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3).
摘要:杉木北起秦岭以南,在16个省(区)内均有分布。由于它分布范围广阔,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群体内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杉木种源间的这种遗传性状的变异规律,从而合理地划分种源区,对于实现杉木适地适树适种源造林,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1985(3).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无论是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对其他生态系统,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和人类发展的致密关系来说,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加强森林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即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更显得特别重要。下面仅就有关森林生态经济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1985(3).
摘要:本文计算出宜昌地区森林生态经济效益6.6亿元/年,为林业年产值的16倍,占198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的66%。从而阐明了森林在大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转变经营思想,以永续地实现森林多种效能为林业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1985(3).
摘要:查明立地质量是造林、育林及森林经理工作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基础工作。而立地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地位级和立地指数来鉴定的,尤以立地指数最为通用。目前世界上一些林业比较发达的西德、瑞典、芬兰、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对立地指数都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编制了以树种、地域为单位的立地指数表用之于林业生产。在立地质量的评定、最适树种的选择、予估林地生产力等等方面发挥出独有的作用。
1985(3).
摘要:立地是林木的生长之地。“立地指数”是在一定立地条件下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它可反映和评价立地质量,予估林分生长力,结合立地类型划分可对宜林荒山的立地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为造林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近年来广泛开展研究并用于生产。本文通过对宜昌地区杉木立地指数的编制,叙述了编表和应用方法,同时也提及了编表特点和应用条件。
1985(3).
摘要:为了探索人工杉木林丰产的技术经营措施,我们对桂花林场自1975年以来所建立的18块固定样地进行筛选,试图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人工杉木林间伐作一些研究和探讨。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样地:设在桂花林场南山分场雪花山和洪家岭。土层厚度一般80—100 cm,土壤为页岩坡积物形成的石渣黄沙土。石砾含量20—30%、结构粒状、有效土层的紧实度较松、PH值5.65—6.70、有机质1.00—1.24%、
1985(3).
摘要:对蕲春县低山丘陵地区杉木低产林的改造乃是林业生产的当务之急。无论从加快林木的速生丰产还是从经济效益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本人在多年实践中的摸索和先后对48块标准地的调查情况,对此谈些粗浅看法。
1985(3).
摘要:飞机播种造林播区区划后,在播种前必须进行航标点(导航信号在播区地面的位置)的测量工作。这是一项艰苦而又不可缺少的播前准备工作。按要求,航标点的位置应选择在空视良好的地方,以便于飞行员寻找和辨认导航信号。
1985(3).
摘要:中国油橄榄考察组一行六人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二月一日赴希腊考察了油橄榄的生态条件、经济效益和生产栽培、科学研究以及榨油与果品加工等问题。这是我国派往希腊考察油橄榄的第一个考察组。通过考察,我们深感借鉴希腊的经验对我国油橄榄生产的巩固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5(3).
摘要:美国农业部与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根据中美科技交流协定于1981年8月派遣了以Stanley L.Krugman为首的,由各大学森林遗传和林木改良专家、教授组成的六人考察小组到我国进行考察。考察地点为北京、哈尔滨(包括带岭)、武汉、南京、杭州、广州(包括佛山),历时共26天。不久前一位美国朋友寄给我该考察小组1983年写的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森林遗传和林木改良(Forest Genetics and Tree Improve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报告。该报告共84页,有图表共15个,报告了我国的林业组织机构、森林概况、引种、种源试验、种子园和后代测验、组织培养和插条繁殖、杂交工作以及与林木改良有联系的苗木经营和森
1985(3).
摘要:一般情况下,抚育和施肥都能促进南方松生长。然而,一些短期研究表明:不同的松类对集约措施的反应不一。因此有必要进行一项综合遗传因素与集约措施的长期研究。材料与方法:育苗采用一种来自高地的高比重种子HSG和一种来自坡地的一般比重种子ASG。试验地在一片小于5度的缓坡上。土壤为砂壤土,不甚肥沃。10—15cm土层含:270ppm,P0.97ppm,K36ppm。1960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