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
摘要:在美国福尔克斯弗吉尼亚州的两条干线公路之间有一条河,它的堤岸改造已列为一项涉及到保护学与工程学交叉的革新课题。这项示范性课题就是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活的木本植物插条来稳定河堤抑制受水的侵蚀。土壤生物工程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结合工程学、生物学及生态学方法,通过建立一种生物群落来控制土壤淤泥与侵蚀的一种构思。一般来讲,要在休眠季节采存活插条,再把它们以木笼岸壁、柳垫、捆包和嫩枝等形式适当组合,筑入不稳定或被侵蚀过的堤岸之中,
1991(2).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遍布南方15个省(区),面积约有6000万亩。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管理粗放、产量低。我国林业科研人员为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对油茶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集约管理、立体种植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并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江西省林科所和萍乡市林科所协作开展油茶立体栽培研究,于1986年在油茶林下间种药材--草珊瑚,提高油茶林经济效益。在萍乡市7个点计19. 6亩油茶林中间种草珊瑚,采用二节一叶或半叶的草珊瑚短穗扦插(插穗不经药剂处理),平均成
1991(2):1-6.
摘要:作者于1987和1988两年对板栗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 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下降,Ca 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 Zn、Fe、Mn 和 B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 Mn 和 B 的增加更为显著;叶中的 N 素水平不仅影响栗树的产量,而且还影响空苞形成,并目施 B 与否对叶片中 B 与 Mn 的含量都产生影响,即二者之间有负相关的趋势。
1991(2):5-9.
摘要:楠竹生长快(60天即可完成高程生长),这是任何速生树种都不可比拟的。楠竹是崇阳林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楠竹生产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生产和管理上有许多好的经验。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粗放经营水平,尚未走上集约化轨道。为了探求一套系统的经营管理方案和措施,我们于1985年至1988年在崇阳县林科所对此作了初步的试验,现将施肥对楠竹营养退笋的影响简报如下:
1991(2):10-13.
摘要:“油茶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属国家“七五”重点攻关课题,从1986年至1990年,我所受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委托,承担了油茶北部地区(即长江以北)早实丰产麻城试验点的试验工作。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麻城市林业局的大力配合下,“油茶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造油茶林,第一年就有25%的植株开花,第二年开花结实
1991(2):13-15.
摘要:孝感市现有荒沙滩30000亩,其中宜林荒沙地25000亩,沙滩造林树种原有杨树、枫树、刺槐、马尾松、池杉等。1975年开始引种国外松,表现良好。1985年省林业厅组织进行了引种栽培鉴定,被评为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成果,我们对孝感市沙滩国外松造林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国营陆山林场、王店镇侯吕村。现将考察结果综述如下:
1991(2):16-17.
摘要:在池杉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林业实践中,要求采穗圃提供大量萌条,发挥其物质基础的作用,而采穗圃萌条产量取决于一系列内外因素,为了研究栽培技术条件对萌条产量的影响,探索池杉采穗圃最优栽培技术,我们在观察基础上,选择同系同龄同规格扦插苗36株,进行4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 ],通过试验找出了池杉采穗圃集约栽培的技术条件,使萌条产量达到常规管理条件的两倍以上,现综合报告如后。
1991(2):18-20.
摘要:杨树由于速生优质,已成为各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树种。目前,我国约有杨树人工林一亿亩,为世界各国杨树人工林面积的四倍多。杨树不仅是我国广大农村民用材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造纸、胶合板、火柴杆等工业用材的重要原料。因此,大力推广速生优质的意杨新品系,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意义。
1991(2):21-24.
摘要:油茶栽培组为了繁育油茶优良品种,实现速生早实丰产,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麻城市五脑山林场进行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研究,在优良油茶母树上采集枝条作接穗,用普通油茶种子的芽苗作砧木,近三年来共嫁接油茶苗76766棵,直接栽入大田,成活70001棵,成活率为91%。一年生苗平均高32cm,最高达42cm,平均地径0. 4cm,最高的0. 5cm,取得了良好效果
1991(2):25-29.
摘要:厚朴是名贵中药材树种,属木兰科高大乔木树种,近年来,由于厚朴收购价猛涨,农民采取了毁灭性的采伐,厚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可采伐的厚朴天然资源越来越少,厚朴人工栽培也只是零星栽培,很少有大面积的人工厚朴林,而对其人工林的栽培又缺少系统的研究,没有一套厚朴人工林栽培的技术措施。为了加快厚朴的人工栽培,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厚朴药材,我们对香党坪人工厚朴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对我县发展厚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将调查内容及结果报告如下:
1991(2):31-31,24.
摘要: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鞘翅目,天牛科,又称白条天牛,群众称为大钻心虫。此虫近几年在鄂北山区油桐树上发生较为严重。因桐油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油桐树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云斑天牛提供了丰富的寄生条件;加之农民对此虫的为害认识不够,防治不得力,也间接地助长了云斑天牛的发生。分布及为害云斑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油桐树主干木质部,轻则削弱树势,使树体生长发育不良,降低桐油的产量,重则导致整株树枯死。主干被蛀空的树极易被风吹折。除幼虫
1991(2):32-33.
摘要:根据白僵菌生长对营养的要求,采用不同三级固体原料配方进行白僵菌生产试验,取代传统的以麸皮为主要原料的配方,在保证白僵菌质量要求的同时,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初步效果,新配方 I:麸皮30%,玉米芯50%,谷壳20%,鱼粉1%,原菌粉含孢量158亿/G;新配方Ⅱ:麸皮40%,玉米芯40%,谷壳20%,鱼粉1%,原菌粉孢量160亿/G,两种新配方每吨高孢粉节约成本3030元、2340元,达到了节约粮食,降低成本的目的。
1991(2):34-34.
摘要:宜昌县是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县之一。防护林建设受很多自然因素制约,其中干旱是较大的自然灾害。如1990年湖北省大部发生连续二个多月的秋旱,新造幼林成活率比正常年景下降10-40个百分点,有的成片枯萎,给长防林建设带来了一定损失。所以控制和减轻干旱灾害,是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
1991(2):35-35.
摘要:欧美黑杨是平原湖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树种,由于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其病害也日趋严重。特别是杨树紫根病和杨树溃疡病发病率高。为了搞好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抑菌圈试验。一、试验方法采集杨树紫根病和杨树溃疡病病健交界处枝杆,用 PDA 培养基,以组织分离法,分离出杨树紫根病和杨树溃疡病病原。
1991(2):36-37.
摘要:大冶县原本杉本甚少,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从湖南等地引进良种,开始大面积发展杉木林基地,成效十分显著。为了改变过去杉木育苗造林全靠种子繁殖的传统做法,我们于1989年4月至6月,在本县国营云台山林场进行了杉木优良种源无性系选择和大田露天扦插繁殖技术的试验。取得了扦插成活率达98%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出从种源选择、采条、插床、养护管理直到小苗移栽的全套技术。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991(2):38-39.
摘要:我县硬杂木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分类复杂,因此根据产品含水率的需要,对硬杂木混合干燥进行了干燥试验,并达到了工艺技术的要求,最终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产品的要求,炉次干燥合格率达到了95%左右。对于硬杂木混合干燥工艺技术来讲,是采用侧向通风,在室内强制干燥进行的技术手段,并按如下三个阶段进行测试的:
1991(2):40-41.
摘要:林木生长周期长,因此,预估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更显得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这个地区内未来的生态平衡、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问题。本文以襄樊市森林资源为例,通过推导的公式,验算本市未来森林资源情况,并希望能对“八五”期间开发使用森林资源的建设项目起一个参考作用。
1991(2):42-45.
摘要: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这是实现科学经营森林,加强国营林场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编制经营方案的过程中,除总结历史经验,搞好林场森林经营和建设布局外,重要的内容就是计算和确定合理的森林采伐量(因抚育间伐和林分改造采伐量的计算,按其他要求和办法进行,本文主要探讨国营林场现阶段经营采伐量的计算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得不好,势必影响林场的建
1991(2):45-48.
摘要:农林复合生态系统(Agroforestry),根据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最近的定义:是一种土地利用系统和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人工经营的农田、森林复合名称。其目的是为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和增加土地总产量(增加生产和收入)。而方法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在空间位置和时间顺序上,既栽培林木又种植农(包括牧、渔、副)作物的联合经营。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内,有生态和经济及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