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
摘要: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是省林业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着全省国有林场的行业管理职能。全站现有干部职工13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9人,中级以上职称35人。下辖湖北省林工商公司、湖北省美环园林有限公司、武汉固本生物公司、沙口杨树林场、金口城树科良种基地等5个二级单位
2007(3):5-9.
摘要: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5年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2.093646hm2/cap,保护区可供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3.602755hm2/cap,保护区人均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1.509109hm2/cap。研究表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科学可行的,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我省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例和新的工作思路。
2007(3):9-9.
摘要: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生长着1种奇特的植物——确良玛卡,它的根茎像小圆萝卜,叶子椭圆。虽然它的样子与人参迥然不同,但由于果实营养丰富,因而有了“南美人参”的美誉。
2007(3):13-15.
摘要:对武汉地区悬铃木花芽在树冠内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悬铃木花芽分布以树冠外围为主,尤其是雌花芽90%以上都分布在外围。从花芽在小枝上的分布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在顶芽和侧1位置上。
2007(3):16-18.
摘要: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停止一切商品性采伐,2004年随着抚育间伐的启动,总结抚育间伐试验,进行人工商品林抚育间伐以Pn=33%的机械间伐强度为最好,不仅能提高林分平均直径生长量、林分的生长率、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还能提高生态防护效能。是1种较好的间伐方法。
2007(3):19-23.
摘要:笔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以浓硫酸为显色剂,在416nm处测定β-谷甾醇的吸光度。结果表明:β-谷甾醇浓度在10~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3,β-谷甾醇的含量为0.1612%。与其他地区相比,含量较高。
2007(3):23-23.
摘要:杓鹬属鹆亚目,鹬科,是一类体型中较大的海岸鸟。它们的长喙有些像镰刀,喙尖向下弯曲。全球大约有8种。杓鹬的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呈灰色或者褐色,有的有斑纹。它们在北半球的温带和近北极的内陆地区繁殖。一到迁徙季节,会飞往遥远的南方。迁徙的时候,
2007(3):24-25.
摘要:以从北京、河南、山东引进的13个刺槐优良无性系为材料,于2005年初在武汉市黄陂区沙口林场、郧西县佘家湾林场、广水市中华山林场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A05、3-I等2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本地刺槐。
2007(3):26-28.
摘要:为丰富宜昌市的树种资源,2001年4月,宜昌市林科所从美国俄勒冈州一次性引进4.5万株、21个绿化树种(品种),并开展了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次引进的21个绿化树种(品种)除6个针叶树种(品种)因在途时间太长而死亡外,15个落叶树种(品种)在宜昌生长发育正常.其中:美国红栌、加拿大紫荆、红花七叶树、日本鹅耳枥等树种(品种)表现出特有的观赏性,极具市场开发前景,部分树种(品种)现已引种到北京、武汉、郑州、秦皇岛.
2007(3):29-32.
摘要:经调查发现:武汉市城区古树后续资源有890株,分属30科47属61种,其优势种类与城区现有的古树优势种类相近,相同树种有樟树、珊瑚朴、朴树、桂花、女贞、银杏、枫杨、榔榆、三角枫、悬铃木等10个,但其乡土树种所占的数量比例下降明显;这些古树后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武昌区,尤其是在东湖一带,在其它城区的古树后续资源分布十分零散。武汉市城区古树后续资源的生长状况总体上生长良好,但遭受白蚁的危害较为严重,占其数量比例的15·2%,有必要开展古树后续资源的白蚁防治工作。
2007(3):33-35.
摘要:笔者通过采用13.0%多·硫烟剂、2.5%百菌清烟剂对马尾松落针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3.0%多·硫烟剂防治马尾松落针病的适宜用药量为1600~2000g/666.7m2,且对马尾松生态安全。
2007(3):35-35.
摘要:2007年4月22日,记者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获悉,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鸟上报国务院。2003年起,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启动“国鸟”评选,并于2004年联合全国20多家新闻网站举办了网上推选“国鸟”活动。
2007(3):36-39.
摘要:紫茎泽兰是1种恶性生物入侵杂草,目前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为降低其负面影响,变害为利,对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正在进行研究开发,笔者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对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现状。
2007(3):40-42.
摘要: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湖北的稳步推进,林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对该省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就目前该省森林资源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从如何正确界定森林资源资产产权范围,如何设立机构、建立机制、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供同行参考.
2007(3):42-42.
摘要:要培养出既有繁茂的花果,又有优美树姿的梅花盆景,除了精心养护管理之外,艺术加工必不可少,基本方法则是修剪和绑扎:
2007(3):43-46.
摘要:笔者就林业生态林补偿、商品林采伐和林地流转等3个涉及林农权益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2007(3):46-46.
摘要:选购好品质的鲜花鲜花品质高、成熟度好就能有好的表现。不同种类的鲜切花,瓶插花的寿命差别很大。如红掌的瓶插寿命可达20~41d,而非洲菊只有38d,月季瓶插寿命在半个月左右。鲜切花首先要茎秆的质量好,外观新鲜,花和叶的色泽正常,没有弯曲和衰老的迹象,尤其要注意不要有弯颈、
2007(3):47-51.
摘要:笔者论述了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数量、分布、保护及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2007(3):55-55.
摘要:菊花叶枯线虫病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Schwartz)Steiner是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的上海、南京、合肥、广州、长沙、昆明、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导致叶片变黄早落。该线虫除危害菊花外,还危害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金光菊Rudbec
2007(3):56-59.
摘要:武当山风景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生态立区”、“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的特区发展目标,构建完整的景区生态系统,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旅游区,维持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笔者结合该区实际,提出了景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对策。
2007(3):60-63.
摘要:建始县是湖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县,通过近年来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资源大幅提高并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针对建始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总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山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2007(3):63-63.
摘要:培养君子兰有“四怕”:春怕风吹,夏怕日晒,秋怕雨淋,冬怕干冷。①春怕风吹。初春君子兰经过冬季休眠后,刚刚复苏,若这时将其放在室外多风处,就会造成根系和叶片之间水分供不应求,出现脱水现象,导致叶色光亮减低,严重时出现黄叶或烂叶。因此,早春4月出室后宜放在避风处,浇水要适
2007(3):64-66.
摘要:松毛虫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森林害虫之一,每年因危害松林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然而随着对其研究了解的深入,发现松毛虫蛹的蛋白含量较高,营养物质极其丰富,是1种非常理想的蛋白资源,为其综合防治与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7(3):70-72.
摘要:苗圃杂草一直是林业苗圃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苗圃杂草来源多而杂,且根系发达,茎叶茂密,生长迅速,有强大的生命力,消耗了苗圃地大量的水分和养分,造成苗圃地阴湿,通风不良,透光少,影响苗木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降低苗木长势,促使苗木病虫害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