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编者的话

      1987(1).

      摘要 (1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林业科技》乘着改革的春风,在兔年伊始又和大家见面了。值本刊创办十五周年之际,编辑部诚恳的感谢读者、作者、各级领导和林业专家对她的关怀和培育。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尝试力图用有限的篇幅较全面地及时地报道林业科研成果及反映湖北林业科技水平,使之成为读者的益友,林业科技人员的知音,各级领导的业务参谋,发挥她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

    • 面向全省立足省内搞好林业科研工作——湖北省林业厅副厅长蔡大干同志在省林科所科技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7(1).

      摘要 (3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7年2月20日蔡大干同志及科教处赵天生同志专程来林科所召开了部分科技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在听取了李蓬所长1987年科研工作的安排汇报后,蔡大干同志就省林科所如何面向生产、面向湖北林业经济建设及当前林业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了一席语重心长的讲话。他的讲话,抓住了近年来林业科研上的要害,指导思想明确、针对性强、不仅对省林科所、对全省林业科研工作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他的讲话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现整理如下。

    • 意大利杨树无性系适生条件的调查研究

      1987(1).

      摘要 (3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意大利杨树无性系在湖北省发展很快,面积近百万亩,地域达30多个县。在栽培过程中,由于各地立地条件的不同,生长表现差异较大。为探明杨树各品种生态环境的要求和适宜程度,经过定点试验及对全省主要栽培点杨树生长情况与立地条件的调查,并经室内的测试分析,初步得出了杨树与水分、土壤质地以及矿质菅养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湖北省发展意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油茶成林修剪技术的试验研究

      1987(1).

      摘要 (3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茶成林通过采用树形改造,减少主枝、回缩修剪、控制竞争、以及改造徒长枝增加结果枝等措施,拉开角度,改善了光照条件,增强了树势,扩大了结果之和,使低产油茶林获得了高产,高产油茶林更加高产的良好增产效果、三年平均低产林产量增长了167.4%,高产林产量增长了62.8%,通过修剪油茶树的高度降低,树冠缩小,冠幅紧凑,茶林整洁,病虫害减轻,给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上升。

    • 火炬松无性系和实生苗造林的对比试验

      1987(1).

      摘要 (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试验目的火炬松的种源间和种源内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较湿地松大,进行元性系选育的效果将更为显著。本小试验的目的进行火炬松无性系选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研究,以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开展无性系选育的前景。二、试验材料与方法将一般实生苗中的超级苗,通过针叶束繁殖成无性系,经过定植培育成两年生苗,于1984年春造林,株行距3×3米,以一般两年生实生苗作对照,采取了株小区3次重复设计。三、试验的初步结果 1986年9年16日,对上述试验林的生长情

    • 长江外滩汛期淹水渍水地下水对意杨生长的影响

      1987(1).

      摘要 (1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相继大面积引种推广了I—72/58,I—69/55,I—63/51等意大利杨树新无性系简称意杨,在江河洲滩、湖滩、低洼地营造了速生丰产林,其中江汉,平原就营造了42.56万亩。该地区造林潜力很大,仅江汉平原就具有长江沿岸的江河外滩、低洼地200余万亩。林业部计划“七·五”期间在湖北、江西、湖南、江苏、安微五省营造意杨500万亩,每年营造100万亩。目前,江汉平原已有一批县市纳入国家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行列,并即将付诸实施。本文针对江河滨湖地区“富水”因子,进行了四年的试验观测,以探索汛期淹水、渍水、地下水诸因子对意杨生长

    • 樟树主要栽培技术

      1987(1).

      摘要 (3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鄂西自治州天然樟树,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咸丰县有百年以上的大树,由于长期采伐利用,又未人工繁殖,樟树数量日益减少。一个主产樟树的地区,几乎是寥寥无几,为数不多。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珍贵树种,我们于1964年开始研究樟树的人工繁殖技术。廿年来,栽植樟树20多万株。早期造的林已成林成材,采伐利用,栽植的行道树已绿树成荫。据调查,目前樟树最高的有20.5m,胸径最大的是49.5cm,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现在每年可采收樟树种子1000多斤,供各地育苗之用。现就樟树采种、育苗、造林等措施总结如

    • 根插繁育中华猕猴桃砧木苗试验

      1987(1).

      摘要 (1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猕猴桃一般用种子繁殖苗木,然后嫁接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由于成熟度难于达到,生长的苗木脆弱,当年不能嫁接出圃。还有种子的成本较高,也不易贮藏,经济上不合算;而扦插繁殖往往成活低,技术性强。为寻找育苗简单、成苗快的方法,我场于八六年春进行了根插育苗的常规试验: 根育试验的立地条件试验地设在本场苗圃,圃地平坦、背风向阳、呈微酸性的黄粘土,苗床沿东西方向,床长4m,宽1m,圃地周围有零星树木遮荫。

    • 采用飞机低容量防治森林害虫效益显著

      1987(1).

      摘要 (1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飞机喷洒药液防治森林害虫,现在较多使用的是常量喷洒。实际上,低容量喷洒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常量最大喷洒面积一般为每架次400亩,而低容量每架次至少为1200亩。85年与86年我市用这两种方式防治马尾松毛虫,事实证明,在防治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低容量喷洒比常量喷洒可提高工效2倍,节省飞行作业时间近2/3。而用这两种喷洒方式,灭虫率二年试验均达到95%以上。为便于比较常量与低容量喷洒的经济效益,下面试就我市两年飞防时采用的常量和低

    • 平原农区造林特点与经济效益的分析

      1987(1).

      摘要 (2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平原农区造林是我国森林中一个重要类型,是林业布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以防护为主,兼顾用材的经营方针指导下,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与道路、水渠、河川、村庄以及小城镇建设等工程设施互相结合,建立起带(林带)、网(林网)、片(成片林)、点(居民点)相互联系的人工林网,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体系和新的生物地理群落,并构成农林结合的农业景观,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新的平衡,达到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它可增加平原农区的森林覆被率,充别利用多块小面积的集中,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以提高平原农区木材自给的能力,缓和木材的供需矛盾,减轻老林区对木材供应的压力,有利于改

    • 日本柳杉引种推广及其效益的分析

      1987(1).

      摘要 (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鄂西自治州引种日本柳杉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自1980年10月由州林业局邀请专家对《日本柳杉引种和主要栽培技术的研究》作出鉴定后,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现对在推广中的柳杉作其效益分析。一、推广情况: 据1985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全州柳杉造林面积16.9万亩,其中林分面积6.3万亩,新造未成林面积10.6万亩,“六五”期间造林面积在198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其推广特点:

    • 发展立体林业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1987(1).

      摘要 (3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立体角度出发,提出了“立体林业”这一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划分了“立体林业”中的6个主层(即:乔木层、林木层、藤本层、草本层、地被层、地下层。)和4个附属层(即:虫类层、禽类层、兽类层、微生物层。)。从而阐述了建立“立体林业”的意义、可能性、必然性、模式、具体的条件和建立“立体林业”的建议。论证了“立体林业”是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措施。这对今后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通城经济林的发展设想与论证

      1987(1).

      摘要 (3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鄂东南极端。全县有5区2镇,38个乡(镇),345个村,38.4万人。是个人多耕地少,土劳负担轻,山地潜力大,“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生产。1985年统计,人平收入在120元以下的有11个乡、69个村。属全省36个贫困山区县之一。如何根据通城的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使之尽快脱贫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 意杨在湖北省造纸工业应用之探讨

      1987(1).

      摘要 (1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纸和纸板生产和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找省机制纸生产和人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浆完全依靠非木材原料,从而影响了产量和某些质量的提高。为实现全国2000年预计人均水平,十五年内约须增加三倍,除了充分利用我省产棉麦等优势外,尚须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木制浆在党中央号召“义务植树,绿化袒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的指引下,我省小术农部门人工培育上生丰产林—意杨.在江汉平原廿余县市已造片林其i也沐近百万亩,且已取得了农付业增加效益之利;有苗、栽培、防虫害等方面亦取得很多科研果,1990年后将年供百万m~3杨木;急须广开“用材”之道,杨木制浆可用多种工艺,能充分利用径材和幼时。是场术最可能和大量利用之途径建议从科学研究、定向店育、筹揩资金、消污染、增大经济效益、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等方面考虑,宜集中建设大型纸浆厂.并须不失时机地速筹建工作,以免出现“卖杨树难”的情况,致挫伤农民植杨之积极性。兼促我省造纸工业能为国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 质量管理方法在纤维板生产中的应用

      1987(1).

      摘要 (1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工业企业中,从试点到推行已近九年。但是,在我省木材综合加工企业才刚刚起步。1986年7月以来,我厂以纤维板车间为试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方面初见效果。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这套科学方法,在木材行业也是可行的、有效的。现谈谈我们的做法。一、统一思想,排除阻力湖北省生产硬质纤维板的企业有十几个厂家,除武汉市的几家外,生产历史都不长,多数是在1980年前后投产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

    • 应用电子计算机求算树高方程

      1987(1).

      摘要 (26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树高方程的求算是林业生产和科研中的一项广为采用的技术工作。它主要用于导算材积表、研究树高规律、模拟林木有关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等。过去此项工作多用笔算,从选配曲线到求解参数,计算特征数,常常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而且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我们编制了相应的BASIC程序,利用APPLE—Ⅱ微型计算机进行计算,经在生产中应用表明,可比传统笔算提高工效15倍以上,成果的质量也大大提高。该程序结构紧凑,通用性强,可在PC—1500,

    • 意大利、希腊、法国油橄榄病虫害防治技术(赴意大利、希腊、法国考察学习油橄榄病虫害防治技术报告之一)

      1987(1).

      摘要 (1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我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意大利政府签署的《中国发展油橄榄生产项目》实施计划,我于1985年9月28日,赴希腊、意大利、法国考察学习油橄榄病虫害防治技术,先后访问了希腊柯夫油橄榄研究所,希腊班那克植物病理研究所,罗马原子能研究中心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实验室,法国农业研究中心昂提布动物与生物防治实验站与线虫研究所及意大利巴厘大学植物病理系等单位。着重了解油橄榄主要病虫害的科研与防治技术,包括油橄榄炭疽病、孔雀斑病、黄萎病等病病害及油橄榄实蝇、巢蛾、黑蚧壳虫等虫害。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单位其他

    • 保康县树种资源基本查清

      1987(1).

      摘要 (1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与保康林业局商定,在83~86年间,对湖北保康县进行树种资源调查。由原襄阳副专员马长清,原襄阳市副市长,韩南鹏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北副省长),华中农业大学陈志远副教授及由他率领的两位老师、五名研究生及86年毕业的九名本科生,与市、县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十余人组成的调查组,深入保康官九林区、荆山山脉及其他深山峡谷、溪河两岸的树种资源较丰富处,进行了调查。四年间,根据不同树种的不同花果别,分6期50余人次,野外调查100余天,共采集2500余份树木标本,初步鉴定,我县树木近百科约

    • 橄榄油——健康之友

      1987(1).

      摘要 (2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橄榄油是世界著名的高级食用油,自古就被称植物油的皇后,对人的健康有显著的良好作用。它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被人体吸收率高达94%。橄榄油与烹调橄榄油是唯一的以天然状态被食用的植物油。橄榄油与骨骼和神经系统榄榄油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增进骨骼的矿质化作用,对儿童和成年人都极为有益;在所有的油脂中它具有维持人体平衡的最适宜的化学成份。橄榄油的脂肪酸成份及其它含有物,也最适宜于孕妇和乳哺期妇女食用,因为它能促进婴儿出生前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橄榄油同样是防止头脑衰老以及其他人体

    • 枫临晚秋叶更红——记林学专家方建初研究员

      1987(1).

      摘要 (3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林业科学技术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方建初研究员,现已年逾古稀,是林业界亨有盛誉的老专家,是湖北省林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上孜孜不倦的老园丁。一九三六年方建初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五十余年来,他一直从事林业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他理论基础扎实,工作上成绩突出,一九四三年即出任福建农学院副教授。解放后应聘到湖北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森林系任副教授,在任教期间先后担任了农学、土化、植保、农经和林学等系的森林学、造林学、经济林木

    • 油橄榄科技文摘译文(四则)

      1987(1).

      摘要 (1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橄榄树机械整枝的初步研究①关于不同机械整枝试验与手工操作整枝的结果有报道。除了少量过当的机械整枝方法外(这一方法能相对减少生产面积的20%),虽然,整枝使当年产量减少,但采用这二种整枝方法,第二年能恢复生产并能获得连年丰收。建议采用这种机械整枝方法和机械设备,使植株成为理想的形状。株行距与产量的关系②从1978—1982年这5年的累积产量数据表中分析:1975年,以不同的株行距种植了一批油橄榄(每公顷100—400株)。在最低的种植

    • 林业科学技术是发展林业的生产力

      1987(1).

      摘要 (1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6年4月省林业厅发布“湖北省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1月召开了全省林业科技工作会议,向48项科技成果颁发了奖状和奖金。这些林业科技成果,对林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不同的促进作用。在多年的不断实践中,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林业科学技术就是发展林业的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的这种生产力它是通过自身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是一种需要转化的生产力。林业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都反映了林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无数次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之后,把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出来,使林业科

    • 湖北省林业科技进步奖

      1987(1).

      摘要 (1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一翌一理一卫一…获一奖单位…”获奖人员- 一等奖七项}}、。,,‘二,、,:,。 !劣J会拄‘玲卜扮玄.卜材王酬切屯)顺2匕珍万夕匕FlJ卞匕 水杉色卷蛾的研究}二:卜‘衬臀扎呈t派’‘’门7’J、似‘,’一 IJ笋口、.字犷刃个千1少划’、、、,_一_、_‘_,_ }刘立惚局习武土岁宋 湖北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全省松衫种源试脸协作组呆谬云屈炳然李玉林 “两孔法”防治杨树桑夭牛嘉鱼县杨树新品种引种栽培研究阵柱杨树良种的引进和推广缪玉春 日本落叶松引种栽培试验 石灰岩越石层土壤上营造杉木丰产林的试验研究 二等奖二十三项 白值菌的危害及…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