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
摘要:摘要:将鄂西北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森林类型,在系统调查样地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碳含量的基础上,对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鄂西北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75.812 t·C·hm-2,各层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层(110.130 t·C·hm-2)>乔木层(48.278 t·C·hm-2)>灌木层(15.187 t·C·hm-2)>枯落物层(2.217 t·C·hm-2),各层分别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62.64%,27.46%,8.64%和1.26%。天然林不同林龄碳密度排序为近成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
2013(2).
摘要:摘要: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优良观赏枫香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2份不同枫香单株叶片样本中提取DNA,设计适应枫香的ISSR扩增正交体系优化实验,筛选出19条ISSR引物得到127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4.01%。再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似度分析,发现除4号和11号样本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度0.83外,其他样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61~0.79,清楚的显示其优良种质的遗传差异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2013(2).
摘要:摘要:日本落叶松直径服从Weibull分布,本研究编制了直径分布预估概率表;其形状参数C取不同的值时,其分布曲线形状类型即不同,当1.8<C<3.1时,分布图形为正偏,中小径阶的林分为多数。
2013(2).
摘要:摘要:通过对全国10省(区、市)25个华山松种源32年选择研究,首次取得了对华山松种源研究的大量系统数据,确定了适宜种源,为宜昌市发展华山松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最适宜昌山区造林的是重庆城口和贵州威宁的种源,现实遗传增益比湖北巴东种源材积提高38.8%;比其它23个种源平均值材积提高23.3%;比25个种源平均值材积提高21.4%。
2013(2).
摘要:摘要:对32个杨树品种冠幅与胸径比例关系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存在极显著差异,107杨、鲁山杨、W46杨、95杨、895杨等5个品种具有生长快和冠径比小的优点。冠径比在品种选择和密度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3(2).
摘要:摘要:以10年生对节白蜡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季节、基质及管理方式等对比试验,开展对节白蜡的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节白蜡1年生枝条大田扦插宜在夏季进行,选择沙壤土做基质,并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
2013(2).
摘要:摘要:经过对引进的‘龙枣’、‘磨盘枣’、‘羊奶枣’、‘孔府酥’4个特色枣树品种的物候期、枝条年生长量和结果情况的连续3年初步观察,这4个枣树品种可以在武汉正常生长结果,但‘孔府酥’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结果大小年现象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2013(2).
摘要:摘要:为丰富湖北林果市场,本研究从1999年开始引入山东沾化冬枣、山西临猗梨枣、陕西雪枣等鲜食枣果在湖北孝昌县进行引种栽培[1]。通过比较沾化冬枣等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概况、适应性、丰产性及果实品质,得出了在鄂北低丘岗地、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山东沾化冬枣表现最好,山西临猗梨枣、陕西雪枣要差些[2]。
2013(2).
摘要:摘要:本研究研制了基于以太网的房间温度,湿度,烟感度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境参数检测仪和远程监测软件,在需要监测的环境中安装环境参数检测仪,在远程监测计算机上安装远程监测软件,在监测软件上发送环境参数采集命令给环境参数检测仪,环境参数检测仪收到采集命令,采集所在环境的温度,湿度,烟感度数据,发送给监测软件。在远程监测软件上还可以管理和维护整个环境参数检测仪网络,基本实现了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
2013(2).
摘要:摘要:悬铃木方翅网蝽是危害悬铃木的入侵害虫。在网室内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苗木落叶进度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接虫密度对悬铃木苗木的落叶进度影响明显,高密度接虫和高密度危害能加快叶片脱落,且受害苗木叶片加速脱叶的关键期在9月下旬,但高密度接虫和高密度危害并未降低悬铃木苗木的生长高度和生长粗度。
2013(2).
摘要:摘要:随州曾都区现有银杏古树1 443株,树龄低于400年的占绝大多数,一、二、三级古树数量的比例为1∶2.10∶1651。雄株特别少,且受人为破坏严重。银杏古树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当地一道特殊的景观或标志,管理养护粗放,亟待加强。本研究从加强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角度提出了初步建议。
2013(2).
摘要:摘要:对浙江省慈溪市乡土树种进行了调查整理,得到65种(含变种)蓝果和黑果类绿化观赏树种名录,隶属25科39属,其中慈溪新记录16种,隶属9科13属。分析了树种的地理分布、果实颜色、果熟期和果实观赏性等,并以园林观赏、生态防护、滨海盐土造林、断面边坡覆绿、水湿地绿化和其它用途的分类方式,对各树种的用途进行归类研究。最后列举了4种树种的性状和利用价值。
2013(2).
摘要:摘要:针对风景园林教学与设计过程中在空间分析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高清晰度卫星影像软件Google Earth的突出优势与强大功能,从风景园林教学与设计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该软件在风景园林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勾勒出Google Earth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构架,以期为景观规划师提供技术支持。
2013(2).
摘要:摘要:基于京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总结了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一些具体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和措施。
2013(2).
摘要:摘要:生物群落是特定空间特定环境下不同生物种群的集合,它是基于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在种群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进化中逐渐形成的。由于受生物因素(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干扰、和空间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存在、组成及结构都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断的变化着。
2013(2).
摘要:摘要:为了解十堰市绿篱的主要种类及应用情况,笔者踏查了十堰市大部分绿篱使用地区,总结了该市绿篱使用种类及主要类型,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2013(2).
摘要:摘要: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分析,结合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际,对于如何依托生态优势,谋划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
2013(2).
摘要:摘要:林下经济是一种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对于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湖北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13(2).
摘要:摘要:丹江口市林下经济发展是带动市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根据林下经济的概念、特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针对丹江口市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措施。
2013(2).
摘要:摘要:实现林业现代化,良种是重要基础。日本落叶松是中国北方及中北亚热带高山区项目造林、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具有速生、材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随着国家各项重点项目工程的实施,良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根据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对中国南方地区日本落叶松良种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日本落叶松良种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3(2).
摘要:摘要: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中国近年来在多个城市广泛开展了绿道系统建设,但尚无完整的经验可循。目前,中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较少考虑到与生态系统、文化、产业的结合。笔者以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绿道为例,分析阐述了后官湖绿道的特点与功能,并就如何提升绿道文化品味、发展绿道产业进行了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