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江汉平原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

      2014(5).

      摘要 (6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通过连续3年试验监测,对江汉平原5种典型杨- 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幼林农林间作不仅能促进杨树生长,还可以获得明显经济效益。不同间作模式收益及影响杨树生长有差异,综合效益较好的模式有: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和杨树+玉米+小麦。

    • 湿地松采穗圃修剪促萌技术研究初报

      2014(5).

      摘要 (6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试验针对湿地松采穗圃的修剪高度、修剪时间、施肥量3个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采穗圃穗条的萌芽时间和修剪时间、修剪高度有关,修剪时间早,萌芽较晚,保留母株高度越高,萌芽时间越早;采穗圃母株的修剪高度对穗条的数量有显著影响,以12cm的修剪高度获得的穗条数量最多;采穗圃的修剪时间对穗条长度有显著影响,3月22号修剪的母株萌发的穗条最长;采穗圃的修剪时间、修剪高度、施肥量对穗条粗度均无显著影响。

    • 杉木无性系规模化组培繁育技术研究

      2014(5).

      摘要 (6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为了建立高效的杉木规模化组培快繁体系,以杉木未木质化的春梢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 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茎段萌发和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未木质化的春梢茎段,剖开后匍匐放置于培养基上,腋芽容易萌发,最佳初代培方式为MS+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转到MS+6-BA0.8mg/L+NAA0.3mg/L继续培养,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8mg/L+NAA0.3mg/L,无根无菌植株采用常规扦插方法生根,可 成功培育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

    • 36个油茶优良单株综合评价及主要性状分类

      2014(5).

      摘要 (5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负荷量图,对36个优良单株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及性状分类。结果表明:①3年平均冠幅产量与干出籽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果形指数与鲜出籽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鲜出籽率与干出籽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更好的前10个,分别是:qc7、qc1、mc1、ha6、ha1、qc10、mc12、qc9、ha2、mc2;③将8个主要性状分为3类,分别为出籽率因子、产量因子和果实因子。

    • 湖北省板栗林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研究

      2014(5).

      摘要 (5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对湖北省板栗主产区林农习惯施肥调查结果表明:板栗生产中钾肥用量极少,磷肥用量偏低,而氮肥相对较多。应用GPS定位,采集湖北省28个县市板栗产区土壤样品112个;以常规方法分析了各土样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有效N、有效P、有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结果表明:湖北省板栗产区80%左右以上的土壤pH及土壤有效N含量适宜于板栗生长,但5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低于15 g/kg,生产中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和采取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较低,其低量比率分别为56.3%和73.11%,生产中应多施用P、K肥料。

    • 五倍子蚜虫研究进展

      2014(5).

      摘要 (6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五倍子蚜虫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其开展各项科学研究。随着科技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五倍子蚜虫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五倍子蚜虫分类、遗传多样性、协同进化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

    • “生物导弹”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效果

      2014(5).

      摘要 (5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生物导弹”学名“松质·赤眼蜂杀虫卡,为了对马尾松主虫进行可持续控制,在荆门市利用“生物导弹”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8天后,平均出蜂率达到90.8%;48天后,防效最佳,平均防效达到86.9%。

    • 分子标记在我国红豆杉科保护植物中的应用

      2014(5).

      摘要 (5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简述了我国红豆杉科保护植物的种类,对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红豆杉科保护植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对红豆杉属植物在遗传多样性、分类学、性别鉴定、特定性状的连锁标记、分子标记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指出了今后分子标记应用的重点。

    • 湖北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2014(5).

      摘要 (7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通过对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及文献检索,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地理成分。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33科496属939种。区系组成中,在科的层次上,Compositae为保护区内含植物种类数最多的科;在属的层次上,Polygonum为含植物种数最多的属,种的层次上,Fraxinus hupehensis为保护区内绝对优势植物,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从保护区的最低海拔到最高海拔均有分布,并多区域形成群落。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拥有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科级水平的12个类型,属级水平的15个类型,各类热带成分共164属,占总属数的37.44%;各类温带分布类型(不包括中国特有分布)共264属,占总属数的60.27%,植物区系偏重于温带性质,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保护区内特有性较突出,有中国特有分布有10属,特别是大洪山南麓区域特有种—Fraxinus hupehensis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分布于京山县和钟祥市接壤的大洪山余脉伸入部分形成的低山高丘类型地区。

    •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2014(5).

      摘要 (7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为掌握闽北地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以福建省松溪县362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算每个样地林木单株年均生长量;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组间差异显著,马尾松组间差异极为显著,阔叶树各龄组年均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核桃桑盾蚧试验

      2014(5).

      摘要 (5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应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核桃桑盾蚧越冬代成虫期和第一代若虫期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桑盾蚧成虫没有杀灭作用,但对下一代若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00,200,400倍液喷雾防治控制效果分别为86.17%,74.57%和6425%,在生产中应用以100倍液效果最好;在若虫期施药对若虫的杀灭效果非常明显,500,1000,1500,2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5.65%,95.4%,84.34%和65.94%,其中500,1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了95%以上,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1000倍液浓度为宜。

    • 樗蚕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2014(5).

      摘要 (4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 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 二年生红花油茶嫁接苗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2014(5).

      摘要 (5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通过对2年生红花油茶嫁接苗株高和地径生长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2年生红花油茶苗株高、地径生长分布表现为正态分布,苗木优势个体在早期已表现出遗传分化,1年中苗木株高在6月初和10月初、地径在6月中旬和10月中旬分别有一个生长高峰期,且存在线性关系,为苗木培育管理提供借鉴。

    • 毛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2014(5).

      摘要 (5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生材含水率、线性干缩率、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能,对其加工应用的影响,笔者以2~7年生毛竹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材的生材含水率、气干干缩率(弦向、径向、纵向)和全干缩率(弦向、径向、纵向)随着竹龄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从基部到梢部竹材的生材含水率、线性干缩率均减小;竹材线性干缩率弦向>径向>纵向。竹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均随着竹龄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尤其是3年生竹材的这些物理力学性能与2年生差异显著,但3年后生竹材差异不大;从基部到梢部竹材的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逐渐增加。综合考虑毛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竹林的经济效益,适合采伐的是3年后生竹材,锯截之后的竹材也应根据部位不同进行区分,以便于加工应用过程中合理利用,提高产品的理化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

    • 环境水样CODcr测定方法中催化剂的改进研究

      2014(5).

      摘要 (7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用MnSO4作催化剂高温消解法测定环境水样CODcr,探讨了催化剂选择及用量、混酸的用量、氯离子对测定结果影响,结果表明:选择50g·L-1MnSO4溶液0.20mL,硫酸/磷酸(5:1)混酸3.00mL进行测定,其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Cl-浓度低于500mg·L-1对测定结果无干扰,无需添加有毒的硫酸汞作掩蔽剂,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样品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3.8%(n=5),加标回收率为96.1%~101.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环境水样COD的测定。

    • 水生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2014(5).

      摘要 (6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水生植物研究对于多个领域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更清晰地展现近年人们对水生植物的研究动态,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不同水生植物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及其效果,综述水生植物在鸟类栖息地和迁徙过程中所起作用,以及新技术在水生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等水生植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详述了水生植物的定义,总结了水生植物治理污水的有效的方法,为水生植物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城市河道的生态与景观治理

      2014(5).

      摘要 (4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城市河道硬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石板衬底和浆砌护岸让各地的城市河道发挥了治水功能,但是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被大大削弱。本文从生态学和景观学角度出发出发,提出治理河道应考虑营造多元化的生物群落,还要合理配置绿化树种和水生植物,使河道“活起来”、“美起来”。

    • 汉江堤防林营建现状与管理对策

      2014(5).

      摘要 (5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文总结了汉江堤防林的营建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汉江堤防林的更新改造、经营管理和提高其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 英山县茶叶产品的发展与品牌创建

      2014(5).

      摘要 (4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文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对英山县茶产品的地域分布、产量的提升以及名优茶产品的产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英山县的特色茶叶品牌对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的积极作用。进而对英山县茶叶品牌创建的举措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 中龄林、近熟林的评估方法探讨

      2014(5).

      摘要 (4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中龄林、近熟林林分稳定,评估时经常采取收获现值法和市场成交价比较法,但其计算复杂、取价因素不好把握或是现实市场条件不允许,应用不方便。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中龄林、近熟林林分可以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进行评估。

    • 黄陂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

      2014(5).

      摘要 (6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农民增收、生态增效、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其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2002年国家开始全面展开规模宏大的退耕还工程,黄陂区自2002~2011年连续10年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8万hm2,其中坡耕地还林0.49万hm2,现已进入成果巩固和效益发挥阶段,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黄陂区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的后期效益情况,通过实地踏堪、抽样调查和查阅相关部门资料、走访农户等方法,围绕林地的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为加强和改进有关退耕还林政策提供参考。

    • 保康县核桃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4(5).

      摘要 (3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文结合保康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核桃产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保康县核桃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 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5).

      摘要 (5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随县是食用菌生长适宜区域,食用菌的生产和出口在中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调查分析了随县生产食用菌的基本情况及其与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关系,提出了下一步发展食用菌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