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
摘要:长防林工程是近年来张湾区惠及百姓的又一重大工程。它同时兼具着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春以来,张湾区林业局抓住造林的大好时机,对所辖柏林、黄龙、汉江、方滩、西沟、红卫、花果、大坝林场的800hm。长防林进行调苗、栽种工作。张湾区林业局认真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筹集资金调剂苗木、早翻耕苗圃地、早播种管理的“四早”工作,狠抓林业育苗管理。
2009(3).
摘要:日前,竹山县油桐产业专业合作社在该县秦古镇成立。这是由该县秦古镇10个行政自然村林农自发组织的首个油桐产业专业合作社。
2009(3).
摘要:秭归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示范县和湖北省首批启动县。该工程自2000年启动以来,8a共完成坡耕地退耕1.5万hm^2,其中生态林1.2万hm^2,经济林0.3万hm^2,涉及12个乡(镇)180个村6.8万农户。
2009(3).
摘要:襄阳区利用当前小农闲时机,掀起冬春植树造林高潮,冬季植树造林呈现五大特点:一是重视程度高。各镇坚持全员上阵,部门联动,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上阵、亲自督办。二是宣传声势大。采取电视台讲话、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植树造林意义、政策和要求。三是造林机制新。坚持从给政策、创环境、搞服务人手,在明确使用权、放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以村为主体、路段发包、收益分成、兼顾多方利益的造林新路子。四是推进速度快。各镇工作部署快、行动快、力度大,已完成10个村30km村道整地任务,植树5万株,完成四千渠40km渠道的部分整地造林任务。五是栽植效果好。本着“质量优先、整体推进”的原则,认真落实路(渠)田分家和大窝、大苗、大水的要求,实现了造林成效好、进度快的目标。
2009(3).
摘要:松滋地处鄂西南,总面积326.7万亩.其中林地104.9万亩,森林覆盖率35.3%,活立木蓄积量225万立方米。
2009(3).
摘要:巴东地处湖北西部,是长江三峡和清江水布垭两大库区的所在地.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地区,区位优势尤为重要,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巴东林业局则承担着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全力构建和谐巴东。
2009(3).
摘要:以鄂西南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恢复时期群落为对象,研究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林分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随着群落的恢复,林分蓄积量随着群落的恢复不断增加,当恢复到60 a时,林分中落叶阔叶用材树种蓄积量最高.生物量随着群落的恢复逐渐增加,但恢复过程中生物量的发展速率不是均匀的,在群落恢复前期发展较快,在后期则发展较慢.
2009(3).
摘要:笔者指出了森林生态价值计量及补偿研究方面的主要误区,提出了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计量的重要观点,对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基础价值进行了计算,主要结果如下: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总量为1 568.37亿元,年增长量为72.94亿元,其中有形资源年增长量为43.62亿元,无形资源的年增长量为29.32亿元,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价值及增量比约为1.5∶1.0.湖北不同类型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存在着明显差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四旁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森林有形生态资源是森林生态资源的物质基础.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是湖北森林生态资源的主体.社会自然经济环境对森林生态资源价值有直接影响,不同年度、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009(3).
摘要:为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资源的变化规律,选择浠水县荒坡地、农耕地、马尾松林地和农林复合地(桃树+黄花菜)4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试验测定其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土壤容重表现为荒坡地(1.57)>桃树+黄花菜(1.51)>农耕地(1.49)>马尾松(1.45);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马尾松(44.97%)>农耕地(43.70%)>桃树+黄花菜(42.82%)>荒坡地(40.52%);O~40 cm层土壤饱和蓄水量表现为马尾松(179.89 mm)>农耕地(174.80 mm)>桃树+黄花菜(171.03 mm)>荒坡地(162.07mm).不同植被类型的O~40 cm层土壤饱和蓄水量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9月>6月>3月>12月.
2009(3).
摘要:为提高百合试管小鳞茎的繁殖系数,设计了MS培养基中大量元素的不同用量、NAA和蔗糖不同浓度共15种培养基配方,培养百合无根试管苗.从试验结果看:1/2 MS+NAA0.2 mg/L+蔗糖50 g/L配制的培养基,对小鳞茎数量增加和直径的生长效果最好.
2009(3).
摘要:对小丑火棘连续2 a在武汉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抗性表现,并对其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丑火棘枝繁叶茂,耐修剪;适应性强,耐高温,也较耐寒,无病虫害.繁殖容易,扦插繁殖成活率可达95%以上.是观赏价值高,发展前景很好的园林美化彩叶植物新品种.
2009(3).
摘要:经研究,确认江西现有外来入侵植物55种,分析了其区系特点、危害及其控制方法.
2009(3).
摘要:巴东位于三峡库区,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县,工程建设6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笔者对该工程的建设效益作一客观评价,以指导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
2009(3).
摘要: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改变,而基因表达却发生可遗传的改变.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如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基因沉默、核仁显性和休眠转座子激活等.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是调节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笔者对植物甲基化的特征和表观遗传作用研究进行简单的叙述.
2009(3).
摘要:笔者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我省地理特征和生态现状,就我省林业生态体系布局和建设措施谈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2009(3).
摘要:笔者在调查与分析湖北省优良种苗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良种应用率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措施,供同仁参考.
2009(3).
摘要:笔者在总结林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效,分析了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潜力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供同仁参考.
2009(3).
摘要:退耕还林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十分艰巨.笔者提出了组织、政策、机制、技术、资金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达到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的.
2009(3).
摘要:笔者通过对通山县油茶资源和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针对该县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2009(3).
摘要:武汉市新农村建设村湾绿化作为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2 a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级林业部门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工作的薄弱环节.笔者试图从村湾绿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的对策.
2009(3).
摘要:食用菌生产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江夏区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发展食用茵生产的一些建议.
2009(3).
摘要:罗田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是"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全县板栗基地面积达到6.67万hm<'2>,常年板栗产量4万t,年板栗系列产值5.5亿元,板栗是罗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笔者调查分析了目前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板栗产业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再上1个新台阶提供参考.
2009(3).
摘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9(3).
摘要: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味道鲜美,口感脆嫩,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平菇栽培工艺简单,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变废为宝,产量高、周期短、效益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2009(3).
摘要:杞柳 Salix purpurea.L.var.multiveris Mat-sum.,落叶灌木,枝条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可以用来编织各种器物.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是我国"杞柳之乡",早在百年以前,阜南县沿河滩上即广种杞柳,发展柳编生产,如今阜南柳编制品更是驰名中外.
2009(3).
摘要: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俗称知了,是常见的刺吸桂花 Osmanthus lour.、樱花Cerasus serrulata、木兰 Magnolia L.、白兰Mich-elia alba DC.、柑橘 Citrus reticulata Blume、板栗Castanca mollissima Blume、柳 Salix L.、桃Amygdalus L.等多种园林观赏植物汁液的害虫.若虫在土中刺吸植株根部汁液;成虫在枝干上刺吸树液危害花木.
2009(3).
摘要:板栗Castanca mollissima Blume有机物的积累与磷至关重要.磷在板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中起着生理生化的调控作用.其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的物质转化、能量转化、信息转化都离不开磷的参与.因此,磷是板栗植株体内物质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