊开,即所谓"不羞",这予示着空气不稳定,天气快要变阴落雨了.

    • 省水杉、池杉科技协作会议在孝感召开

      1978(2).

      摘要 (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亲切关怀和亲自主持召开的举世瞩目的全国科学大会胜利闭幕的大喜日子里,在这百花争艳科学的春天里,我省水杉、池杉科技协作会议于四月三日至七日在孝感召开.

    • 省生物防治松毛虫工作座谈会在随县召开

      1978(2).

      摘要 (1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8年5月20日至22日省林业局在随县召开了生物防治松毛虫工作会议,各地(市)、县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林业局局长杨致远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自1977年入冬以来,我省长期干旱,气温较高,对白僵菌繁殖造成不利条件,致使松毛虫越冬代未能控制.加上今春大部分地区仍干旱少雨、湿度低、白僵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造成全省性的虫害大暴发.发虫面积达750万亩,其中严重的虫害面积达378万亩,严重地威胁着马尾松的生长.自三月初开始全省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