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地理 空间点位分布制图

      2018(6):1-5.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依据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湖北省调查数据与本地区 实际情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确定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目 的植物物种实地调查信息和 Arc GIS矢量图层 进行叠加套合方法,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 的物种进行地理空间点位分布制图 。结果表明,湖北省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 74种(另加 1个变种),依据野外实地调查基础数据制作了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 的物种地理空间点位分布图,分别不同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目 的物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生态环境状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 福建君子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2018(6):6-8.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福建君子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详细调查和大量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其蕨类植物的科、属组成,分布区类 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种类丰富;②优势科明显;③科属分化程度不高;④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 的区系特征。

    • 三峡植物园植物区系组成与分析

      2018(6):9-13.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 2016~2017年对三峡植物园范围内 356. 13hm2 林地开展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共采集植物标本 878号,调查结 果显示:三峡植物园共有维管植物 145科 400属 786种,其中蕨类植物 22科 26属 38种,裸子植物 8科 27属 41种,被子植 物 115科 347属 707种 。 区系分析表明:33个优势科中,百合科等主产温带或温带分布或含温带成分分布的科有 22科,表 明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且具有过渡区域的特点 。属级水平上,世界分布 171属 , 占全部属数的 45. 7%,表明种子植物区系 分布相对集中,成分较为单 一 。有各类珍稀濒危植物 74种,蕨类植物 22科 26属 38种,金钱松属(pseudolari儿) 、喜树属 (camptotheca)等单种属植物以及细辛属(Asarum) 、半夏属(pinellia)等药用植物,通过引种抢救保护,物种丰富度正不断 提高。

    • 宜昌市运河公园园林植物调查及分析

      2018(6):14-1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运河公园的植物调查 。结果表明,宜昌运河公园主要园林植物现有 74种,其中大小乔木 18 种 , 占总数的 24. 4%,灌木 10种 , 占总数的 13. 5%,草本 33种 , 占总数的 44. 6%,藤本 4种 , 占总数的 5. 4%,竹类 9种 , 占 总数的 12. 1% 。并对公园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对公园的改造及发展提出建议。

    • 庐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植被动态变化格局分析

      2018(6):17-20.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 RS、GIS和景观分析工具 , 利用 1992、2015年 LAndsAt TM/ OLI影像计算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 对 庐 山 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 并利用景观指数按增加、减少和无变化 3 种类型模拟变化格局 , 并不同功能区的 植被动态及其变化格局的空间分异性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植被基本保持稳定并得到改善;核心区的植被稳定 类型主要集中于中心 , 增加类型聚集在区域边缘;缓冲区的植被动态呈现出了 一定的集聚特征;实验区受附近村庄和旅游 等人为活动影响 , 稳定性低、变化幅度较大、增加与减少共存。

    • 鄂西南七姊妹山两种泥炭藓湿地土壤 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

      2018(6):21-2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助于从土壤肥力角度了解湿地土壤的发育状况, 同时有助揭示区域碳循环过 程 。本研究选取鄂西南七姊妹山泥炭藓发育完好湿地与泥炭藓开采退化后湿地为采样点,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分布规 律及其含量的差异 。结果表明:①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 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土壤有机碳碳含量为 28. 75~377. 72g ● kg -1 ,有机碳密度为 19. 18~56. 06kg ● m -3 ;②泥炭 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水平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湿地中心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其它区域;③泥炭藓的开采使土 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小,泥炭藓开采退化后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仅为泥炭藓发育完好湿地的 31%,土壤有机碳密度为泥炭 藓湿地的 65% 。泥炭藓在固定土壤有机碳与湿地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加强泥炭藓的保护,控制泥炭藓的开采。

    • 哈茨木霉对湿地松幼苗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2018(6):27-30.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之ianum)为有益的生防真菌 , 为 了更好地将其用于湿地松幼苗的培育 , 研究了 哈茨木 霉接种对湿地松(pinuselliottii)幼苗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以及生物量累积与分配 。试验结果表明 , 哈茨木霉接种可以显 著地增加湿地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 同时显著降低气孔导度和胞间二 氧化碳的浓度 。 哈茨木霉侵染显著降低 荧光参数Y(NO)而显著提高了其它几个荧光参数 , 如Y(II)、qL、ETR、qp和F℃/Fm。 哈茨木霉不仅显著增加了 湿地松幼 苗根系生物量、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且显著增加生物量向根系的分配 。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可以用于 提高湿地松幼苗的质量。

    • 湖北大别山区板栗主要果实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2018(6):31-33.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板栗生产过程中,果实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防治难度大,近年来,板栗果实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对果实销 售品质和贮藏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在多年开展的大别山 区板栗果实虫害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控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 上,对我省大别山区栗实象、桃蛀螟、剪枝象、雪片象等板栗果实害虫的发生和防治进行分析总结,为该区板栗果实主要害 虫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 喀左县臭椿沟眶象风险分析

      2018(6):34-3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臭椿沟眶象生物学特性征及喀左县近几年发生防控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对臭椿沟眶象进行了定量分析,其 风险评估值R= 1. 52,在喀左县属于中等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其爆发成灾。

    • 银杏主要病害研究概述

      2018(6):37-38.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浙江部分地区进行调查和研究,摸清了银杏 8种主要病害的相关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手段, 旨在解决 由于银杏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病害数量、种类增多,银杏观赏效果降低等问题。

    •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 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措施

      2018(6):39-4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 ,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 被列为国 际性检疫对象 。 它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儿ylophilus)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寄生在松树体内取食营养而导致树木迅速死亡的一种森林病害 。根据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 2017~2018年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防治情况 , 提出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应做到“ 疫 情早发现、方案早制定、行动早准备”。在加强疫情监测基础上及时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 及时清除枯死木和疫 木 , 清理地被物 , 采取无公害措施和飞防林冠喷药防治松墨天牛 , 同时强化检疫 , 切断传播途径。

    • 防腐木中有效成分检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8(6):42-45.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近十几年国内外木材防腐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本文从防腐剂的防腐效果、抗流失性、有效成分检测三个 方面介绍了 国内外研究概况,并指出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旨在使人们对防腐木的检测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研究 出环境友好的复合型防腐技术。

    • 福建省传统村落研究进展

      2018(6):46-52.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筛选 1979~2017年被 cNKI 收录的相关文献 , 构成数据库 , 运用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对数据库进行计量分析 , 对福建省传统村落研究的学科分类、研究历程、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分析述评。 研究结果显示:①以 2011 年为分水岭 , 福建省传统村落的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越来越迅速;②福建省传统村落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 , 其中福建 农林大学的发文量最高;③“保护利用”、“ 空间形态”、“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与“ 文化传承”等是近年来福建省传统村落 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 福建省传统村落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 , 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 但福建省传统村落的理论创新研 究、方法创新研究和实践路径研究是今后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 随州市高新区生态产业示范区规划探讨

      2018(6):53-57.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利用最新遥感影像和林业调查成果辅助实地调查摸清规划区域的山、水、田、林、路和村镇空间格局情况下 , 定 位建设国内领先、省内一流、随州特色的生态产业示范区 。规划提出以大雁坡为核心“ 一核两带 , 八景环绕”的空间结构 , 打 造随州农业嘉年华品牌 , 以农业生态产品和嘉年华活动支撑区域生态产业发展 , 使区域产业链条由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延伸 , 用生态产业示范带动乡村游 , 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 基于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 在森林督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8(6):58-60.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森林督查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用卫片 执法的形式在全国开展的一项森林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本文旨在通过利用监督期内前后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 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和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运用 ecognition软件对督查范围内的林地进行变化检测,实现督查期内征占用 林地、采伐迹地、建设用地的自动提取,并分析这种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从而为全国森林督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 建设林业技术服务公共平台的构想 ——以湖北宜昌为例

      2018(6):61-63.

      摘要 (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林业科技服务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林业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建设 宜昌林业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必要性分析,梳理了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现状, 围绕宜昌林业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规划,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宜昌林业技术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措施。

    • “ 互联网+"时代行业职业院校教学创新之对策

      2018(6):64-66.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等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不断涌现 , 高职教学的教学场景、教学过程、 教学工具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正发生着极大变化 。行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信息化水平偏低、网络课程资源利用率低、教学 模式创新不够等问题 , 在“互联网 + ”时代 , 教学创新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学校和师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 湖北林业精准灭荒对策与措施

      2018(6):67-71.

      摘要 (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取分层抽样和典型取样的方法对湖北省林业精准灭荒所涉及有关政策和科技支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充 分肯定了精准灭荒在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出了 湖北省精准灭荒有关对策及巩固精 准灭荒成果主要措施及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作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关于新一轮退耕还林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8(6):72-73.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 决策。 2014年度以来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 略举措,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但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鄂西北的实施尚且存在着 一些阻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本文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粗浅谈论一下 自 己的看法和建议。

    • 非天保区天然林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6):74-75.

      摘要 (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天然林全面停伐的实施,面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天然林保护管理困难加大,通过分析京山市天然 林停伐实施后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对非天保区天然林的保护管理提出解决对策。

    • 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浅析

      2018(6):76-79.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楠木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但由于长期过渡开发,导致这些资源接近枯竭,建立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是保护和开发利用楠木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进行解析,系统阐 述了楠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 清江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2018(6):80-83.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清江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概况,以及森林公园上一轮规划的主要框架和执行情况,根据其建设和旅游现状, 利用园内人文及自然景观,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提出了将清江国家森林公园划为清江画廊景观区、美丽乡村建 设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珍稀物种保护区等 4大片区,再分别按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和一般游憩区划分功 能区类型的总体规划设想,并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景点设计,从而为构建人与 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打 下基础。

    • 浅谈湿地公园植物的配置应用

      2018(6):84-85.

      摘要 (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环境 日渐重视,湿地因在涵养水源、维系生态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而被社会 广泛认同。 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植物的运用是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选用植物,使其在发挥生态效应的同 时 , 创造具有地域特色、景观表现良好的植物景观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抛砖引玉,初探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植物选择及应用,为 同行提供参考。

    • 运河景观设计及休闲空间研究

      2018(6):86-87.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关键途径,运河景观带与乡村旅游有着必要的联系 。 怎样在设 计中使运河景观既有整体性,又能体现各段的特征,使它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部分是设计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本文以运河景 观设计为出发点,探讨了运河的景观设计模式、运河景观带设计方法以及运河休闲空间的主题性营造方法,提出了微观设 计应从宏观出发。

    • 竹山县森林旅游业发展初探

      2018(6):88-90.

      摘要 (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竹山县地处秦巴山 区汉水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境内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具有四 大特征即品位高,总量大,组合优良,开发难度大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大力发展森 林旅游业是依托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竹山县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就竹山县发展森林旅游 业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