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
摘要:在今年二月间召开的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表陶述曾同志以“发展林业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为题作了发言.陶老回顾了我省三十年来水利建设的成就后指出,“我们搞水利的人,过去总认为水来土挡,现在看来还不够,还必须用森林作武器”.因此,我们一定要动员全省人民大搞植树造林,切实保护好现有林木,用森林来消灭水灾.陶老还着重指出发展林业的深远意义,他说:森林是人类进化的发源地,人类的祖先就长时期生活在森林中,没有树木的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陶老的发言实在发人深省,特此予以转载.
1982(1).
摘要:长期的经验为认识中国复杂的森林立地和生态提供了许多实践知识,但只是最近国家才开展大规模的、系统的研究.目前,中国正在森林调查、造林、林木育种以及虫害防治方面取得进展,在树木学、土壤、树木生理和生化方面一些基础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还有许多工作犹待去做.如果要加快发展,最好要保持研究机构的稳定,增加实验林的数量,加强基础研究,并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合作.
1982(1).
摘要:我省的林木良种工作,和全国各省一样,随着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果.自1973年我省第一次林木良种学术会议以来,这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成绩也比较突出.目前,我省在就几个主要用材、经济树种建立的种子园,有的要开始结实,有的已经结实,有的就要进入结实盛期;有的正在着
1982(1).
摘要:林木种子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好种出好苗,好苗才能造好林.林业生产的任务不仅是要提高造林数量和质量,还要不断地提高林木单位面积产量,达到速生、优质、丰产.林业和农业一样,其速生丰产的措施是改善栽培条件(如细致整地,集约管理)和改良树种本身(即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选育良种).但是林木生长周期长,分布面积大,山区劳力又
1982(1).
摘要:马尾松在我国秦岭以南16个省区都有分布.由于它分布范围广阔,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群体间及群体内的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了解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模式,作为划分种源和种源区的依据,为了比较鉴定种源间的以及种源个体间的差异,
1982(1).
摘要:杉木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具有一定生境的地理种源.选择适合当地生境的最佳种源,成活率高,成材快,适应性强,生产力高,材质好.尤其对分布广的树种,利用种内群体间的差异进行选择,比单株选育的效果要快得多.种源选择是杉木早期选择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早期选择可以提高选择效
1982(1).
摘要:日本柳杉(Cryptomoria japonica(L.f)D.Don)原产日本.本世纪初由江西省庐山林场从日本引进种子.庐山黄龙寺、牧马厂一带还保存有五十年生的日本柳杉人工林.平均树高17.5米,平均胸径20.6厘米,蓄积量32立方米/亩. 解放后,我省各地先后由庐山引种.1953年恩施县在海拔1800米的太山庙作引种试验.六十年代初,恩施地区八个县的国营林场又作了大面积生产性试验.由于该树种在恩施山区表现其速生特性,适应性较强,加之它的树姿优美,深为群众喜爱.到七十年代,日本柳杉
1982(1).
摘要:华山松(P inus armandi Franch)系我省高山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华山松存在着许多自然类型,它们在形态特征、速生丰产和抗疫性能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划分华山松的类型,可为发展生产和抗疫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现
1982(1).
摘要:一、试验目的: 杨树品种是有地区性的,尤其是无性系,品种遗传基础单纯,适应范围狭小,地区性更为明显.因此:对引进的新树种在推广之前,须进行区域性的品比试验. 为改变本地木材资源短缺的现状,我们于1978年从武汉、潜江和本地搜集了一批杨树品种(类型)进行育苗,试图从中选出适应本地区的、适合轮伐期短的品种进行繁殖推广,为本地区林业生产增添新的种源. 二、试验地自然条件和试验方法: 我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地理座标东经114°45',北纬30°51'.地势多为平原湖
1982(1).
摘要:对经济林木进行良种选育工作是促进速生丰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属亚热带气候地区,是发展经济林的好地方.如油茶、油桐、鸟柏、核桃、板栗、漆树、棕榈等早在我省广为栽培.广大丘陵山区林农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其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近几年来我省广大林业科技人员、林业工人,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经
1982(1).
摘要:景阳桐是郧西产油桐(Aleurifes fordiiHeml)中的一个优良农家品种,具有树形小,结果丛生性强,果大皮薄、出籽率、出油率高等特点,主要分布县境西南. 1978年,我们在进行全县油桐品种资源调查时,于景阳公社灯塔大队棠梨树亚发现,经过几年的观察,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一、地理环境景阳公社灯塔大队棠梨树亚,位于汉江上游鄂陕交界处(东经109°46'北纬32°57'),海拔560米,属秦岭余脉山河谷地带,该地年平均降雨量815.9毫米,蒸发量1526毫米.年平均气温14℃.一月1℃.七月26.5℃,极端高温40.5℃,低温-13.9℃,有效积温4697.6℃,日照率38%,无霜期222天.土壤为山地石渣土和姜黄土.成土母岩主要为千枚岩,土质瘠薄,石砾约占30-75%,PH值6.5-7.6,天然植被稀少. 二、形态特征: 景阳桐树高3-4米,最高6.1米,冠幅
1982(1).
摘要:叶片是植物与周围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最易受大气污染物为害的主要器官.目前,国内外对植物抗污性的叶片解剖研究,虽已进入电镜超微结构阶段,但报导仍较少.为了研究叶片结构与植物对SO_2、Cl_2抗性的关系,我们对武汉园林研究所,在武汉市工矿污染区调查、栽植、人工熏气试验的70种绿化乔灌木树种的绝大数,进行了叶片解剖结
1982(1).
摘要:省林学会于一九八二年三月一日,在武昌饭店召开了在汉理事会议.会议内容:1.审议1981年学会工作报告;2.讨论1982年学术活动计划;3.推选参加省科协“二大”会议代表人选;4.讨论本会与林科所合办《湖北林业科技》刊物有关问题.推选编委.出席会议的有方建初、赵天生、刘守绳、吕昌仁、彭运泉、周凌云、毕庶昌、张起华、姜振东、伍必阳、余健普、还有陈志远(代表李明鹤)、黄开朋(代表杜植槐)参加了这次的会议.列席会议的有董纯、赵光柏、戴均华. 省科协学会部吴方模同志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由付理事长、秘书长方建初主
1982(1).
摘要:一、基本情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在全国科协“二大”精神鼓舞下,在中国林学会、省科协、省林业局及挂靠单位省林科所的关怀、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根据学会的职能和宗旨,本着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