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5):1-5.
摘要:作者就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种更新方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工柳杉林、人工杉檫混交林、人促更新林到天然更新林,多样性指数(SW)和均匀度指数(Jsw)逐渐增加,生态优势度指数(D)逐渐降低;随着高度级增加,各更新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SW)表现出波动性下降趋势,生态优势度(D)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均匀度指数(Jsw)变幅不大;随着径级的增加,人工柳杉林多样性指数(SW)无明显变化,其他样地多样性指数(SW)逐渐减少,各更新样地生态优势度指数(D)逐渐增加,均匀度指数(Jsw)变幅不大。
2007(5):6-9,5.
摘要:对4种代表性"移土培肥"所及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对耕地有着显著的影响,坡耕地全N增加191.7%,土壤有机质增加106.2%,全K增加104.7%,园地、梯地脐橙和坡地脐橙平均增产率为11.73%、15.77%和15.37%,坡耕地增产率高达27.90%;在产值方面,梯地脐橙增加6771元/hm2,其次是坡地脐橙5211元/hm2,再次是园地3935元/hm2,最低的是坡耕地,仅为1305元/hm2;水土保持技术对实施移土培肥工程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007(5):16-19.
摘要:杉木优良家系子代测定表明:各家系从苗期开始就存在显著差异,参试的55个家系中,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的有16个,但仅此进行无性系淘汰是不可行的;进行树高生长量与年龄相关分析,早期选择是可行的,早期选择的年限至少在6a以上;根据造林16a时的树高、胸径实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同时达到极显著的有11个家系,占参试家系的20%;所选11个家系可作为营建杉木二代园材料,亦可作为优良材料进行推广应用。
2007(5):20-21,67.
摘要:桉树外植体诱导产生褐变的因子很多,在此只讨论不同无性系、不同木质化程度的茎段、不同的消毒处理、不同的光照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得出:不同的无性系外植体产生褐变程度不同,采集半木质化或刚木质化的茎段,用0.1%HgCl2分两步消毒可以减轻褐变,在培养过程中采用全暗光的方法有效控制褐变,萌芽率也高。
2007(5):22-24.
摘要:选择有机肥、俄罗斯复合肥、尿素对1a生樟控根容器苗进行施肥处理,1a后测定树高、米径、冠幅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植物控根栽培的过程中,肥料的施用与否是影响控根苗木生长指标的关键;有机肥在樟控根容器栽培中是最适宜的。
2007(5):25-26.
摘要:我们用2a时间实测活立木地径和胸径2500株,并按不同的径阶、不同的立地因子整理及汇总外业调查表,编制成《宜昌市马尾松地径一元材积表》,在实际工作中,它的编制将起到"填补材积表空白"的作用。二是依据伐桩鉴定林木蓄积的需要。近几年来,在处理滥伐、盗伐林木案件时,往往是盗伐、滥伐的林木已被运走或售出无法追回,只能调查到被伐的树桩。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该表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2007(5):30-31,29.
摘要:笔者通过对通山县石航山油茶生产的调查,对影响油茶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改造油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2007(5):32-34.
摘要:笔者利用白僵菌高孢粉对蛴螬进行了室内感染试验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表明:白僵菌高孢粉对蛴螬死虫体感染率达90.0%以上,2.5亿/mL菌液对活虫体感染率达66.7%。田间试验表明:666.7m2施用1000.0亿/g高孢粉15~20g,防治效果57.1%~65.7%;床基撒施菌、沟施菌、喷雾施菌3种方法对比试验表明:撒施对蛴螬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达60.5%。
2007(5):40-42.
摘要:笔者以受到富营养化威胁的城市湖泊——惠州西湖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营养程度、生物多样性情况,从生态学角度制定湖泊生态系统管理规划。规划从西湖的环境特征角度出发,结合浅水富营养湖泊多态现象理论,以恢复高等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为主,结合鱼类、底栖动物调控,削减营养负荷与优化湖泊管理,达到以高等水生植物为优势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的、自净能力与抗干扰能力强的生态系统,最终实现西湖的稳态转换。
2007(5):53-56.
摘要:笔者阐述了辐射松的生长特性及木材特性,比较了世界范围内辐射松原始分布区、引种成功地区与我省主要气候特征,分析了辐射松的生态适应性,探讨了辐射松在我省范围内引种的可行性,提出了我省辐射松引种试验方案。
2007(5):57-61.
摘要:笔者系统地介绍并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的对象与内容、技术与方法及其体系基础,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对监测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2007(5):62-64.
摘要:笔者通过对建始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本县石漠化土地的分布与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2007(5):68-71.
摘要: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名栀子,常绿灌木。黄栀子不仅是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是1种常用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镇痛、降温和降低血压等功效,更重要的是黄栀子可以提炼天然色素,它色价高、性能稳
2007(5):72-73,71.
摘要: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又名茅竹、楠竹,乃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毛竹造林后,6~8a即可成林成材,只要抚育管理得当,就能青山常在,永续生产。1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要2月左右的时间,再经过5~6a的生长,即可采伐。生长良好的毛竹林,每年产竹材达2.3~3.0万kg/hm2,超过一般速生树种林分的年生长量。毛竹分布广,东起台湾,西至云南东北部,南自广东和广西中部,北至安徽北部,于北纬24°~32°和东经102°~122°。毛竹垂直分布的幅度相当大,从海拔几米到1000m左右的地方都有生长,并随纬度、经度和地形而有变化,个别地方可达海拔1400m左右,总…
2007(5):74-74.
摘要:栽植杨树Populus,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分,改善林业生态,实现绿化达标。成材后的杨木用途很广,主要用做民用材,如用于农民盖房,用杨木做门、窗、梁、檩、柱和家具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杨木已成为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造纸、火柴、卫生筷和包装业的
2007(5):F0003-F0003.
摘要:湖北省潜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一个集科研、生产、游乐于一体的基层林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林业科学研究、用材林经营、苗木生产、生态保护与森林旅游休闲。现有科研生产基地233.3hm2。其中:林地198.3hm2,果园8.0hm2,苗圃25.0hm2,水面2.0hm2。技术人员20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