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
摘要:摘要:在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鄂州市环东梁子湖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该区森林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相关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时在综合比较不同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计算各群落的综合生物多样性值并进行排序,是对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的积极探索。
2011(3).
摘要:摘要:为了了解马尾松人工林林隙内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比较了不同年龄及不同大小林隙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不同林隙内土壤除全K外,都体现出了明显的表聚性;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加,林地土壤的pH值由于硝化作用增强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是因为林隙内草本植物的增加,土壤中N,P,K的变化比较复杂,总P与水解性氮含量也表现为增长的趋势;林隙大小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元素并没有显著影响,pH值随林隙面积的减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容重随林隙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而土壤孔隙度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加,表现为明显增加的趋势。
2011(3).
摘要:摘 要:笔者通过对比桉纯林与桉、相思树混交育林对地力、林木生长量、生物存量的影响,进行了桉与固氮树混交的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桉与大叶相思树混交造林,对林分土壤表层的养分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也加速了速效钾的生成,但对林分土壤中速效磷的影响不明显。在有机物含量上,如果林分凋落物能够保留,则土壤中的有机物会保持一定量的增长,保证林木生长的需要。桉与相思树混交造林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大面积桉纯林造林引起的地力衰退现象。
2011(3).
摘要:摘要:通过对将乐县6a生樟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工林生长指标来看,不同坡位樟平均胸径生长量和平均树高生长量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从林分生物量来看,下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高,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樟林分总生物量最低;就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不同坡位樟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均表现为干>枝>叶。从平均木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率来看,樟不同坡位均表现为骨骼根>中根>粗根>大根>小根>细根。
2011(3).
摘要:摘 要:通过系统分析比较内部收益率、社会基准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利率的异同后发现:用成本法对森林资产的评估,其折现率应该设定为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用收益法对森林资产的评估,其折现率应该设定为行业基准收益率。
梅辉 王 莉 宋兆建 王 维 张献华 陈冬玲 何玉池 蔡得田
2011(3).
摘要:摘 要:为掌握人工诱导四倍体毛泡桐保持多倍体特性情况及毛泡桐截干再生特性,笔者以5a生四倍体及二倍体毛泡桐截干再生苗为材料,对截干再生苗的倍性、出芽数、生长速率、叶片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毛泡桐截干再生苗能很好地保持其多倍体倍性,相对于二倍体来说,出芽数较少,生长较缓慢;气孔增大,气孔密度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光合速率增大。叶片形状二者也有很大差异,四倍体为锯齿状卵圆形而二倍体为全缘五边形。另外,嵌合体很少见,显现了组织培养诱导多倍体的优势。而且多倍体毛泡桐节间变短、叶圆厚和花增大的特点很有利于园林观赏乔木花卉的培育。
2011(3).
摘要:摘要: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含水率。
2011(3).
摘要:摘 要:无刺枸骨具有较高的生态和观赏价值。本实验以带芽新梢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配方、培养方式以及移栽和扦插基质等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刺枸骨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或B5)+BA3mg/L+IBA0.1mg/L (或NAA0.1mg/L)+3%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则以试管外扦插生根为好,其基质配比为河沙:壤土=5:5。
2011(3).
摘要:摘 要:笔者通过对刺槐不同的播种量,不同播种时间及覆地膜与不覆地膜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在水肥条件好的育苗地播种量1.5~2.0kg/666.7m2是较为适宜的。②中原地区春播的时间,以3月下旬~4月12日播种亩产标准苗率较高。③ 覆膜播种,亩产Ⅰ级苗率较大田条播提高57%。
2011(3).
摘要:摘要:为丰富湖北果品市场,扩大大樱桃栽培区域,2007年春笔者从郑州引进一批1a生大樱桃嫁接苗,在湖北十堰进行引种栽培。通过比较大樱桃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概况、引种大樱桃物候期和引种地与原产地大樱桃花芽分化情况和部分果实品质,得出了湖北十堰地区可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引种大樱桃。
2011(3).
摘要:摘要: 枫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重要优良乡土树种和速生丰产造林树种。本文从种源、育苗造林、群落分布、材性、淹水、灭螺等方面总结了枫杨研究进展情况,对枫杨培育和综合利用以及开展枫杨的速生丰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2011(3).
摘要:摘要:鉴于当代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林业碳汇的发展无疑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笔者简要论述了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湖北省开展林业碳汇的优势和前景,分析湖北省发展林业碳汇应注意的问题,并探讨湖北省开展林业碳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2011(3).
摘要:摘要: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其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和固碳功能,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湖北省情就湖北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林业在湖北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论述。
2011(3).
摘要:摘要: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笔者对咸宁城市道路、公园、公共绿地、住宅区和学校等绿地的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有彩叶植物51科98种,以乔木和灌木居多,其中最常见且最多的有香樟、桂花、紫叶李、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和红花檵木;园林应用方式主要为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丛植、列植、群植和片植。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彩叶植物在咸宁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并在引种、选择和应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1(3).
摘要:摘要: 笔者在对兴山县的核桃资源分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县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核桃产业升级的主要对策及发展方向。
2011(3).
摘要:摘要:在深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兴山县石漠化的现状及其成因和治理措施,并相应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建议,为促进兴山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1(3).
摘要:摘要:湖北省于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至2006年止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86.0万hm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但目前存在部分工程建设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少数农户粮食不能自给等问题,亟待采取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补植补造、发展后续产业等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真正做到“退得下、保得住、不反弹”。
2011(3).
摘要:摘要: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现代林业的发展。笔者分析了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对现代林业建设的意义,介绍了林业调查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种类,提出加强其管理的基本路径,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