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RS与GIS的浠水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010(4):1-4,25.

      摘要 (3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RS与GIS的支持,通过影像遥感解译获得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并运用GIS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模型,研究浠水县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换特征。根据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计算浠水县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改进了传统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发现各用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从而达到根据经济发展要求来适当调整各类用地结构比例关系的目的。

    • 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类型及功能与生态重建

      2010(4):5-9.

      摘要 (4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包括原生植被、人工植被两大类,其中人工植被缓冲带又包括森林、林农复合系统和农田缓冲带;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具有保水固土,过滤径流,提供生物栖息地,防浪护堤,改善长江水文状况和美化滩地环境,丰富人文景观等现实与潜在功能;分析提出了生态重建的总体目标、原则(可持续性,自我恢复,分类重建,调整反馈)与步骤(信息系统建立,系统诊断与评价,规划设计与生态重建,长江保护与流域可持续发展)。为滩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长江流域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湖北省森林环境价值的计量

      2010(4):10-13,17.

      摘要 (4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森林是国家建设宝贵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北工农业生产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自然环境的改造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采用中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规范》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一、二类清查数据及样点调查监测数据,对湖北省森林环境的价值进行了计量。结果为森林吸收大气污染物价值为64.87亿元/a;滞尘价值为309.06亿元/a;降低噪音价值为16.50亿元/a;改善小气候价值为0.45亿元/a。

    • 红花木莲繁殖技术与抗污效能的研究

      2010(4):14-17.

      摘要 (1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红花木莲播种、扦插、组织培养及HF、SO2吸收能力的研究,探讨了红花木莲的繁殖技术及抗污效能。结果表明:各基质配比,发芽时间和发芽率均无明显差别,但幼苗在腐质土:红土(1∶1)的基质上生长快且良好;采用激素处理扦插穗条,能促进生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以种子为外植体,初步建立了红花木莲的组织培养体系;同时,红花木莲对以SO2和HF为主的混合大气污染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尤其对大气中的硫污染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

    • 不同林分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0(4):18-20,60.

      摘要 (3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有机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土壤的持水性能和植物营养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土壤的缓冲性能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采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内桉树、马尾松、杉木、阔叶混、针阔混5种主要林分下的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范围在2.06~291.64t/hm2之间,各林分类型B层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阔叶混〉桉树〉杉木〉针阔混〉马尾松。并对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的碳汇功能提供参考。

    • 帽儿山地区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2010(4):21-25.

      摘要 (5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东北林业大学试验林场)为研究区,利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调查采样数据和GPS测量技术,建立了从Landsat TM影像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与地面实测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统计回归模型。然后再从众多统计模型中按照各自的相关系数(R)和确定系数(R2),选出反演LAI的最佳模型。

    • 湖北麻城杜鹃古群落遗传多样性研究

      2010(4):26-30,63.

      摘要 (4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麻城杜鹃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古杜鹃原始群落,它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北麻城龟山景区的杜鹃古群落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14个多态引物共检测到18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4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9.1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70 8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289 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47 5,表明该景区杜鹃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 康乃馨脱除斑驳病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010(4):31-33,49.

      摘要 (27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对康乃馨进行脱除斑驳病毒培育无毒苗的技术研究。试验表明:用0.3mm茎尖接种,在MS+BA0.7mg/L+NAA0.1~0.2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0%;在MS+BA0.8mg/L+NAA0.2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率为74.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有芽5.9个。在MS+BA2.0mg/L+NAA0.3mg/L和MS+BA2.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增殖倍数6.5~7.4;在1/2MS+NAA0.01mg/L+IBA0.05mg/L上诱导生根率为90.0%;降低培养温度、增加光照强度及培养基中加入20万单位青霉素可减轻玻璃苗现象。经汁液传染试验检测,组培苗脱毒率为65.0%。

    • 油桐嫁接技术研究

      2010(4):34-35,38.

      摘要 (422)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得到湖北十堰地区油桐嫁接的最佳时期和最佳方法,本试验在十堰林科所试验基地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景阳桐作为嫁接接穗,秋季采用方块芽接、盾形芽接和带木质部盾形芽接,春季采用带木质部盾形芽接和侧芽枝接的办法进行嫁接,结果表明:4种方法中带木质部盾形芽接成活率最高,春季3月中旬可以达到66.67%,且春季3月中旬嫁接平均成活率最高为52.22%,,其次为3月下旬,平均成活率为40.56%,而秋季嫁接平均成活率只有30.00%。

    • 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狩猎场规划与管理研究

      2010(4):36-38.

      摘要 (4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森林生态旅游、狩猎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林区狩猎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主要狩猎动物为野猪和山兔等。为使该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拟在郧西三官洞林区规划建设狩猎场。作者对狩猎场的可行性、功能分区、猎期和猎取量以及狩猎场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为我省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将推动我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 湿心材研究进展

      2010(4):39-42,57.

      摘要 (3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对国内外湿心材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概述,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杨树湿心材未来研究方向。国外对于湿心材研究对象包括多种树种,研究的内容涉及湿心材的形成、湿心材中的细菌、液体和气体、湿心材的特征和湿心材检测等方面。我国湿心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杨树是我国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今后应该加强杨树湿心材病原、抗性育种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探讨

      2010(4):43-45.

      摘要 (4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0年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出台了《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在湿地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后,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进行解读;同时对比有关规范,对新提出的总规要点进行诠释。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 浅议湖北林业科技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0(4):46-49.

      摘要 (2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林业已进入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林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促进林业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林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分析了湖北林业科技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林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路和对策。

    • 城市森林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0(4):50-53,74.

      摘要 (3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森林建设尤为重要。通过高速人类、社会、森林之间的关系,促使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者简述了城市森林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存在的5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未来城市森林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福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探析

      2010(4):54-57.

      摘要 (2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本底调查和补充调查,福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10科265属412种,按其药用部位将其分全草(株)类、根类、茎类、叶类、其他类等5类;分析当地野生药用植物区域特点,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建议,旨在为更科学更规范地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竹集成材家具开发探讨

      2010(4):58-60.

      摘要 (3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竹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竹类种属约占世界的1/3。竹集成材有优于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加工,又低碳环保。开发竹集成材家具不仅降低了木材的消耗,而且使竹林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竹集成材家具的开发设计要突出竹材的自然本质,突出个性化和信息化;同时,应大力开发复合型材料的健康型家具,走拆装式自装配板式部件标准化生产道路。

    • 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现状与今后研究重点探讨

      2010(4):61-63.

      摘要 (3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茶传粉昆虫以大分舌蜂和油茶地蜂等野生蜜蜂提高坐果率最佳。国内对油茶传粉昆虫研究较滞后,目前在传粉昆虫生物学特性,引放技术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笔者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为传粉昆虫资源筛选、引放技术、释放后的效益评价等方面,供同行参考。

    • 浅谈校园绿化设计

      2010(4):64-66.

      摘要 (278)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绿化增加了国土绿化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同时也增强了大家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笔者论述了校园绿化的意义和原则,对校园各部位的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同仁参考。

    • 红叶石楠网袋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2010(4):67-67,71.

      摘要 (3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是从蔷薇科石楠属中选育的杂交种,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色而得名。其红叶鲜艳持久,萌芽性强,具有多次抽梢萌发能力,耐修剪,可根据园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树形,在园林绿化上用途广泛。

    • 夷陵区茶杉混交型生态茶园建设与探讨

      2010(4):68-69,73.

      摘要 (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夷陵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茶区生态化建设,并将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杉Cunning lanceolata(Lamb.)间作、茶栗Castanca mollis-sima Blanco间作等作为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主要经营模式来抓。近10年来,投入上千万资金扶持茶区生态化建设,目前已成林的混交茶园达0.33万hm2。

    • 恩施市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初报

      2010(4):70-71.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恩施市林业局在舞阳办事处天池岭建油茶采穗圃8hm2。1采穗圃选址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结合恩施市油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将采穗圃园址选在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的天池岭,圃地权属为舞阳办事处集体所有,地势平缓、集中连片,有利于经营管理,

    • 山茱萸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010(4):72-73.

      摘要 (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茱萸Cornus of ficinalis Sieb.原产于我国,是1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在世界上分布比较稀少。果肉入药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治神经和心脏衰弱症,誉为"红衣仙子"的美称。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直接影响山茱萸的生长发育。受害植株,枝条枯、叶片焦、果实脱落、使其产量低、质量差,

    • 野生茅栗高接换种后的夏季管理技术

      2010(4):74-74.

      摘要 (2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野生茅栗高接换种已成为山区人民增产增效重要途径,为使高接换种后的栗园早成林、早结果,达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因此对新改造栗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管理。

    • 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2010(4):F0003-F0003.

      摘要 (1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位于江夏区郑店街莲花桥村,占地面积近300亩,毗连107国道,其主要功能是对苗木种子进行隔离试种,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该苗圃自成立以来,严把苗木种子捡疫关,依托先进设备和优良技术,精心培育了不同规格的桂花、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紫薇、美人梅、黄金槐、香花槐、广玉兰、黄玉兰、白玉兰、杜英、樟树、合欢、栾树等40余个品种的绿化苗木,本苗圃长期为广大客户提供多品种、多规格、安全、健康的绿化苗木,欢迎各界朋友莅临、惠顾。

    •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2010(4):F0004-F0004.

      摘要 (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是全省林业科技推广的龙头单位。近几年来。“中心”集中力量主攻油茶采穗圃良种采穗圃、育苗基地和示范林建设项目。单位全体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和研究,掌握了油茶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和轻基质无纺布容器生产技术。在全省独树一帜,居国内领先水平。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