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3).
摘要: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临沂市林业局及农牧渔业局协作在山东临沂市建立了农林牧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三年来的中间试验显示出巨大的生产潜力。最近杨叶饲用中间试验在临沂市通过了技术鉴定。农林牧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在造林初期2~3年实行农林间作;林木郁闭后实行林牧结合,在林下利用杨树叶喂畜禽。平原农区大面积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在提供高额的木材产量的同时,也产出大量的其他生物量(叶、枝、树皮和根)。杨叶已被证实是一种有营养价值的饲料来源,在地少人多、资源有限的平原农区,杨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发展林业、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992(3).
摘要:红安县去冬今春长期干旱,松毛虫大量繁殖。为控制暴发的马尾松毛虫危害,红安县农委请求驻孝感空15军动用两架飞机帮助消灭107万亩林地面积的马尾松毛虫虫害。经上级批准,在部队训练任务重的情况下,4月4日至14日,该部派出两架飞机每
1992(3).
摘要:198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年绿化湖北,之后又提出要加快绿化进程,力争较短时间内消灭荒山。全面了解现有荒山的现状,并作出科学决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本文根据1991年荒山普查资料,对全省,特别是荒山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这些主要荒山县的宜林荒山情况和涉及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荒山绿化的各类因素,并探讨我省荒山绿化的对策。
1992(3).
摘要:由河南省浚县小河中国东熟果树研究中心马玉玺培育的雪桃新品种--红世界,是我固有史以来第一个用“雪桃”与“冬桃”杂交培育而成的大果型晚熟桃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结束了雪桃果实无色、产量低,冬桃果实小的历史。同时它成熟期在雪桃之后、冬桃之前,正好填补此时期市场上没有
1992(3).
摘要:湖北农学院园艺系讲师高焕章主持的《核桃嫁接繁殖技术研究》课题于1992年4月11日在武昌由省教委科技产业开发处处长施天山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评审组由章文才、张力田、杨大三、李祥瑞、胡婉仪、高方斌、邱本旺、赵天生、缪玉春九位专家组成,大家一致推举全国著名园艺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章文才教授任主任委员,张力田、杨大三任副主任委员。
1992(3).
摘要:1892年6月18日至20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全国林业科技情报工作会议。这是继1983年全国林业情报工作会议之后,又一次专门研究林业科技情报工作的会议。会议参加者为来自各省(区)林业厅(局)科教处长、省(区)林业科技情报中心主任、全国林业系统专业情报中心站负责人、高等林业院校主管科技情报工作的图书馆长或科研处长、林业部属有关单位主管情报信息工作的处室负责人以及中国林业报记者、中国林业出版社等单位共计代表100余人。
1992(3).
摘要:各全国性学会:学术期刊(含中级技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一条稳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渠道。各学要把办好学术期刊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学术期刊因纸张、出版、发行费用剧增,绝大数期刊财政上都有亏损,且亏损额日益增大,许多编辑部承受着很大压力。为了减轻经济上的负担,保证期稳定出版,已有部分期刊试行了收取发表版而费的做法,效果良好。
1992(3):1-4.
摘要:在低丘岗地营造杉木纯林,因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生长缓慢,不少成为“小老树”;大面积的马尾松人工纯林容易招致病虫害的大发生。若将杉木与马尾松合理配置营造混交林,则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为了了解杉、松混交林在高温季节光照、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我们在7月份对杉松人工混交林进行了一个月的连续观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992(3):5-8.
摘要:建议在10个省建立杉木中心采穗圃。“八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不是选育出若干优良无性系,而是建立若干无性系群体,将其用于大规模造林,并在以后的五年计划中逐步淘汰,提高其产量。
1992(3):9-11.
摘要:马尾松是谷城县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全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506331亩,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39. 87%,立木蓄积量1176500m~3,占全县立木总蓄积量的76. 53%。但由于树种单一,林分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蓄积仅2. 32m~3,且有很大一部分多年生马尾松纯林,是不成材的低价值林分。
1992(3):12-13.
摘要:为了总结杉木优良种源丰产林造林育林经验和投资效益,我们根据国家有关速生丰产林的规定和要求,对国营云台山林场分水岭分场丰产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测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992(3):14-15.
摘要:墨杉为我省对墨西哥落羽杉与柳杉杂交种的简称。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均属杉科落羽杉属,前者原产墨西哥,后者原产北美。我县于1973年2月从省林科所引进墨杉和落羽杉枝条进行扦插繁殖,1974年3月栽植,同时用规格相同的池杉苗作对比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试种18年后,经观测墨杉、落羽杉比目前大规模推广的池杉在年生长量、生长势、林相以及对立地条件的适应等方面均表现良好,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1992(3):16-18.
摘要:应用不同的生长调节物质浸泡接穗对核桃室外枝接愈合组织的产生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核桃嫁接后愈合组织形成前接穗茅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100ppm NAA 在光照条件下浸泡接穗1小时后封蜡,在室外枝接效果最好,其次是 ABT_3。
1992(3):19-20.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经100ppm NAA 水溶液浸泡接穗后,分别以4种不同含量助剂 A 的封蜡密封接穗顶端对核桃苗圃枝接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含10%助剂A 的封蜡密封接穗顶端,在3月30日左右嫁接效果最佳,其接穗萌芽率达90%,成活率65%。
1992(3):21-25.
摘要:欧美杨和美洲黑杨的根桩具有连续多年萌发的能力,适于留根育苗;另一方面,其幼年茎干内根源基发达,发生不定根的能力强,适于截根深栽。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从1982年以来先后四次在嘉鱼县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根苗深栽试验,试验总面积460亩,在210亩土地上进行杨树留根育苗试验,以常规的插条育苗和带根苗造林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插条育苗相比,留根育苗简化了育苗工序,节省种条,降低育苗成本,而且还提高苗木质量和出圃率;截根苗深栽的成活率高,生长比常规造林快,便于包装运输,节省运费。留根育苗及截根苗深栽是一项有效和适用的杨树育苗一造林系列技术。
1992(3):26-26,F004.
摘要:稀土高效肥(简称稀土肥)是以化学元素周期表ⅢB 中镧系和 Sc(钪)、Y(钇)为主,配合氮、钾、硼、锌等其它元素制成。稀土应用于农作物上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在林业上的应用报道少见。为了探讨稀土肥在林业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板栗砧木苗上稀土肥叶面喷施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992(3):32-33,31.
摘要:栓皮槠又称欧州栓皮槠(Quercus Suber L.),几个世纪以来,栓皮槠成为有较大价值的商品树种且在逐渐发展,其树皮是丰富优质的栓皮--软木原料,结的果实橡子可加工成上好的饲料和他副其产品。近年来,人们把它植于公园、街道、村庄当遮荫树与风景树来观赏。栓皮槠属常绿乔木,皮厚果丰,冠大干矮,修枝后萌发力强,也可随意造形。厚绿的叶片,伸着宛延的树枝,体形多姿异态,色泽飘逸,如伞遮盖地面。它适应性强,易于栽植,生长较快。美国政府与林木私人种植者为它的发展做了不懈地努力,除取得了栓皮、橡子的商品巨额利润外,尚获得了绿荫和美的享受。故此,目前乃至将来它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
1992(3):36-37.
摘要:玉皇李是我区传统名贵佳果,但落果现象严重,影响了产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孝感市扬店桑园场对玉皇李落果原因进行了观察。1988年虫害落果50-60%,1990年虫害落果达80-90%。观察结果表明,造成玉皇李落果的主要原因是虫害,其次是水肥管理。现将观察到的三种虫害报道如下:
1992(3):38-41.
摘要:本文在对古荆州古银杏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衰老并濒于死亡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之达到复壮拯救的目的,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1992(3):43-44.
摘要:银杏大蚕蛾俗称白毛虫,近几年在保康县危害猖獗。1990年危害核桃、漆树、银杏等树种的面积达1万亩,损失价值3万元。1991年蔓延扩大至9个乡镇53个村,危害面积达5. 5万亩,损失价值142万元。是我县林业生产上第一大虫害。为了摸清银杏大蚕蛾在我县发生发展规律,我们于1991年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992(3):45-48,F003.
摘要:我省开展飞机播种造林,从1966年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为了掌握飞播造林成效,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搞好飞播造林,提高飞播造林质量与成效,我省分别在1983年对1966年至1980年、1987年对1981年至1983年、1991年对1984年至1986年的飞播造林,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成效调查工作。现就调查成果作些简要分析,并对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有关技术措施,作些粗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