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
摘要:摘要:以崇阳毛竹为研究对象,在毛竹生长较好的林分内进行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对笋体出土与毛竹幼竹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毛竹在正常情况下的出笋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持续35d 左右。在出笋期间,各天出笋率和退笋率均服从正态分布。从笋体出土到地径生长停止为止,地径生长期约为25d,表现出“S”生长节律。从笋体出土到毛竹竹高生长停止,毛竹高生长期约45d,比地径生长期长约20d,毛竹幼竹高生长过程出现昼夜节律,其竹高生长过程符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可将幼竹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笋体出土期(第1~13d)、幼竹较快速生长期(第14~25d)、幼竹快速生长期(第26~35d)及幼竹形成期(第36~45d)。毛竹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如地径与胸径为线性相关, 地径与竹高以及胸径与竹高均为幂函数相关。依据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提出了维持毛竹林分可持续经营相应的生产技术。
2017(2).
摘要:摘要:研究了5种套种模式(油桐+玉竹、油桐+黄精、油桐+桔梗、油桐+麦冬、油桐+石蒜)下油桐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相同套种模式不同土层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套种模式间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在不同时期也存在一定差异。套种黄精、玉竹和麦冬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比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套种麦冬土壤容重降低率最大达18.23%,套种黄精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毛管持水量不降反增,最大增加率分别为3.32%和25.57%。
2017(2).
摘要:摘要:采用配对样地法对广西连栽杉木幼林不同栽植代数(一代林G1、二代林G2)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进行了土壤特性的分析研究,为连栽杉木人工林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全N、全P、水解性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2+、有效Fe、有效Mn含量均表现为G2>G1,根际土(R)>非根际土(S),而土壤全K含量则反之。杉木连栽对林地土壤养分状况、酶活性和微生物具有一定影响。土壤酶活性表现为G2>G1,根际土(R)>非根际土(S)。无论是在根际土还是非根际土,土壤微生物优势种均为细菌,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表现为G1>G2;栽植代数增加,细菌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下降,而放线菌所占比例则有明显增加趋势。
2017(2).
摘要:摘要: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1993、1998、2002、2005、2009、2013 六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湿地环境、湿地景观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993~2013年湿地健康状况均为亚健康状态。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健康评价结果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状态,在1998年和2005年健康状况处于低水平状态,2005年以后,城市湿地公园建立后健康状况逐渐好转。
2017(2).
摘要:摘要:2016年7月19日至7月20日太子山境内普降特大暴雨。受其影响,太子山林场管理局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引种的彩叶栎类试验林严重受积。为对引种的彩叶栎类抗涝性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今后引种栽植作一些合理化建议,灾后,2016年8月16日对试验林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研究。发现彩叶栎类各树种之间抗涝性有极显著差异,与各树种适应性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琴叶栎、松江白栎受涝灾影响最少,最抗涝。沼生栎、美洲白栎抗涝性最差。分析中还发现,叶色受影响与涝灾至死相关性极弱或没有显著关系,有些叶大部发黄以至焦枯,但不致于彻底死亡。在以后引种栽植这些彩叶栎类时应根据栎类抗捞性特点考虑选地适树问题。
2017(2).
摘要:摘要:为掌握黄花倒水莲播种育苗的最适条件,以黄花倒水莲当年采收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播种方式,研究播种密度、覆土基质及覆土厚度等因子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状况的影响,分析各处理对出苗率、苗高及基径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育苗的不同处理之间,黄花倒水莲的出苗率、苗高及基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各因素影响效果,采用播种密度为125~165粒·m-2、覆土基质为火烧土∶红心土=2∶1、覆土厚度为2.0~3.0cm为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面积内合格播种苗的质量与产量。
2017(2).
摘要:摘要:山桐子对土壤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在湖北省的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和秦巴山区等地均有分布。山桐子在用材绿化、医药保健,特别是作为食用油研发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同时,针对开发利用山桐子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2017(2).
摘要:摘要:以2003年4月16日的TM\ET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了湖北麻城市境内杜鹃分布信息,分析了麻城杜鹃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坡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麻城市的野生杜鹃主要分布于海拔600~900m的范围内,海拔越高,杜鹃的覆盖率越大,是海拔900 m以上山地的优势物种,60%以上的杜鹃分布在坡度15~35°的范围内,南坡分布的比例多于北坡,表明本地杜鹃趋向于分布在高海拔、陡坡度的南坡。
2017(2).
摘要:摘要:荆门地区具备红豆杉栽培的气候环境条件,从树种配置、苗木选择、土壤管理、整地栽植、抚育管理、栽植密度、病虫防害等方面入手,摸清了红豆杉栽培的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可为其他相似生境的栽培提供参考,同时对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17(2).
摘要:摘要:细菌性黑斑病是核桃上重要病害之一,且发病情况逐年加重。为了寻求一种绿色、广谱、安全、高效的杀菌剂控制病害发生,采用不同浓度2%宁南霉素水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宁南霉素水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达到63.3%,持效性好,对核桃安全且对于核桃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2017(2).
摘要:摘要:通过对核桃长足象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3,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建议列入全国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
2017(2).
摘要:摘要:本研究基于多元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湖北省2010年林地落界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处理平台,解译出湖北省2012年林地分布图,得到2010-2012年湖北省各市州区的林地间动态转移矩阵,并结合全省各市州区的8个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对湖北省2010~2012年林地变更情况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人口(X8)是导致有林地变更(Y1)和其他林地变更(Y4)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第一产业总值(X3)是导致疏林地变更(Y2)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第三产业总值(X5)是导致灌木林地变更(Y3)的主要社会驱动力。(2)在对有林地变更进行主成分分析中,命名城市发展因子F1(受国内生产总值X2、第一产业总值X3、第二产业总值X4、第三产业总值X5、基础建设投资X6主要影响)及农村发展因子F2(受年末总人口X1、农村人均年收入X7、农村人口X8主要影响),得到有林地变更模型为Y1= -0.644F1+ 0.742F2。从该模型可知有林地变更面积与城市发展成反比,与农村发展成正比。
2017(2).
摘要:摘要:文章以福建省松溪县渭田镇吴村村为例,探讨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矢量地形图转换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再以DEM为基础获得林业区划小班的平均坡度并与林业小班数据库相关联的方法与步骤,同时重点分析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矢量地形图的提取方法以及地形转栅格中DEM分辨率对坡度计算精度的影响。
2017(2).
摘要:摘要:“互联网+”是信息化最新发展形式,将有力助推林业信息化建设。本文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在湖北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互联网+是湖北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湖北应借助“互联网+”顺势而为,全面推进“互联网+”湖北林业建设,为引领湖北林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2017(2).
摘要:摘要:在对宜昌市林业局相关业务科室、部分所属单位及各县(市)林业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全市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探讨宜昌智慧林业发展思路、总体构架和建设方法,并就宜昌智慧林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2017(2).
摘要:摘要:林业科研项目一般具有研究周期长、区域性强、范围广等特点,这也为科研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调查了湖北林业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做好档案管理,提出了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2017(2).
摘要:摘要:在武汉市花卉苗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从供应现状、需求情况、销售产值、产品结构、经营实体、销售量、主要苗木价格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花卉苗木的供需与销售状况,探讨了当前武汉市花卉苗木市场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准确定位与确立优势、打造自主特色品牌、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标准化实施进程和继续推进多功能苗圃建设等科学发展武汉市花卉苗木市场的途径和对策。
2017(2).
摘要:摘要:恩施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许多道地药材享誉海内外,但是当前本州中药材产业化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在分析了恩施中药材背景资源的基础上,对开发为产业化的主要中药材种类进行统计和调查,并实地到相关企业、GAP基地和农户进行典型调研,以查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揭示了恩施州中药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恩施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试给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该区中药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恩施州中药产业的进步发展。
2017(2).
摘要:摘要:湖北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大、范围广,森林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结合旅游景区相关规划理论方法,讨论湖北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相关规划设计,从森林公园规划原则、服务区布局、景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线路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建议,为公园进一步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2017(2).
摘要:摘要:通过对地被植物在三门峡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进的方法措施,并对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2017(2).
摘要:摘要:使用无人机航拍图片、MapInfo Professional 7.0及Adobe Photoshop CS 5软件绘制种子园工作步道图,可以克服传统绘制方法受天气影响、用时长、工作量大、精准度不高等许多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图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