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
摘要:摘要:设计OPT、OPT-N、OPT-P、OPT-K和CK共5个处理的施肥试验,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油茶植株高生长,并使地径增粗、茶果增产。同时在对现有油茶林地土样中N、P、K大量元素及有机质含量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该林分影响植株高、地径生长、油茶产量的主要因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施肥方案,使肥效达到最大化。
2011(2).
摘要:摘要:为提高桂花繁育技术,笔者用APT生根粉不同浓度对日香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4种处理浓度对桂花扦插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200 mg/L最好,150 mg/L次之,100 mg/L及50 mg/L生根率低。因此桂花扦插繁育用200 mg/L APT处理浓度最好。
2011(2).
摘要:摘要:为控制杨扇舟蛾的爆发危害,保护杨树健康生长,利用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进行了杨树杨扇舟蛾的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在杨扇舟蛾2-3龄低龄期进行施药,对害虫击倒率高,速效性较好,对杨树生长安全。
2011(2).
摘要:摘 要: 分子标记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遗传标记形式,凭借其可靠有效等优点,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杜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种质鉴定、遗传变异测定、以及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杜鹃属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2011(2).
摘要:摘要:介绍枣树脱除MLO的理论依据,茎尖组织培养和热处理后茎尖培养2种常见脱除MLO的组织培养技术,阐述症状观察法、电子显微镜法、荧光染色等几种枣树脱毒苗检测方法。
2011(2).
摘要:摘要:通过对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了解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现状、地位及特点,发现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破坏程度以及野生牡丹种质资源濒临灭绝的原因,为今后开展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011(2).
摘要:摘 要:笔者分析了京山县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经济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政策与体制不健全;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差等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产业政策与体制;加大扶持力度、作好市场需求预测;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科学规划产业合理布局;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京山县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京山县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11(2).
摘要:摘要:对郧西县“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总结。根据郧西县情,分析了“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郧西“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措施。
2011(2).
摘要:摘要:为了及时掌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制订科学有效的监测防治措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多种效益。笔者充分利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建立固定标准地、设置长期监测点、确立专职监测员,多次进行抽样调查和疫情普查。摸清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生活习性,为监测防治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现状实际,拟定了系统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控防治对策,从而对全市森防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和林业经济的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2).
摘要:摘要:笔者通过对人工割除、建设生物隔离带、计划烧除及化学除草等防火线建设方式比较,筛选出比较适宜的方式进行建设,以提高防治森林火灾发生的能力,从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的机率。
2011(2).
摘要:摘要:根据武汉市的地被植物大量使用1,2年生草花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生花卉的优势,从武汉市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多年生花卉在武汉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2011(2).
摘要:摘要:城市绿地具有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环境保护、城市防灾、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美化环境等作用。通过绿地生物量、碳汇量、释氧量、降噪效益、滞尘效益、调节温度效益、涵养水源效益、保土量效益计量对黄冈市城区绿地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对其价值具体量化,为森林价值补偿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黄州城区最优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的种植比例为55:15:20:10。②绿地释氧、调节温度效益在黄州城区占有很大比重。③黄州城区绿化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011(2).
摘要:Abstract: Wuhan forest resources design and survey in 2009(the Eleventh Five-Year Forest Inventory for short) studied on which established the volume and digital models of subcompartment for angle gauge free forestry measure by authors. Based on reducing the investigation cost and increas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we investigated fast and precisely for forest volume to innovat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explore the feasible way.
2011(2).
摘要:摘要:笔者在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北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情况,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后河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其中Ⅰ级7种,Ⅱ级18种,分别占湖北省分布的54.4%、87.5%和47.4%; ②采用优先保护评价体系对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排序,其结果与《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结果有所不同,属Ⅰ级保护的有5种占总数的20%;属Ⅱ级保护的有16种,占总数的64%;属Ⅲ级保护的有4种占总数的16%。③该评价体系对25种植物的评价与分级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它们在后河保护区受威胁状态和优先保护顺序,对该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1(2):0-0.
摘要:摘要:为了修正实践中林地期望价法对林地资产评估过高的现象,笔者将机械设备的修复费用法、房地产的假设开发法和成本法以及异龄林的收益现值法与其对比分析。发现评估过高的价值中,含有投资后无限期内林地增值收益和投资者的合理利润。由此推演出资本构成分成法,修正了林地期望价法。
2011(2):0-0.
摘要:摘要:马褂木等各5个优良地理种源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建设中推广应用造林。通过对造林地土壤监测表明:采用桤木、马褂木等阔叶树种造林后,林地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2011(2):0-0.
摘要:摘要:不同砧穗芽苗砧嫁接效果各异,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茶良种繁育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设置8个试验组合,以得出更好地砧穗组合。结果表明:带种籽芽接砧木成活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7.08%和76.04%,芽接带籽与否成活率差异不大,穗条叶片是否剪切对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带种籽芽接砧木与穗条半叶抽梢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0.00%,带籽芽接与不带籽芽接和根接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