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昔日丘陵荒岗 今朝杉木成材

      1981(2).

      摘要 (1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济县是我省丘陵岗地栽杉比较早的县,一九六五年以来,全县营造杉木林十二万多亩.我所从一九七四年起,协同广济县研究丘陵岗地杉栽的技术问题,开展速生丰产试验,采取扩槽、深翻林地和间

    • 丘陵岗地杉木速生丰产试验报告

      1981(2).

      摘要 (1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66年前后,广济县人民采用抽槽整地方法营造了大面积杉木林,我们于1973年调查,绝大部份已成林,特别是Ⅰ、Ⅱ类土壤上生长较好.6.5-9.5年生的杉木林,平均胸径7.4-10.3厘米,平均树高5.4-7.6米,平均单株材积0.0116-0.0308立方米.每亩蓄积2.786-6.164立方米,小径材比例占65-87.3%,中径材比例占2.8-6.7%.但是,从整个杉木林的长势来看,仍有下降趋势,一些Ⅲ类土壤上管理较好的杉木林,达到小径材标准的还只有少数.另外,从调查根系发现,凡是抽槽整地的顺槽方向,由于

    • 钟祥丘陵岗地栽培杉木的初步调查

      1981(2).

      摘要 (1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钟祥县位于汉水中游荆州地区北部,地处北纬31°10',东经112°34'.境内绝大部分是丘陵岗地.年降雨量560-1560毫米,平均930毫米,年蒸发量1490毫米,春季多雨,夏秋干旱,空气湿度低.土壤多为黄粘土,土层虽然比较深厚,但质地粘重板结,透水透气性差. 以上气候,土壤条件对杉木生长不利,历史上无杉木自然分布,六十年代初开始少量引种,七十年代以来大量引种,从一九七○年到八○年的十年间,全县在丘陵岗地发

    • 关于确定人工杉林抚育间伐强度方法的探讨

      1981(2).

      摘要 (4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近三十年来广大林业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对很多与抚育间伐有关问题研究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和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依据间伐作业的长期实践,把间伐技术,尤其是间伐强度的技术归纳为定性间伐体系和定量间伐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定性间伐是以林木分级为基础,依据间伐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间伐木的选择上,并进而划分间伐木与保留木,间接地确定间伐

    • 恩施地区杉木生长的现状及前途

      1981(2).

      摘要 (1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大山区以树种繁多而著称,但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杉木.根据森林普查资料:全区有杉木181万亩,立木蓄积量3440000立方米.近几年来,每年造杉木林速度都在10万亩以上,并且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典型和单株典型,为今后发展杉木林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恩施县的铜盆水林场有杉木林3000亩,立木蓄积量36000立方米,平均每亩单产12立方米.来风县胡家坪林场有杉木林15000亩,立木蓄积120000立方米,平均每亩8立方米.来风

    • 恩施地区人工林冰冻灾害的调查报告

      1981(2).

      摘要 (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今年元月下旬,我区国营林场人工林遭受冰冻气候性灾害,林木损失较大.三月份组织了五个调查组,分赴恩施县富尔山,建始县长岭岗,咸丰县坪坝营,利川县福宝山,宣恩县雪落寨,来凤土家族自治县胡家坪,鹤峰土家族自治县走马坪、分水岭等八个国营林场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和其它国营林场的报告,综合整理,报告于后:

    • 杉木人工林的几项丰产措施

      1981(2).

      摘要 (1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来凤国营胡家坪林场位于鄂西南山地,于一九五四年建场.现有总人口398人,其中,国家职工189名.经营总面积41302亩,其中宜林地39114亩,已全部成林,其中成林面积15079亩,活立木蓄积120500立方米(除去间伐材11770立方米),杉木为97277立方米,占总蓄积的80.7%;最高亩产28.347立方米,最大单株材积0.7535立方米,预计

    • 杉木良种化的理论和实践

      1981(2).

      摘要 (1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良种在现代集约经营林业中的地位世界各国解决木材供求矛盾的办法除寻找代用品、提高木材利用率之外,就是广泛实行大面积人工林的营造和集约经营.所谓集约经营是通过良种化,机械化和化学化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生长量,缩短轮伐期,达到短期内为市场提供各种木材的目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除积极进行树种改良工作外,林木经营中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平越来越高,主要是施肥林地面积和施肥量日增,密度控制越来越合理.而在我国,短时间靠施肥大面积增产木材还是办不到的,所以集约经营

    • 柳杉冻伤和天牛危害

      1981(2).

      摘要 (1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柳杉是我国浙江、江苏、福建等广大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饱满、材质优良、适应性强的特点,宜干四旁绿化、房前屋后造林.经过十余年的引种试验,它又成为我省二高山林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截至目前为止,人们认为柳杉是少病虫害,甚至是无病虫害的树种,然而,我场海拔1800米的石乳关分场发现了严重冻伤而整株立枯死亡现象,同时,天牛危害也很严重.现根据我们检查的情况整理于后,供参考.

    • 用植物诊断法确定森林的营养需要量

      1981(2).

      摘要 (1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森林生产率的提高,是与外界环境因子,包括生长条件中的水、热、光和营养状况的最优化密切相连系的.在林业实践中,采用有科学根据的林学和土壤改良学的综合措施,使《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得到调节和实现最优化. 增施矿物肥料是调节营养状况的最有效的方法.最近时期,计划每年部门施肥量达750,000吨,折合10000万卢布.合理地、有效地使用这些资金,是林业科学与实践的迫切任务.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