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一种简便有效的林木兔害防治方法——铁丝环套法

      2007(1).

      摘要 (1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林木兔害的防治,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化学药剂毒杀和枪击。野兔个体大,采用化学药剂毒杀容易引起人畜2次中毒和杀伤天敌,造成环境污染,已逐渐不被采用。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对猎枪、土枪的收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野兔种群数量的增加。通渭县森防站技术人员总结当地群众捕杀野兔的经验,研究野兔危害特性及活动规律,在当地推广1种简便有效的野兔捕杀技术———铁丝环套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此方法主要利用野兔活动时走一条道,而且常以沟壑、侵蚀沟为道路的习性用铁丝环套杀。具体方法为:取长80 cm的细铁丝一段,长60 cm的木棍一节,将铁丝一端…

    • >试验研究与规划设计
    • DEM在低山丘陵区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2007(1):1-5.

      摘要 (3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基于多角度、新方法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DEM模型能准确快速地反映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在低丘的治理中有着多层次的应用。笔者提出了应用DEM模型进行低山丘陵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模拟方法,划分区域作物优生区、适宜区的操作流程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的确定,并把理论应用到小流域的具体实践中,数字化地形图建立样区的DEM模型,根据DEM数据监测样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度等级分布,提取坡度>25°的耕地,为小流域进一步的退耕还林做数据支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DEM模型能形象地表达区域的地形因子及流域特征,在低山丘陵区的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信息
    • 森林的展望

      2007(1):5-5.

      摘要 (3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如何对森林资源的保持及可持续性地发展进行有效管理,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1个重要挑战出现在世人面前。全球主要趋势,如经济的全球化、关注环境的认识增加、政府管理的分权及权力下放、民主政治力度的增加正在改变着环境和专题论坛,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系列决策正在制定中并不时出台。

    • >试验研究与规划设计
    • 鹤峰县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定量分析

      2007(1):6-8.

      摘要 (3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保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对鹤峰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等重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与天保工程实施前比较,结果表明:5年来,鹤峰县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折算总效益784 959.90万元。

    • 盐胁迫对金银花生理生化的影响

      2007(1):9-12.

      摘要 (3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浓度盐溶液对盆栽金银花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对其形态观察及叶绿素、渗透势、脯氨酸、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以综合评价金银花的耐盐性.

    • >信息
    • 一种简便有效的林木兔害防治方法——铁绐环套法

      2007(1):12-12.

      摘要 (2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林木兔害的防治,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化学药剂毒杀和枪击。野兔个体大,采用化学药剂毒杀容易引起人畜2次中毒和杀伤天敌,造成环境污染,已逐渐不被采用。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对猎枪、土枪的收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野兔种群数量的增加。通渭县森防站技术人员总结当地群众捕杀野兔的经验,研究野兔危害特性及活动规律,在当地推广1种简便有效的野兔捕杀技术——铁丝环套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此方法主要利用野兔活动时走一条道,而且常以沟壑、侵蚀沟为道路的习性用铁丝环套杀。

    • >试验研究与规划设计
    • 利用FAKOPP评价树干杨氏弹性模量可行性研究

      2007(1):13-15.

      摘要 (1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杨氏弹性模量是反映树干或板材抗弯、抗压强度的重要指标,是开展林木材质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多株树分别采用FAKOPP(应力波速度测定机)和敲打法2种不同方法测量同一树干的杨氏弹性模量,并对2种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用FAKOPP测量立木状态下树干弹性模量的准确性。通过对杨树试验证明:二者具有很强相关性,说明利用FAKOPP的方法能准确评价树干杨氏弹性模量大小。

    • 汉江樱桃优良株系选育

      2007(1):16-18.

      摘要 (3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初选优良单株进行立地调查、性状测量、物候记载、区域试验和品质检验,决选出汉江樱桃3个优良株系,其中汉江4号樱桃树形形成快、结果早、果实粒大、早熟、皮薄、味好、产量高、抗逆性强,建议在适宜区域大力推广。

    • 宜昌大老岭地区薇菜的自然分布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2007(1):19-25.

      摘要 (2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薇菜是1种具有经济开发潜力的食用蕨类植物,但其经济利用受到野生资源量的限制。为了探讨其适宜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作者对宜昌大老岭地区的野生薇菜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人工繁殖试验。研究表明:①偏好以软阔树种占优势的中、成龄森林立地,成熟针叶林和中、成龄硬阔林立地次之;以海拔900~1 500 m最为适宜;分布以北坡为主。②利用野生母株繁殖,生长快、见效早;孢子繁殖母株培育时间长,但投入产出比低,经济效益好。③薇菜对土壤肥力要求高,施高效叶面肥能快速促进其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信息
    • 2006年湖北省林科院科研工作又传捷报

      2007(1):25-25.

      摘要 (1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争创全国一流省级林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坚持“以科研立院,人才强院,产业富院”的指导思想,为提高我院科研综合水平,构筑跨越式发展的科技支撑平台打下了良好基础。

    • >试验研究与规划设计
    • 油松针叶束繁殖研究

      2007(1):26-31.

      摘要 (3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当年生针叶为材料,对影响针叶束生根的冷藏时间、采叶时间、采叶部位、切基与否、培养温度状况、激素处理、培养液成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油松针叶束培养较适宜的采叶时间在11~12月份,以采当年生枝条中下部的粗壮针叶为好;采叶后冷藏30 d,有利于生根;在培养前进行切基处理生根效果更好;培养时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对针叶束生根极为有利。油松针叶束水培生根的适宜激素类型及其处理方式为:IBA IAA(1∶1)以150 mg/L的浓度处理24 h;适宜的培养液成分及其浓度为硼酸45~60 mg/L 维生素B15~7 mg/L 硝酸铵30 mg/L 磷酸二氢钾20 mg/L。

    • >信息
    • 常见芳香植物

      2007(1):31-31.

      摘要 (1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芳香植物是最近刚刚兴起的植物产品.它释放出来的香味,具有抗氧化性及抗菌性,是清新气味和净化空气的最佳绿色产品。

    • >试验研究与规划设计
    • 湿地松种源试验初报

      2007(1):32-35.

      摘要 (4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福建南屿湿地松种源苗期和14 a生的林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成活率差异大,种源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种源间有一定差异.湿地松种源1 a生苗高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14 a生树高与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年降雨量和无霜期呈较大的正相关,说明低纬度区引种湿地松,年降雨量大和无霜期长可显著促进其树高生长.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生长量均超过火炬松和当地马尾松.

    • 湿地松幼苗根系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2007(1):36-39.

      摘要 (1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平板稀释法研究了湿地松幼苗1 a中微生物根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的生物防治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湿地松苗圃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湿地松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其周围微生物的生长,受湿地松根系生长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松苗移栽后的几个月内,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细菌比真菌的种群增长速度要快。利用生物防治细菌进行苗木猝倒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芽苗移栽后1个月以内。

    • 汽相法马尾松脱脂技术研究

      2007(1):40-42.

      摘要 (3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松树是中国主要的人工林树种,其蓄积量最大,分布地域最广。但由于富含树脂,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松木脱脂成为扩大其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基于传统的脱脂方法不甚理想的状况,阐述了1种新的脱脂工艺方法,此方法不仅保证脱脂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 >综述与专论
    • 牡丹切花保鲜研究进展

      2007(1):43-46.

      摘要 (4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牡丹切花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需求。笔者对有关牡丹切花保鲜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牡丹切花保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宜昌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2007(1):47-53.

      摘要 (3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个基因可以影响1个国家的兴衰,1个物种可以左右1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本身”。加强对植物、特别是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对人类文明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对探索地质年代的变化与植物界的发展演化规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宜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对宜昌列入第1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植物种类、分布特点、保护措施、研究进展、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今后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 通山县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造林项目还贷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7(1):54-56.

      摘要 (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摸清通山县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造林项目还贷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管理和审计工作的经验,对项目还贷的有关情况进行了1次深入调查,并针对项目还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肤浅的对策建议,以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 板栗加工现状及剩余物利用前景

      2007(1):57-59.

      摘要 (3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我国板栗年总产量达46.98万t,占世界板栗总产量的60%,板栗产量增加,板栗制品日益丰富,笔者从板栗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板栗制品加工的现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板栗剩余物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板栗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及应解决的问题。

    • 夷陵区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初探

      2007(1):60-62.

      摘要 (2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夷陵区位于三峡库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该区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笔者总结了近十多年来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发生和防治情况,分析其发生规律,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对策,供领导和同行们参考。

    • 城市广场环境与游人行为关系的调查

      2007(1):63-65.

      摘要 (1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广场不同区域游人活动规律、游人行为方式、活动特征的分类记录以及游玩广场原因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目前广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广场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加强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的建议及重要意义。

    • 我国新的林业科技范式及其影响

      2007(1):66-69.

      摘要 (3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应用科恩范式理论讨论了我国林业科技范式。作者认为中国20世纪的林业科技范式的根本特征是林业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21世纪新的林业科技范式的核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新的林业科技范式将对旧的林业不可持续性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营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及森林利用方式进行否定,而继承和发扬以往单项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实质就是要创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林业科学技术体系。我国正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新的林业科技革命总体战略思想、战略步骤、主体工程、林业经营理念、目标及其主导技术体系。

    • >科技推广
    • 角倍蚜人工培育技术

      2007(1):70-71.

      摘要 (7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角倍是五倍子中最重要的1种,富含单宁,仅次于肚倍.在发展角倍生产过程中,"树(盐肤木)、虫(角倍蚜)、藓(侧枝提灯藓)"三要素是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三要素"间如何配套是角倍高产稳产的关键.

    • 良种刺槐硬枝扦插繁育技术

      2007(1):72-72.

      摘要 (1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刺槐速生,适应性强,在我国栽培范围很广,分布于北纬23~46°,东经86~124°,是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可在山地、丘陵、平原栽植,主要用于营造用材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和庭园绿化。我国刺槐的良种选育始于1972年,目前,通过省级鉴定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有70个,可直接引进的良种

    • 彩叶树新品种——美国红栌栽植技术

      2007(1):73-73.

      摘要 (3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红栌cotinus coggygria Royal purple为美国黄栌的变种类型,漆树科,黄栌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树形美观大方,叶片大而鲜艳。美国红栌作为彩叶树家庭中的新成员,在城市绿化美化中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美国红栌生长旺盛,当年苗平均生长量可达150~200 cm,最高可达270

    • 如何防治杨树天牛

      2007(1):74-74.

      摘要 (1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牛是隐藏在树干内生活,取食木质部、形成层、树皮等,重者把树木吃空,造成树木死亡.轻者降低木材等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天牛防治难度大,其中杨树天牛防治难度最大.

    • 潜江市林业局

      2007(1):F0003-F0003.

      摘要 (1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潜江市是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市)”,先后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营造林先进地市”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道路河渠绿化为骨干,城镇村庄绿化为重点,网、带、片、点紧密结合,乔、灌、花、草相配置的平原绿化体系。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3万

    •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2007(1):F0004-F0004.

      摘要 (1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成立于1952年(2002年10月经省编委同意,加挂“湖北省林业局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牌子),迄今已发展成为以林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综合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单位。现持有农林行业(营造林)、市政(园林)设计甲级、林业工程咨询甲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甲A级、造林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