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2).
摘要:这次我们省里开林业科技会,正好赶上了。省局领导同志要我讲讲话,我一点准备也没有。我这次到贵州省参加了县级林业区划会议,到贵州看了二个地区,又到了湖南的湘西,然后到了湖北,跑了四个地区,恩施、宜昌、荆州、咸宁。主要是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这次开科技会,对科技问题我不打算多说,同志们还要开会认真研究,今天
1983(2).
摘要:同志们:全省林业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地、市林业局主管科技工作的局长,省、地、市、县林科所所长,科技成果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省局直属单位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同志共一百余人。省科委、农委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党
1983(2).
摘要:根据我区自然地理特点,1979年以来,我们集中技术力量,开展了高山树种调查研究,在研究高山森林植被,解决高山(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及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成果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基本摸清了树种资源。鄂西山地久有“天然树木园”之称,现已查明天然分
1983(2).
摘要:潜江县林科所于1960年建立,现有面积1500亩,职工120人。建所二十二年来,面向生产,坚持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广泛开展以林木良种为中心的林业科学试验活动,共进行了105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生产中普及推广了53个科研成果;培训林业技术骨干3045人次。为实现县委1962年制订的“三年植树、七年培育、十年木材基本自给”的林业发展规划,“水乡变园林”的宏伟蓝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业生产的发展。
1983(2).
摘要:省林业局于1983年4月24日在全省林业科技工作会议上,对1981年度以前的全省38项林业科技成果给予了奖励。省农委付主任杨致远,省林业局付局长徐逸凌、蔡大干向受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证书和奖金,其中获一等奖的有12项(包括获林业部2、3等成果奖各1项,国家农委农业技术推广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3项。授奖
1983(2).
摘要:一、划分林木种子等级的意义林木种子是育苗、造林的基础,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好的种子除具备优良的遗传品质外,还应有优良的播种品质,遗传品质只有通过播种品质才能实现。就播种品质而言,在种子经营活动中,是要通过对种子各项播种品质指标的检验,做到按质论价保证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这样,就
1983(2).
摘要:1964年林业部分配给我所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油橄榄树苗400株,5个品种。定植后第12年株平产果40. 6斤,其中佛奥和米扎两个品种五年平均产鲜果47. 4斤和40. 6斤,达到了地中海地区的高水平,引种是成功的,并从七十年代初期在全省推广栽培。引种栽培措施主要是:园地选设,土壤改良,施肥,防寒,排灌,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和修剪。现对引种栽培措施分析如下。
1983(2).
摘要:油榄橄(Olea europaea L)又名齐敦果、阿列布,原产地中海沿岸,性喜光耐旱,冬湿夏燥,是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结果期长的高级食用木本油料树种。1970年以来,我市共引进油橄榄品种26个,定植11302株,其中佛奥占73. 2%。1975年3月定植的油橄榄,77年试花,80年获鲜果2210斤,单株最高产果量为34. 5斤;82年产鲜果1850斤,单株最高产量为53. 2斤。为了摸索油橄榄的早实、丰产的规律,现将儿点技术措施,调查总结如下:
1983(2).
摘要:油桐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秭归是重点的产区县之一,群众生产经验丰富,品种繁多。为了摸清我县油桐品种资源,我们进行了品种调查,现初报如下:
1983(2).
摘要:一、一般情况我场位于虎渡河下游,湘鄂两省交界地,与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林场同踞一个山头。随着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和林木逐年成材,森林受土栖白蚁危害也有所增加。黄山地区的杉木、柳杉、池杉、马尾松,金钱松,水杉,樟木、苦楝,麻栎,油橄榄等林木均有危害,无以杉木为重。中幼林杉木受害后,地下根系严重创伤,地上生长衰退,
1983(2).
摘要:我省林业基础薄弱,森林资源不足。木材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低,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多年来,自产木材只能满足最低需要量的50-60%,靠外省求援材15-20%,还有20-30%的缺口。当前的问题是,一方面省内自产材连续几年计划不够落实,上交材欠产多;另一方面,由于产品质量差,损失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但直接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