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
摘要:摘要:为了对江汉平原引种的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适应性及生长状况早期评价,本研究对3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苗期二级筛选试验,对32个滇楸雄性不育系进行了1年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滇楸二级筛选试验中各无性系间地径和树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重复间差异不显著。32个贵州滇楸雄性不育系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为江汉平原进一步引种和选育滇楸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3).
摘要:摘要: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的3个种21个种源5年生(包括苗龄2年)云杉试验林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活率和保存率、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均表现出欧洲云杉最好,最优良种源是5号和6号种源,其立木单株树高比其它2个种平均树高提高24.7%。
2013(3).
摘要:摘要:针对油茶林低产的问题,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低改技术措施对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增产效果因低改措施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以处理A(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土壤垦复+平衡施肥)的改造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371.4%。
2013(3).
摘要:摘要: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宜昌黄杨的生存和繁衍,通过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对宜昌黄杨的生物学特性,引入地土壤质地、抗寒性、生长量、病虫害及区域适应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前期的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宜昌黄杨在三峡植物园能正常生长发育,4年生苗木平均苗高41.0 cm,平均地径1.7 cm,冠幅29.0 cm2,已开花结实,可作进一步观测试验,为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就地保护奠定基础。
2013(3).
摘要:摘要:采用杨树覆膜扦插育苗技术, 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杨树成活率提高了12.2%;1年生扦插苗的地径生长量和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9%和15.5%;苗木出圃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其中一级苗提高了10.9%,二级苗与对照大体相当,三级苗则降低10.6%;采用该技术育苗每666.7 m2生产成本降低了220元,而收入则提高了1600多元。
2013(3).
摘要:摘要:为了给湖北乡土树种红椿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湖北恩施的6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1年生实生苗木进行了生长量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红椿家系间当年生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表现较好的是红椿2和3号家系。本研究取得的苗期生长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恩施红椿种源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可为今后武汉周边地区发展利用红椿提供良好借鉴。
2013(3).
摘要:摘要:通过对油茶果的特性分析,并根据油茶果壳为木质化特点,当油茶果进入剥壳区域后机器对其进行柔性挤压,从而达到壳、籽分离的目地。本文中提出的油茶剥壳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参数,通过试验样机的验证可以满足实际生产及后续加工要求。
2013(3).
摘要:摘要:针对2010年和2012年豫南部分区域出现了罕见的杨小舟蛾灾情。为掌握杨小舟蛾灾变规律,通过连续多年的总结及近3年来的数据比较分析,采取野外调查及室内观察方法,掌握了发生特点及规律,即该虫在驻马店一般以第2代危害最重,成灾时间主要出现在7月份。本研究从气候条件、防治时机选择、树种等因素分析了成灾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2013(3).
摘要:摘要:草履蚧是鄂北襄州区杨树的主要害虫,自2009年首次在该区鄂西北防护林带发现以来,成自北向南初步蔓延趋势,该虫以刺吸树木的汁液为食,造成树木的衰弱甚至大片枯死,给林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本研究通过近几年实地观察、探索与实践,对草履蚧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提出加强虫害动态预报或预警,结合抚育管理,深翻林地,以破坏虫卵越夏和越冬场所,降低虫口密度,并采用阻隔带的绑贴物理防治方法配合化学防治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2013(3).
摘要:摘要:为探讨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的性行为及近亲繁殖回避机制,2008年4~11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人工投食猴群的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邀配行为次数在性别间差异显著,雌性多于雄性。雌性邀配成功率在年龄间差异显著,成功率顺序由高到低为:成年、青年和少年。交配过程中有其它个体的干扰,干扰形式有4种类型,不同干扰类型的成功率差异显著。雌性存在多次邀配行为,此行为可提高邀配的成功率。性行为的成功率相对较低,表明川金丝猴的交配目的不仅限于繁殖。
2013(3).
摘要:摘要:针叶树作为全球重要的用材及生态树种,因其基因组巨大,一直以来基因组相关研究进展较慢。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及投入的增加,从ESTs数据库的构建及基因家族分析、非编码小RNAs、转录表达谱、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组关联分析及QTL定位等研究方向对几种重要模式针叶树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叶树种基因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针叶树基因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3(3).
摘要:摘要:阐述了武汉市三环线园林绿化的现状,从苗木长势、景观效果、施工作业等方面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与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其稳定持续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3(3).
摘要:摘要:通过对十堰市核桃基地的实地调研,结合对当地林业部门和林农的问询调查,摸清了十堰市核桃生产现状,总结了阻碍核桃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现状、形成快速发展局面的对策和建议,为十堰市以及湖北省其它核桃产区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2013(3).
摘要:摘要:在调查咸宁市城区竹类植物资源及应用形式的基础上,从园林绿化的角度,阐述竹类植物在咸宁的应用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2013(3).
摘要:摘要:开展森林资源监测,准确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是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针对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完善监测体系的几点建议,旨在实现现阶段森林资源监测的新需求。
2013(3).
摘要:摘要:阳新县历史悠久,古树资源丰富。以阳新县古树普查资料作为基础,展开展全县古树鉴定与核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阳新全县的古树资源,阐述并分析了阳新县当前古树的保护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
2013(3).
摘要:摘要:丹江口市林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本文总结分析了丹江口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与对策。
2013(3).
摘要:摘要:简要总结介绍了建始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主要措施,对建始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3).
摘要:摘要:通过深入分析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和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转变保护观念,节约、珍惜森林资源等保护森林资源的高效措施。建议充分利用灌木、藤条及萌生枝条,野生非木植物等资源来发展当地特色经济。
2013(3).
摘要: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国有林场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累积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有林场改革要全面铺开,国有林场改革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湖北省国有林场现状,依据国家和省有关国有林场改革的政策、结合其他省份在国有林场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湖北省国有林场改革进行了探讨。
2013(3).
摘要: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绿色植物的作用和绿色校园的理念出发,打造健康向上的“绿色校园”,通过调研,提几点建议。
2013(3).
摘要:摘要: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本文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全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与措施。
2013(3).
摘要:摘要:基于郧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郧西林业下一步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