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简论丘陵栽杉必须实行集约经营

      1989(2).

      摘要 (3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六十年代以来,丘陵地区栽种杉树有了突破和发展,对于缓解这个地区用材矛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回顾与总结丘陵地区栽杉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一条重要经验是:丘陵栽杉必须实行集约经营,否则达不到预期目的。实践证明;由于经营栽培杉木的措施不同,发展效果差异很大(见表一)。尤其是二代杉树,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武穴市丘陵栽杉为例,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 樱花嫩枝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1989(2).

      摘要 (1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樱花 prunus Serrulata Lindl 属蔷薇科李属。原产我国长江流域。据了解日本现有300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吉野樱,八重樱和郁金樱等。武汉大学建校以来,已先后从日本等地引进了部份品种,大都长势喜人,每到“春分”时节,春阳暴暖,校园的樱花争妍斗艳,溢彩流光,深得人们喜爱,积极发展樱花优良品种,为美化环境,满足社会需要,是很有必要的。但樱花在无性繁殖(扦插)上,一直是个难点,为探索嫩枝扦插技术在樱花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于一九八七年五月至一九八八年七月,进行了樱花的繁殖及移栽技术等方面的试验。取得扦插试验成活率最高达55%的效果。初步摸索出从采条,剪条、插床、养护管理直到小苗移栽养护的全套的技术规程。改变了过去樱花育苗靠在樱桃苗砧和樱桃树根上嫁接这一周期性较长,产量较低的传统做法。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 短叶松和火炬松杂交能培育出抗纺锤状锈病的火炬松

      1989(2).

      摘要 (1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短叶松和火炬松进行种间杂交,能培育出抗纺锤状锈病的火炬松品系,回交杂种的火炬松,其早期高生长与火炬松相同,且保存有高水平的抗纺锤状锈病的基因。

    • 依靠科技进步 办好国营林场

      1989(2).

      摘要 (3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鄂南林业在深化改革中,总的形势是好的,森林资源从下降开始回升。特别是国营林场的森林资源,上升的幅度更大些。据对崇阳、通城、通山三县17个国营林场的调查,经营面积50. 4万亩,活立木蓄积75. 86万 m~3,分别占三县林用地面积的8. 3%和活立木总蓄积的22%。1975-1985十年间,通城、通山、崇阳三县国营林场的森林资源分别增长了3. 7、 4. 9、5. 8倍。国营林场森林资源增长幅度之所以比较大,固然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集约经营,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将检查中的有关见闻,陆录如下,作为佐证,加以阐发。

    • 猕猴桃初评优良品种(品系)简介

      1989(2).

      摘要 (1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 兴山三峡1号产于兴山县,为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兴山县猕猴桃研究所1982年发现并选育的优良株系,原名3158号。母树为天然实生树,其营养生长旺盛,新梢年平均生长量3. 8米,最大生长量8. 4米。果实短柱形,纵径5. 5-5. 8厘米,横径6. 3-6. 5厘米,平均单果重105. 8克,最大果重123. 6克。最小果重90克;果顶微凹,果皮薄,黄褐色,果面茸毛少而短,果肉翠绿色,质细致密,汁多。据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分析,鲜果内含有:总糖6. 79%,总酸1. 64%,维生素 C126. 65Mg/100g。

    • 赴南斯拉夫油橄榄考察技术报告

      1989(2).

      摘要 (1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中南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受国家科委的委托,由湖北省科委组织的湖北省油橄榄栽培及加工技术考察团,于1988年12月8日至12月22日,在南斯拉夫进行了油橄榄考察。这项考察由于我驻南使馆经代处的支持和南斯拉夫科技局的周密安排,使我们的考察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次考察的有关技术问题报告如下:

    • 论意大利杨制造胶合板的发展前景

      1989(2).

      摘要 (3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木材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资,也是人民生活必须品。作为一种原材料。无论美国、苏联或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把木材、钢铁、煤炭、石油并列为四大原料。五十年代末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的贫乏,木材采伐量的日益削减,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世界各国都在木材综合利用方面找出路,不断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使人造板产量成倍增长,品种也颇繁多,质量也日益提高。

    • 利用内吸传导法防治梧桐木虱

      1989(2).

      摘要 (1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梧桐木虱为害梧桐,在我省连年发生,我市株受害率为96%。此虫在我市一年发生两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或5月初若虫出现,第二代若虫在7月上中旬发生,8月下旬成虫产卵越冬,此虫生活史不整齐,在同一时期可见各种不同的虫态,我地8月还可见若虫。此虫有群集性,若虫多群集于嫩梢与叶背,潜居于自身所分泌的白色蜡质絮状物中,吸取树液,破坏输导组织,蜡质絮状物常招致霉菌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树叶早落,枝梢干枯。其白色絮状物到处飞扬,污染环境,降低了园林树种的观赏价值。

    • 板栗单芽腹接育苗法

      1989(2).

      摘要 (1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嫁接时间板栗单芽腹接为秋季嫁接。我省以9月份嫁接最为适宜。此时气温较高,根系生长旺盛,砧木内含碳化合物积累丰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成活率达90%以上。嫁接宜在晴天或阴天进行,雨天不能嫁接。二、砧木采用本砧嫁接。一般于早春播种秋季嫁接,当苗高1米以上,地径达0. 8厘米以上即可嫁接。

    • 意大利杨树林地施肥试验研究

      1989(2):1-6.

      摘要 (3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引种栽培意大利杨树无性系,其栽培面积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在所有外来树种中均处于领先地位。意杨是速生喜肥树种,在定植后二至四年时间内,由于立地条件中土壤营养水平不同,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其差异是极其显著的。为了寻求意杨对各种养分的需求程度和各种养分之间的配比关系,以达到大面积速生丰产之目的,自1984年初开始进行意杨施肥试验研究,迄今已有四年多的试验研究数据。为了推动意杨人工林集约经营的发展,现将施肥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杉木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技术研究报告

      1989(2):7-10.

      摘要 (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72年底,湖北省林业厅下达试建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技术研究课题,由省林科所主持,与崇阳县桂花林场共同承担。我们于1973年春定砧,一面建园,一面对建园中的技术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经过10余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该项研究成果已获专家们的好评。

    • 简论丘陵栽杉心须实行集约经营

      1989(2):11-13,6.

      摘要 (1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湿地松初期生长规律及速生丰产技术的初步小结

      1989(2):14-16.

      摘要 (1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地引进湿地松种子育苗造林发展势头较好,根据初期生长状况的调查,适应在本地种植和发展。现就我们调查分析湿地松初期生长变化情况及速生丰产技术措施简述如下。一、湿地松栽植区的环境条件本地地形系江汉中原向鄂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多为丘陵岗地。气侯温暖湿润,无霜期26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6%,土壤深厚肥沃,光照充足,年日照1891小时,并且98. 7%的面积在海拔500米以下,80%的面积内土壤呈微碱性,各主要环境因子与湿地松的适生因子基础吻合。

    • 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

      1989(2):17-19,10.

      摘要 (3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a Walker)是我县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1986年至1988年省林业厅在我县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综防试点工程的工作。摸索大面积、长期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措施和方法。综合防冶试点工程,把害虫综合防治新理沦与我县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生态系统和松毛虫整体群落着眼,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营林工程为基础,科学、协调运用经济上和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各种防治措施。强调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发展生物群落中有利于松林生长而不利于松毛虫猖獗的因素,允许害虫存在于经济危害水平以下。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 论意大利扬制造胶板的发展前景

      1989(2):27-29.

      摘要 (1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利用吸传导法防治梧桐木虱

      1989(2):30-30,44.

      摘要 (1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工幼林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初探

      1989(2):31-32.

      摘要 (30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造林后1、 2年的成活率和3年以后的保存率指标,只是相对数量值,并不能直观反映幼林的质量。实际上成活和保存下来的幼树,处于各不相同的生长状况。要全面直观反映人工幼林的生长状况,就需进行详细评定,为研究和查明马尾松、杉木、湿地松幼林的质量情况,我们应用了下述评价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切实可行。在进行标准地调查时,用目测法将幼树分成下列5类:第一类(b_1) --健壮树,主干和侧枝生长正常。第二类(b_2) --次健壮树,主干生长较缓慢,侧枝生长尚正常。第三类(b_3)--主干出现干梢,侧枝生长弱,有轻度机械损伤。第四类(b_4) --枯梢,叶生长弱,有病

    • 苗木营养与施肥问题刍议

      1989(2):33-35.

      摘要 (3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苗木培育是林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后的造林效果和林木成林成材有着潜在的影响。苗圃施肥在培育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上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壮苗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形态指标上,很少反映苗木的生理指标,而且偏施氮肥现象较严重,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还导致苗木质量下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据以往的研究材料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供生产部门参考。

    • 樱花嫩枝扦插育茵试验初报

      1989(2):36-37.

      摘要 (1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叶松和火炬杂交能培育出抗纺锤状锈病的火炬松

      1989(2):38-39.

      摘要 (1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绿地表土中微生物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1989(2):40-42.

      摘要 (2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似与生化反应(包括营养元素比如象氮、磷、硫转化成有机物)密切相关。为此一些技术人员同时进行了生物量大小的测定和土壤生化反应试验,试图把生物量与生化反应两者联系起来。例如,Nannipieri 和 Pancholy、Rice 同时进行了生化试验并测定了已用有机基质改良过的土壤中微生物学因子,揭示了这些微生物学因子间的密切关系。Frankenberger 和 Dick 搞清了11种酶的作用并测定了10种土壤的生物量,得知这些因子间密切相关。Sparhing 已报道过淀粉酶和一些生物量的密切关系。绿地表土中有大量的有机物

    • 开发“虫草”为民造福

      1989(2):43-44.

      摘要 (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虫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药典上记载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eley)Saccardo)由虫草菌寄生在虫草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幼虫体上而生成的“虫草”外,还包括由虫菌寄生于其它各种昆虫而生成的“虫草”。“冬虫夏草”源于我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青海是主要的产区,每年产量有几十吨。要想增加产量,单靠野生自然资源,远远难以满足需要。且因近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产量越来越少。所以,人工培养“虫草”已成为必由之路。

    • 湖北省板栗初评优良品种(品系)简介

      1989(2):45-47.

      摘要 (1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早熟品种(品系)1. 红毛早产京山县,是当地主栽品种。树势较强,树冠紧密,成熟坚果赤褐色、富有光泽、顶端有少量茸毛、早熟、故有红毛早之称。粟果大小中等、较均匀,平均单粒重13. 9克,最大24克,每公斤约70粒,果实出籽率达50%,肉细、脆甜可口,风味较浓,具糯性。据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分析,含总糖14. 83%、蛋白质3. 00%、淀粉27. 7%、维生维 C47. 1mg/100g。

    • 银杏初评优良品种(品系)简介

      1989(2):47-47,29.

      摘要 (1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 随州Ⅰ-1号产于随州市,为梅核银杏类(Cinkgo biloba Var.yypica Tsen)当地名称“龙眼”。果近园形,核呈广椭形,色微黄,每公斤396粒,种仁乳白色,无明显苦味,出仁率为84%。据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分析,种仁内含有:粗蛋白5. 04%,淀粉28. 7%;可溶性糖0. 25%;总糖2. 30%;水分56. 56%。开花期在四月上旬,九月下旬成熟,果实成熟前后约相差一周,较丰产,与一股对照树相比产量约高出50%,有明显大小年。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