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4).
摘要:制约湖北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思路浅探彭行荣目前,湖北省现有的170余个国有林场,在其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带有普遍性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困难。笔者就此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1.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看,制约、影响我省国有林场发展的因素...
1995(4).
摘要:本文根据湖北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讨论了影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规模效益的对策。主题词
1995(4).
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设现代林业周亚林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党的十四大提出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林业改革必须和国家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相适应。这就要求林业生产经营者和领...
1995(4).
摘要:一个依靠科技兴林富山的典型──关于罗田县发展林业的调查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国土面积320万亩,其中山地220万亩,耕地38万亩,是个典型的山多田少的山区县;全县55万人,多数处于贫困线以下,是国务院确定的“八七”扶贫攻坚县。然面几年过去,罗田...
1995(4).
摘要:依靠科技进步办好国营林场宜昌市国营大老岭林场宜昌市大老岭林场位于湖北省宜昌、兴山归三县接合部,东经11036,北纬3123,总面积64km3,海拔960~2005m,为鄂西高山林场。生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统计全场森林覆盖率89.1%,有林面积占...
1995(4).
摘要:一种不需要投入──产出表就能估计林业部门投入-产出比的方法ChinlongZheng等人图2描述了乔治亚模型中比率和近似方程的内在联系(图2略—编者注),图中小点代表实际比率关于“内购比”的位置。直线代表方程3。它的截矩为1,斜率为1.3784。斜率...
1995(4).
摘要:《湖北林业科技》稿约本刊为公开发行的林业技术期刊,以林业新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刊登内容。稿约如下:(一)研究报告稿件内容力求发表后预期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或文章内容具有创新性(即有新论点、新认识、新发现、新方法,或提出具有研...
1995(4):1-5,12.
摘要:对节白蜡为我国第二批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它仅分布于大洪山南麓,即湖北京山县与钟祥市的接壤地带,成为该地区特有的植被类型和建群种。该新种材质优良,前期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扦插繁殖容易,是用材林(特别是高级家具及农村小径用材)、薪炭材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造林树种,是高等盆景素材,亦是优美的园林绿化树种,还可供饲养白蜡虫。
1995(4):6-9.
摘要:以被研究区(郧县)林地指示树种(马尾松)为目的树种,以海拔、坡度等8个因子为建模自变量,编制了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和立地类型表,为林地经营提供依据,将此表用于郧县长防林建设总体规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5(4):10-12.
摘要:以野生美味猕猴桃1年生苗木作砧木,以猕猴桃新品种金魁的1年生枝作接穗,进行了不同的嫁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舌接、单芽枝腹接成活率高达98.4%、96.1%,且嫁接苗生长势旺,新苗基粗、新梢长度、新梢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几种嫁接苗。操作方法简便,是猕猴桃理想的嫁接方法,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1995(4):13-16.
摘要:从湖北省保康县1018种野生木本植物中选出观果树种255种,分属30科67属,包括乔木95种、灌木127种、木质藤本33种;红色果121种、黄色32种、橙色23种、蓝黑色29种、紫色11种、白色7种、其它颜色32种。其中 子类、花楸类、荚 类、卫矛类及柿树类资源丰富,观赏价值较高,值得开发。
1995(4):17-19,25.
摘要:根据调查研究和30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在北亚热带南缘的太子山地区,在适合杉木生长的宜林地段,杉木采伐后仍然栽杉木。原不适宜杉木生长的土壤,第一代杉木长得不好的地段,杉木采伐后应改换其它树种。更新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大面积植苗造林,二是少数地区可以控制采用萌芽更新。
1995(4):20-25.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省各主要造林树种在林木改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国际发展水平,提出了今后我省林木改良工业重点及发展策略。
1995(4):28-30.
摘要:通过对利川市秃杉资源状况及分布区域特点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