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3).
摘要:根据北京林学院新编造林学提供的西德建立立地分类体系,分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地况级五个层次分析的办法,我们拟定我们场采取类似立地类型组、立
1983(3).
摘要:营林立地条件的调查,其调查因子是各方面的,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等等。调查这些因子的目的是要比较准确地做到适地适树,就是要既能速生丰产,又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就土壤而言,山地的土壤
1983(3).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杉木间伐强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间伐后的效果。进而影响杉木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营目的的实现。一九八一年以前,我场一直采用郁闭度法确定间伐强度。操作繁琐,工作量大,难以达到较高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我
1983(3).
摘要: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立地条件和个体之间都充满着矛盾,在人工造林初期,植株尚小,又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个体之间尚未发生竞争,仅存在着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当幼
1983(3).
摘要:我场是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场,1960年以后新造的杉木人工林,占全场经营山林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大部份已郁闭成林,有的已达到大径材、中径材的标准。近几年来,按林分生
1983(3).
摘要:林分间伐,是促进林木成材的主要作业手段之一。及时地、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对促进林分的树高、直径、材积生长等所起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林业工作者所认识。通过合理的
1983(3).
摘要:林分密度是林分群体结构的数量基础,对林木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人工林只有在适当的密度范围内才能获得最高产量,过稀过密都不行。这个适当密度范围随树种、立地
1983(3).
摘要:杉木是我区主要树种。自七十年代,尤其七五年以来,杉木人工林基地发展很快,目前大部分已郁闭成林,开始进入速生期阶段。随着林龄的增大,林分结构、空间营养面积和光
1983(3).
摘要:一、平原湖区的自然特性和林业特点平原湖区人口集中,劳力多,交通运输方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状况和土壤条件良好(特别是长江两岸荒滩、沙洲、堤埂甚多),发展林业的有利条件和潜力很大。
1983(3).
摘要:杨树优良无性系为平原绿化速生树种。它具有年生育期长、速生、适应性广、抗性强、用途广、繁殖容易等特点,对于加速平原绿化进程,在短期内解决术材紧缺问题,以及调节气候,
1983(3).
摘要:意杨新无性系——鲁克斯杨(Ⅰ—69/55).圣马丁诺杨(Ⅰ—72/59)、哈佛杨(Ⅰ—63/51),均为速生优良品种。自一九七二年由原中国农林科学院从意大利引种在江苏泗阳县试种初步成功后,全国各地相继引种扩大区域造林试验,
1983(3).
摘要:国营百户湾林场是七十年代初兴建的采育场。在开伐林区的过程中,林场贯彻了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在完成木材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做到了采育结合,造多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