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3).
摘要:一、品种(一)油橄榄的主要品种油橄榄在世界上约有500个品种,各个栽培国都有他自己的优良品种.从北纬45°到南纬35°,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共8亿株.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它的主要集中产区是地中海沿岸,占总株数的98%.即使是地中海沿岸各国,各产区气候条件及
1978(3).
摘要:油橄榄油质好,是营养丰实的高级食用油,因其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治疗烫伤、烧伤病,则有特殊的疗效,同时油橄榄适应性较强,适宜在荒山荒地栽培,而且寿命长,产量高,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油料树种.我所于1964年开始引种油橄榄,十余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敬爱的周总
1978(3).
摘要:巴东县三峡林场于1974年春从省市有关单位引种了68株一年生油橄榄苗,定植当年保存60株.1976年即有4株开花,2株座果,1977年有15株开花,6株座果,共收果500余个.今年七月下旬调查其中的50株,有42株开花,32株结果,予计可产果50斤左右,其中有5株株产果量可达4-8斤,单株最多可产果10-15斤(见图1).目前油橄榄树普遍长势旺盛,枝叶繁茂,今年萌发的新稍多,一般长达50-80厘米,最长的有一米多.据观测,叶片
1978(3).
摘要:幼树修剪试验表明油橄榄幼树的强度修剪显著地降低生长并且延缓结果,修剪的强度越大,对生长的影响和结果期的推迟也越大.因此谨慎修剪油橄榄幼树并且尽可能地轻剪.对不需要的枝条当它们小的时候即去掉.虽然未结果的油橄榄幼树的修剪会延缓生长,但栽植后的头几年还是应该做一些修剪来形成粗壮树干和主要的骨架.一株没有修剪的油橄榄长成象浂木一样,地上生长出很多枝
1978(3).
摘要:引言组织和器官培养技术在好几年以前就已成为实验植物学的一个部分了,最近发展到考虑这些技术是否能解决林业和园艺植物的无性繁殖问题.已经试验成功的有茎尖的器官培养.目前在这个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引起了很多生物工作者的注意,因它与其他学科有广泛联系.例如:原生质的分离和培养,花粉的诱导成单倍体植株.原生质体培养的重要性,在于利用
1978(3).
摘要:在古西,主要桉树品种混淆林分中,由于广泛的杂交,种子的混杂成为了自交系选种的障碍,特别是白桉.采用择交系的营养繁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桉树成年组织内,抑制生根剂的产生,使嫁接和扦插等传统方法难于愈合而很少得到成功.营养繁殖的另一种方法,是从愈伤组织离体培养形成胚芽或茎叶.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林木繁殖方面的可能,是由Haissig(1965)和Konaz与guha(1968)所引证,其后W-
1978(3).
摘要:食用油料向木本化方向发展,迠立油茶基地,提高油茶单产,扩大油茶栽培区域,是当前生产和科研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主持下,由湖南、江西、广西、浙江、广东、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福建、陕西、湖北、河南等十三个省(区)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代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于1978年7月10日至8月4日对油茶分布
1978(3).
摘要:我省高山地区面积较大,尤其是鄂西山区面积占相当比例.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林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国家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造林技术上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目前还有一千多万亩宜林荒山,在树种选择、良种选育、造林方式、密度、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选择优质速生丰产的树种,加快绿化高山地区,迠设用材林基地,为实现四
1978(3).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的一个独特创造.它出现于春秋时代,形成于秦汉之际,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由于二十四节气能正确反映一年内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使用又很方便,所以至今仍为我国农村所喜用.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能正确反映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呢?它的科学根据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得从地球的运动谈起.地球有二种运动,一种为自转,转一周为一天,一种是公转,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