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4).
摘要:本文运用细胞地理学原理,根据 Gregor 的实验方法,探讨了杉木核型地理变异与表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染色体组有一定的地理变化模式,染色体相对长度对地理变异敏感,种子千粒重与核型地理变异相关显著。结果初步表明方法是可行的。
1985(4).
摘要:九峰山位于武汉市东郊,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及所属试验林场所在地。现有森林面积4000余亩。五十年代均为马尾松人工单层纯林。自1959年以来,为适应林业科学研究的需要,对原有马尾松人工单层纯林,作了林相改
1985(4).
摘要:1985年4月-6月,我们在当阳县半月区龙乡金星村,利用白僵菌高孢粉溶剂防治松毛虫试验,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白僵菌高孢粉是湖北省当阳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生产的。施用时鉴定每克菌粉含量1080
1985(4).
摘要:1982年我们在神农架地区按正交设计法对神农架地区华山松大小蠹发生与森林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导于下:
1985(4).
摘要:粗齿红山茶和鄂西皱果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亚属的两个新种,由广东省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张宏达教授于1984年定名。现将主要形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1985(4).
摘要:我市在州委提出的“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十六字生产方针指引下:已成片营造以杉林基地28,404亩。造林成活率达88. 5%,保存率为72. 7%。形成万亩以上的基地片三个。全市人民已经看到了山区致富的希望之所在。
1985(4).
摘要:关于赤雷素对日本扁桕处理效果的试验报告已发表了很多。笔者也就赤霉素的施用量、处理时间、连年处理和剥皮处理等方面在种子生产技术上进行了必要的促进着花技术的研究。以这样一系列促进着花试验结果为基础,1981年撰写了“应用赤雷素促进着花指导书”,
1985(4).
摘要:通过对南卡罗利纳州山麓上部贫瘠生境的16株41年生火炬松(Pinus taeda L)的分析推导出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回归方程。已疏伐过2次的林分,伐根以上林分的生物量平均为109. 6吨/公顷。叶部营养元素浓度最高,木材的营养元素浓度最低。营养元素含量范围从磷的10. 4公斤/公顷到氮的123. 2公斤/公顷。冠部仅占伐根以上生物量的20%,包括含氮49%、含磷45%、含钟37%、含钙36%。林分营养元素含量的预测,无论是用各部分营养含量同脚径(dbh)相关的同归方程,还是用各个部分多重预测的总生物量乘其平均营养元素重量浓度的估算,都是相似的。可用少量标准木测定的各部分生物量的营养元素平均重量浓度,并以现实生物量方程预测的林分干重乘这些营养元素平均重量浓度估测其它近熟的火炬松营养元素含量。
1985(4).
摘要:引言:为解决木材及薪炭材的短缺状况,印发开展了群众性的利用农业边缘土地的人工造林活动,即营造农田边界的护田林带。选择桉树作防护林比其它树种更好,因为它们生长速度快,气候适宜,而且对生产薪炭材、小材和工
1985(4).
摘要:一、前言从1983年4月开始,林业厅以16个县为重点,开展培育抗松材线虫的新品种--和华松的研究工作。于1984年秋天,便将收获的和华松(Pinus thunderergii×P.massoniana)种子分别发给了这16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