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3.
摘要:本试验取秃杉种子刚萌发的苗端作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确定了最佳分化和生根培养基的成分,分析讨论了激素种类及浓度和光照、温度等因子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移栽的注意事项,为秃杉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5(1):3-3.
摘要:大王枣树整形的目的是达到早实高产、优质稳产、管理简便实用。笔者采用的整形模式是根据大王枣的结果特点,结合传统树形中的疏散分层形、开心形、圆柱形、双开翅形、蘑菇形等多种树形为一体的整形方法,称松塔形。使用此法,配合得当的技术管理,第1年单株产鲜枣1kg左右,第2年株产3kg,第3年株产10kg,第4年株产20kg,第5年株产25kg。在技术熟练的情况下,产量会更高。具体方法如下:
2005(1):4-5.
摘要:多效唑处理水仙鳞茎能明显使植株变矮,根系变短,株冠开张度变小,叶面积、叶重和单位面积叶重均变小,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增大。但花朵大小不受影响。故使用多效唑有利于提高水仙花的欣赏价值,从而提高了水仙的经济效益。
2005(1):6-8.
摘要:对19个板栗品种的花粉育性的两个方面(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生长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板栗花粉的萌发率一般高于65%,以70%~90%区域内分布为最多,高于90%和低于70%的品种较少。花粉管生长在花粉萌动后的20min中伸长最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稳。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有助于花粉管的生长,10%、20%蔗糖浓度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管伸长速度。
2005(1):9-11.
摘要:厚朴——箬竹立体套种模式是适应恩施武夷山地区退耕还林的一种新模式,几年来,我们对影响其造林成活率和出笋数的因素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间和箬竹年龄是影响造林成活率和出笋数的主要因素,2月份栽植的1a生箬竹的成活率及出笋数最高。
2005(1):11-11.
摘要:在湖北省绿化委员会组织全省古树名木普查中.湖北省黄梅县普查人员在下新镇钱林村发现野生的秤锤树。最近,省古树名木普查技术组高级工程师田华、郭保香和华中农业大学树木分类学教授陈志远到实地进行调查后确认,该种群是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Hu)野生种群,是湖北植物的新分布。该群落面积约有0.33hm^2,
2005(1):12-14.
摘要:枝接是苗木嫁接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在春季进行。枝接时,为了节省接穗,一般将1根枝条剪截成若干个接穗,嫁接后,由于接穗顶部切口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水枯萎,降低生活力,影响嫁接成活。2000年春季开始,在果树苗、绿化树苗上开展枝接保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塑料薄膜封盖接穗顶部切口减少接穗水分蒸发8%~10%,平均嫁接成活率达96.4%。
2005(1):14-14.
摘要:“塑料环”就是用质地较好的塑料薄膜剪成宽5cm的塑料条,将其绑于要防治的树木上。利用它可以有效地阻止落叶松毛虫上树危害,以此达到保护林木生长的目的。
2005(1):15-17.
摘要:通过假俭草、地毯草、百喜草、矮生百慕达等5个暖季型草种的播种试验表明,温度是暖季型草种发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低干一定温度(15℃),暖季型草种不能发芽出苗,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5~30℃)范围内,温度愈高,发芽速度愈快;5个草种在堤内外试验表明,脱壳矮生百幕达播种适应性性状表现最优,假俭草次之,百喜草高生长量大,不适应护坡要求,地毯草适应性最差。
2005(1):17-17.
摘要:在植物的生长期间进行“切根”,即使用特制的切根锹来切除植物四周的侧主根和侧根。切根对植物生长很有利,一些老根被切断后,能够刺激不定芽萌发,从而长出更多新根、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这种切根作业可每隔4a进行1次。
2005(1):18-22.
摘要:利用湖北宜昌大老岭林场次生林采伐迹地3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分的调查数据,对不同的更新方式的林分组从树种组成、林下植被和林木生长三个方面分析了林分组成;从林地水分物理性质和林地化学性质分析了林地肥力状况,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更新方式的林分组成和林地肥力有明显不同;2.次生林采伐迹地更新所形成的人工林表现出不稳定性。
2005(1):23-26.
摘要:本文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自然地理条件,阐明其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并提出防止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恶化的技术措施。
2005(1):27-30.
摘要:本文讲述了用Access(Microsoft公司)软件设计开发的《湖北省植物志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技术。该数据库具有界面直观、易于操作、查询功能丰富等特点。
2005(1):31-33.
摘要:本文认为黑麦草黑粉病分别为黑粉菌属(Ustilago sp.)、轴黑粉菌属(Sphacelotheca sp.)真菌侵染所致;通过观察发现武汉地区该病发生期为4月底~5月中旬。室外防治试验表明:25%三唑酮或1%多氧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005(1):33-33.
摘要:佛甲草属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原产我国东北,生长于山坡或岩石上。它生命力强,耐旱,极易栽种。茎匍匐,覆盖地面,碧绿的小叶宛如翡翠,整齐美观,既可作为盆栽欣赏,也可作为露天观赏地被栽植。
2005(1):37-37.
摘要:当太空蔬菜成为普通百姓的盘中美味时,中国又开始了在生态林领域进行太空育种研究。
2005(1):38-41.
摘要:本文综述了橡胶树遗传育种中的分子标记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我国橡胶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2005(1):41-41.
摘要:尽管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城市森林,有的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一些城市森林并未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专家呼吁,在建设城市森林的同时,要加强保护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让其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
2005(1):42-46.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态势及湖北省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省食用菌的发展对策,对我省食用菌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005(1):46-46.
摘要:蚯蚓粪呈黑色团粒,无臭,多孔,有利于保湿和通气,含有多种利于植物生长的酶和微生物。美国有人试验,在放有蚯蚓的试验田里,1个月后其吸水量增加359/6。经过蚯蚓3d的作用,大颗粒的蚯蚓粪在地里占一半以上,而且能产生腐殖酸的放线茵的含量比未开垦地要高出6~7倍。蚯蚓粪的氮含量比周围土壤多5倍,磷多7倍,钾多11倍。
2005(1):47-48.
摘要:本文对沙洋农场10个农业分场的意杨病虫害进行了普查和定点观察。通过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建立意杨病虫害防治体系与加强营林措施等来控制意杨病虫害的发生,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潜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设想。
2005(1):49-51.
摘要:吴茱萸是粮林间作理想的药用经济树种。本文分析了吴茱萸药用资源的开发前景与市场行情,根据当地的栽培生产习惯,阐述了其开发利用对策。
2005(1):51-51.
摘要:桃树一般可活30a左右,但遭受桃红颈天牛桃树寿命缩短到10a左右,因其以幼虫蛀食树干,削弱树势,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
2005(1):52-55.
摘要:近十年来,胶合板制造技术出现了明显的改进,这些改进有助于胶合板工业适应变化多端的原材料条件,传统认为大径材越来越稀少,小径材难于旋切,旋切成本太高。现在由于允许使用小径材、低成本木料以及可通过减少设备瓶颈增加生产量,在典型北美地区,胶合板厂完全能显著降低胶合板制造成本。
2005(1):55-55.
摘要:为保证红檵木根部湿润,应把握好三点:①起苗时带湿润土球,单个包装;②装车时多用通气竹筒;③起苗、装车、下苗尽量避开中午,并注意缩短起苗至栽苗的时间。
2005(1):56-57.
摘要: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是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1a栽培花卉。因春季播种较早,植株在夏季就开始开花,所以到秋季时出现衰老现象。通过合理栽培以及植物调节剂的控制,能有效控制花期,按节令需要,适时开花,确保节日用花。
2005(1):58-59.
摘要:采穗圃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中壤或轻壤质地,有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忌选土壤瘠薄或低洼地。
2005(1):59-59.
摘要:香花槐不结种子,一般采用埋根和枝插法繁殖,枝插法成活率低,以埋根繁殖为主。埋根繁殖选用1~2a生香花槐主、侧根,直径0.5~1.5cm为宜。在萌芽前离植株20cm处挖断根部,以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及开花。另一种方法是把树连同根一同挖出,留根20cm长,其余全部剪下。挖出和剪下的根避免损伤根皮,扦插前可沙藏或埋土,以防脱水。4月份将根取出,剪成8~10cm插根,
2005(1):61-62.
摘要:珙桐又名水梨子、鸽子树,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该树种树形高大,开花时白色的苞片远观如许多白色的鸽子,蔚为壮观。园林应用时宜栽植于暖温地带的庭院、山坡,或展馆前作庭荫树,象征着和平。
2005(1):62-62.
摘要:常言道:“树怕剥皮”。许多树木在剥掉树皮以后,由于切断了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很快就会枯死。不过,大千林海,却也有1种树不怕剥皮,这就是壳斗科(又叫山毛榉科)落叶或常绿乔木栓皮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