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
摘要:摘要:本文研究施肥对5年生紫薇生长和开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幼龄紫薇地径及冠幅生长影响不显著,对苗高生长有显著影响,施肥后,紫薇营养生长综合指标OD值的从大到小的次序为PK>NPK>NP>CK>NK;不同施肥处理间紫薇花序宽、花枝比、着花数有显著差异,但施肥对花序长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施肥后紫薇开花质量综合指标OD值的从大到小的次序为NP>NPK>CK>NK>PK。总体来看,施肥对紫薇开花特性的影响大于营养生长,P是影响该地幼龄紫薇营养生长及开花质量最主要因素,NP和NPK处理对幼龄紫薇生长及开花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2014(1).
摘要:摘要:为了科学防治杨树湿心材,本研究对湖北省不同品种、年龄、栽植密度及立地条件的杨树湿心材发生情况和致病微生物开展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杨树湿心材发生十分严重,湿心材严重程度除了受到遗传控制外,还受到立地、气候等环境条件协同影响。湿心材成因复杂,杨树自身生理因素、病原微生物及外界环境均对杨树湿心材形成有影响。
2014(1).
摘要:摘要:砷污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砷对植物生理活动低促高抑的影响及植物在不同砷价态下的生理响应;阐述了As(Ⅲ)、As(V)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外排机理,着重探讨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类、植物螯合肽(PC)、谷胱甘肽(GSH)等对砷的响应机制,为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4(1).
摘要:摘要: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两种典型林分(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储量调查分析和枯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得到不同林分类型下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灌木林枯落物储量大于常绿阔叶林(32.42 t·hm-2>25.48 t·hm-2),灌木林最大持水量大于常绿阔叶林(2.30 mm>1.36 mm,5.76 mm>2.96 mm),灌木林平均吸水速率大于常绿阔叶林(1.60 mm·h-1>0.86 mm·h-1,4.02 mm·h-1>1.61 mm·h-1),灌木林日均蒸发量小于常绿阔叶林(0.22 t·hm-2<0.47 t·hm-2)。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枯落物的保水性能均比较好,但灌木林要高于常绿阔叶林。
2014(1).
摘要:摘要:为了利用抽提试剂优化测定油茶籽的含油率,本文选用石油醚(沸点30~60 ℃)、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等5种试剂分别对油茶籽进行抽提试验。结果表明:除乙醇外,石油醚、正己烷、丙酮、氯仿均可作为测定油茶籽含油率的抽提试剂;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的回收率高于石油醚,均为90%左右;正己烷、氯仿的抽提时间最短,为6 h,但正己烷的价格高于氯仿;综合考虑,氯仿的抽提效果最好。
2014(1).
摘要: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是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比较了两者的生物学特征、化感作用、入侵途径与传播机制。前者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后者仅以种子繁殖,但结实量更大;它们的植株水提液都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但前者更显著;两者都可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但后者适应性更强,扩散更快,分布更广。
2014(1).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栽培的6种槭树的物候期表现,地径、树高、冠幅、耐热性、抗寒性及种子繁殖出苗率等的观测与统计,研究其在武汉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三峡槭、元宝槭、红翅槭、飞蛾槭、血皮槭等5种槭树在武汉地区生长迅速,病虫害较少,种子繁殖成苗率高,适合引种栽培;金钱槭由于耐热性较差,不适合在武汉地区引种栽培。
2014(1).
摘要:摘要:本文针对丹江口湖北库区坡耕地化学农药及面源污染等问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库区坡耕地化学农药使用与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提出了库区坡耕农药污染阻断途径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库区坡耕地农药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
2014(1).
摘要:摘要:彩叶树种以其丰富的色彩可较好地提高城镇绿地建设的品位,展现城镇园林绿地的景观多样性,因此,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景德镇市彩叶植物的种类及应用现状的调查,提出在今后的园林建设中应增加乡土彩叶植物的应用,扩大彩叶乔木树种的引种,并加强对彩叶树种的养护管理。
2014(1).
摘要:摘要: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近年来,洪湖湿地保护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保护区抢救性保护、依法管理、生态恢复、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效,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但是,在洪湖保护区新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寻找办法加以解决。在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保护区过去的工作成效和现状,重点对保护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对策,以便于实现未来目标。
2014(1).
摘要:摘要:当前中国的很多国际重要湿地面临着退化和损失的威胁,必须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本文根据典型性、通用性、可量化、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选出如湿地面积、水量、地表水水质、主要保护物种数、水鸟种群数量和植被覆盖变化率等作为湿地生态预警指标,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生态预警指标的评估办法,提出各级生态预警的响应机制,确保及时对湿地生态状况的变化做出响应,以保证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的稳定。
2014(1).
摘要:摘要:本文在了解全省湿地现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湖北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现状,并对湖北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思路进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2014(1).
摘要:摘要:本文记录了大九湖湿地自1960年起半个世纪以来的曲折发展历程,由40多年的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转变到近7年的保护与开发并重,逐步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再现这一转变过程,反映出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发展利用的一种科学方式方法。
2014(1).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竹山县柳林至洪坪公路穿过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植被调查,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评价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对公路建设工程将带给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做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措施。
2014(1).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对湿地保护的深入关注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更好地发挥湿地保护效益,成为湿地保护者新的课题。本文立足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际及周边地区经济现状,着力探索生态旅游、文化、自然渔业、天然采集、有机种植、特色驯养、低碳加工等7大适于促进保护区发展的绿色经济产业模式,并提出产业发展实践方式,为全省、全国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2014(1).
摘要:摘要:近年来,禽流感疫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文简述了基层林业站在禽流感防控监测中的作用,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层林业站应该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对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监测水平。
2014(1).
摘要:摘要:基于ArcGIS10.0在林业工程项目的调查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总结了先进经验,为推广ArcGIS10.0软件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让林业管理者更好的对林业进行管理和决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4(1).
摘要:摘要:本文结合县情林情,对湖北省保康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加快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都市襄阳后花园建设提供生态保障。
2014(1).
摘要:摘要:造林补贴是为提高全社会造林积极性,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实施的一项试点项目。该项目实施涉及对象多,范围广,组织实施难度大,检查成本高;资金兑现程序多、苗木费用收取难。为确保造林成效和资金兑现符合政策,本文简要总结介绍了建始县造林补贴试点实施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2014(1).
摘要:摘要:近年来随州核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深入调查该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和优势,对于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和想法,以期为随州核桃产业健康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14(1).
摘要:摘要:为充分利用林地、山地、耕地资源,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产业,通过近5年来的组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党委政府决策、林农专业合作、龙头企业带动、银行林权抵贷、部门配套服务 “五位一体” 的组织发展模式,推动该县核桃产业迅猛发展。
2014(1).
摘要:摘要:安澜园是清代的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考证,追溯了该园的历史变迁和形成的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分析了全盛时期此园的空间格局与其景观构成要素,使这座当时的著名园林重新被大家所认识,对于今天研究清代的私家园林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研究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有很大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