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Z1).
摘要:咸安区桂花在全国有5个最之称,但仍存在品牌意思差、资源发展慢、开发能力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虽已具提速发展条件,但也应搞好咸安宣传、桂花培育、积极科研、资源开发、信息联网等工作。
2003(Z1):6-8.
摘要:本文从十堰市汉江北部地区的历史原因、现实条件以及绿化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江北石灰岩地区造林绿化的措施与对策,为科学绿化提供了依据.
2003(Z1):9-12.
摘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森林分类经营将"两类林"落实到山头地块的基础性工作.湖北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自2001年2月起,经过前期试点、编制方案、技术培训、室内区划、现场界定、成果汇总、成果评审等工作阶段.本次森林分类区划界定首次将全省"两类林"落实到山头地块,同时建立了以小班为单位的全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全省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打好了基础.
2003(Z1):13-15.
摘要:分析了湖北省杨树工业原料林培育中杨树品种选择、定向培育及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和今后的科研重点.
2003(Z1):15-16.
摘要:对湖北珍古名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笔者提出了通过调查统计、制订管理技术方案、明确管理责任、建立保护区和基因库、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认识等措施进行保护.并从珍古名木的特殊经济、药用、生态、观赏、森林旅游、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2003(Z1):17-19.
摘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集约经营森林,以求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并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这是现代化林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我国把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称为"速生丰产林".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解决森林资源短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和调节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2003(Z1):19-21.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秭归林业科学技术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兴林"战略的实施,我县林业发展步伐加快.为了全面准确的把握秭归林业,以科学地指导秭归林业生产,以获取林业综合效益,笔者撰写此文,深信在秭归乃至全省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003(Z1):21-23.
摘要:本文系统阐明了神农架林区生态公益林界定、区划依据及类型和经营管理模式、政策及技术措施,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对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03(Z1):23-25.
摘要: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并提出了保护森林的具体对策.
2003(Z1):25-27.
摘要: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生态公益林得到保护与利用、商品林得到有效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有之路.
2003(Z1):27-30.
摘要:本文就神农架实施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对策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2003(Z1):30-33.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中部大城市武汉依然存在若干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了改善其生态环境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2003(Z1):33-35.
摘要:本文分析了郧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加快林业建设步伐的迫切性,提出了增强环境意识、加快林业建设、构筑生态型防护林体系是郧县经济发展支柱的新理念.对加快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3(Z1):36-38.
摘要:本文分析了郧西县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葛继稳 , 梅伟俊 , 刘胜祥 , 蔡庆华 , 刘建康 , 胡鸿兴 , 蒲云海 , 杨其仁 , 石道良 , 李振文 , 熊跃进
2003(Z1):38-43.
摘要:根据1999~2001年的野外调查数据,研究了湖北鄂州梁子湖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浮游藻类71种,高等植物331种,浮游动物89种,底栖动物49种,鱼类94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5种,鸟类166种,兽类2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占湖北省同类总种数的22.93%;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4种,占湖北省同类总种数的44.75%;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认为梁子湖自然保护区水质污染轻,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在长江中下游湿地中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2003(Z1):43-46.
摘要:黑翅土白蚁是危害多种林木的重大害虫之一,它筑巢于地下,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开展挖巢灭蚁、施用药物和烟剂是防治的有效措施,但困难的是如何正确判定巢位.本项研究为正确判定巢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具体的定位方法.
2003(Z1):46-52.
摘要:本文对神农架林区金丝猴的分布特征、食性、种群结构及其繁殖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2003(Z1):53-56.
摘要:湖北省分布有蛇类4科41种.其中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有2种,列为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的有10种,列为国家"三有"保护的有41种.对该省的蛇类资源现状、保护、养殖、开发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蛇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2003(Z1):58-59.
摘要:本文对油橄榄象鼻虫的危害情况和象鼻虫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等做了调查研究,并采用混交林营造措施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用1800倍液的1605乳剂或50%的敌敌畏乳剂注射堵孔防治幼虫效果很好,人工捕捉成虫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2003(Z1):59-61.
摘要:本文根据2001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2002年的发生趋势提出了防治对策,旨在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2003(Z1):64-66.
摘要:本文论述了森林病虫害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探讨性的防治对策.
2003(Z1):66-69.
摘要:通过对我省江汉平原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的探讨和实践,拉动了平原林业产业化跨越式的发展,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驱使林业产业化蓬勃发展.为我省江汉平原的农民迈向小康之路奠定了基础.
2003(Z1):69-72.
摘要:花卉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最有潜力和前途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本文从国内外花卉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出发,分析了襄樊市花卉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花卉产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了襄樊市发展花卉产业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生产布局和建设重点,同时探讨性地提出了襄樊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战略措施及保证体系.
2003(Z1):73-76.
摘要:作者通过调查,摸清了本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学习了外地竹业建设经验,并结合实际对推进本市竹产业化进程有了一个初步思考.同时,鼓励开辟外地市场,重点拓展北方市场和西部市场,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世界贸易,逐渐进入欧美市场.
2003(Z1):81-84.
摘要:加入WTO后带来的挑战与国内的先进经验证明,必须筹建武汉木材加工产业带,湖北林业具有区位地理、原材料、现有加工产业物流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只要坚持政府扶持,行业引导与民营投资的原则,产品带一定会落户于武汉白沙洲长江沿岸,其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2003(Z1):84-85.
摘要:本文分析了咸安区苗木花卉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措施.
2003(Z1):85-87.
摘要:该文从湖北省草坪业发展简史,主要建坪用草种(品种)及分布、草坪建植技术和特点及管理技术、各类草坪草类在湖北省的表现、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湖北省草坪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3(Z1):87-88.
摘要:本文根据咸安区的地理及资源优势,提出了把本地区建设成苗木花卉之乡的建议,对领导决策和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2003(Z1):89-91.
摘要:鄂西北山区十堰市具有着丰富的山场资源,面对优势与机遇,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指导思想,重点抓好六大工程,使2005年十堰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蓄积达到3 450 m3,有林地达到120万hm2,林业产值达8亿元.要盘活山场资源,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必须落实好政策、工程、产业开发、改革与法制等措施.
2003(Z1):91-94.
摘要:本文从实施种苗先行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路、目标、布局及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3(Z1):94-96.
摘要:咸宁栽植桂花历史悠久,资源、名声及鲜花加工全国有名,近年来育苗技术已普及,经济活力已初显.但也存在品牌意识差、科学育桂低、开发能力低等问题,应从优惠政策、品牌效应、条件开发、科技投入、职能服务与对外宣传着手,努力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标.
2003(Z1):96-98.
摘要:咸安区为湖北省9个竹材重点生产区之一,为湖北省的楠竹之乡.由于缺乏科学区划、经营思路单一、无龙头企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商品经济观念不强等原因,90年代一度滞后.当今应该走立体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商品化之路.通过分类经营、立体开发、竹林培育、创办骨干企业,抓紧科技推广,努力使咸安竹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3(Z1):98-100.
摘要:咸安区桂花在全国有5个最之称,但仍存在品牌意思差、资源发展慢、开发能力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虽已具提速发展条件,但也应搞好咸安宣传、桂花培育、积极科研、资源开发、信息联网等工作.
2003(Z1):100-102.
摘要:本文分析了竹山县核桃产业化的优势和存在的技术问题,初步探讨了核桃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和措施.
2003(Z1):103-105.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提升产业发展的对策.
2003(Z1):105-110.
摘要:本文论述了郧县林业为适合我国林业生产力布局重大战略调整而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如转变发展观念、整合林业生态工程、开发农村能源、调整林业结构等.
2003(Z1):110-113.
摘要:本文分析了襄樊市林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认为襄樊市林业结构的调整应遵循林业发展规律,贯彻围绕以三条主线实施分区突破、分类经营、整体推进等思想.从优化布局、发展林业产品、壮大龙头企业与名牌产品着手,采取优惠政策、培育市场、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
2003(Z1):113-116.
摘要:本文对宜昌市林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进行了探讨,对实现国泰民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搞好林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3(Z1):116-119.
摘要:本文指出了宜昌市的国有林场现状表现为高绿化率,资源丰富,已成型主导产业与基地建设发达等优势,但仍存在体制变迁、低规模、少品种、低设施与素质等问题,为了实现2005年林场1.5亿元总收入,森林公园建设与四大产品开发齐头并进等目标,应分类规划与经营,抓住天保工程机遇,实施科技兴场.
2003(Z1):119-120.
摘要:针对我国国有林场体制转型中遇到的困难,作者立足于咸宁国有林场实际,积极总结经验,认为紧跟时代、改革体制、瞄准市场、调整结构、领导垂范、身先士卒是摆困的基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