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4):1-3.
摘要:采用测定SO2、NO2和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路侧不同绿化模式(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SO2和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2007(4):3-3.
摘要: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系柏科,原产日本。竹山县引种率先在九华山林场人工试验栽植成功后,1990年开始自己采种、自己育苗,大面积发展日本花柏人工林。据调查,我县日援汉江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共栽植日本花柏林919.3hm2,并全部营造在干旱
2007(4):4-7.
摘要: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物种水平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次调查通过选取调查典型群落20多个,典型样地150多个,植物单株10000株,对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沙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建议。
2007(4):7-7,21.
摘要: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味苦、性寒,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原虫的作用。生长于海拔1000~1900m的山地阴湿林中。1自然条件巴东山大林密,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其江北山
2007(4):8-11.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武钢工业区不同结构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层绿地的环境效益最佳,单层的草坪最差。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与其植物的配置模式直接相关。
2007(4):18-21.
摘要:通过对几种人工杉木混交林进行土壤物理和基本营养元素指标的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杉木混交林在改变土壤物理性质、改变土壤肥力等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提倡合理营造杉木混交林。
2007(4):22-25.
摘要:笔者介绍了悬铃木控果整形修剪技术,并从控果率、冠幅增长量及1a生枝条生长量3个方面对该技术在武汉地区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果整形修剪后,3a内对悬铃木的控果率均大于80.0%。另外,通过该技术修剪后的悬铃木冠幅和1a生枝条的年增长量显著高于同一立地条件下未修剪的悬铃木。
2007(4):31-34.
摘要:通过引种雷竹,进行笋用竹林丰产栽培试验,探讨营林技术对其速生丰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林地表土层以下深度30cm深翻耕作、深层施肥等措施后其优质经济竹(眉围≥9.60cm)可达65.0%以上,比对照提高18.6%~31.7%,新栽竹林套种农作物有利于促进雷竹笋用竹林速繁成林。
2007(4):34-34,43.
摘要:再生纸源来自废纸。制造1.0t纸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40a的树木,全世界约有35%的商品木材用于造纸。丢弃于垃圾堆中的各种废纸已开始被回收利用,成为廉价的造纸新原料,科学家称其为“第四种森林”。1.0t办公类废纸可生产0.8t再生纸,相当于节约木材4m3,或保存17棵大树。如果把世
2007(4):35-38.
摘要:经调查统计,杉木种子园健康果、发育不良果、病害果、虫害果、病虫兼有果比例分别为55.1%、3.4%、8.4%、9.0%、24.1%,各无性系之间球果产量、不健康果比例,百果重、千粒重、出粒率、发芽率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球果病虫危害率与球果产量、球果出籽率、种子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病虫危害是种子园种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用1%波尔多液或500倍敌克松溶液喷洒种子园接株,效果十分理想,病虫危害可以控制在10.0%以内。
2007(4):39-43.
摘要: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建立不但大大丰富和提高武汉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从而对武汉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笔者着重介绍各个景点的特色及如何对它们开展有效地管理,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是要认真开展本底调查和制定生态发展综合规划;二是要在1个适当地方建立1个旅游者服务中心;三是大力培训导游,并编写好各个景区的解说词,把展示系统搞好;四是建立必要的监测系统;五是围绕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加强工农业生产的建设;六是加强绿化建设,美化环境;七是办好三峡植物迁地保护园和木兰科植物园。
2007(4):44-47.
摘要:仙岛湖风景区原生植被破坏后,土壤流失,母岩裸露,植物景观效果差。笔者以造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为基础,提出了仙岛湖风景区绿化的思路和原则、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配置、绿化技术措施,对指导仙岛湖风景区的绿化有着重要意义。
2007(4):48-50.
摘要:笔者概述了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植被资源现状,对造林恢复植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峰在植被恢复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技术途径。
2007(4):51-53.
摘要:笔者分析了制约恩施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以及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加快恩施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布局和规划;现有林的经营管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科研和推广;提高认识依法治林等。
2007(4):54-58.
摘要:笔者就湖北省分布的2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进行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2007(4):59-61.
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是1种恶性杂草,原产于北美,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至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地。笔者阐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武汉市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入侵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市的气候条件、人类活动、加拿大一枝黄花本身的特殊生物学特性等是造成该恶性杂草在我市入侵的成因。建议通过人工除治、辅以化学药剂的使用等手段加强该草的除治,阻止其传播蔓延。
2007(4):61-61,68.
摘要:近日,北京大学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组成的生物多样性考察队在对大老岭进行珍稀植物调查时,发现了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 Oliv的大面积原生性群落。这是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2007(4):62-64.
摘要:花卉苗木是颇具前途的朝阳产业,湖北民族地区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笔者全面分析了这一地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对湖北民族地区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对策与措施进行探讨。
2007(4):65-68.
摘要:竹山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是肚倍蚜虫、美灰藓、青麸杨的最佳生长区,肚倍单宁含量高达74.7%,拥有年产1400t的肚倍加工系列产品生产线及生产能力,肚倍基地有一定规模,虽发展道路曲折,但群众基础好,科研基础好,只要正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可以做大做强肚倍产业。
2007(4):69-70.
摘要: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 Bl.是单茎性植物,不能像其它的兰花一样分株繁殖.现在市场上很多兰花的种类都可以利用无性繁殖,但由于蝴蝶兰的无性繁殖方法很难确立,目前主要还是利用实生的方法进行繁殖.
2007(4):70-70.
摘要:君子兰炭疽病病原为盘长孢菌。该病主要侵染叶尖和叶边缘,病状特征与叶斑病相似。发病初期呈现湿润状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粉红色胶质黏液。发展扩散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红紫色或暗紫色病斑,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并稍有凹陷。发病后逐渐扩大,四周可见轮纹斑痕呈现褐色。病斑
2007(4):71-73.
摘要: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又被园林工作者称为园林植物“微型害虫”,是指危害园林植物的蚜虫类、蚧类、粉虱和木虱类、蓟马类、螨类等。“五小害虫”的口器为刺吸式(蓟马类为锉吸式),以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吸食汁液,受害处常呈黄色斑纹,危害嫩芽,心叶引起凋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
2007(4):74-74.
摘要:绿化宜林荒山,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认识,荒山绿化的力度正逐年加大.为此加快上山苗木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多年的造林实践证明,采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确保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林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侧柏容器育苗实践经验,就侧柏容器育苗的几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