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英武() 杜洋文( , ) 黄发新( , ) 徐春永( , ) 邓先珍( , ) 张国际()
2021(5):1-7.
摘要:以1 a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对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等12个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为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砧木提供合理施肥依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分别浇施0.3%、0.6%、0.9%浓度尿素溶液和对照处理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等12个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并采用相关分析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各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是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气孔限制值也是重要的决策因子,蒸腾速率是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的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具有比不施肥苗木更高光合效率,以0.6%浓度尿素溶液具有更高净光合速率;提高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限制苗木的蒸腾速率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的重要措施。
习前听( , )邢梦雪 ( , )钟丽萍 ( , )周苏杭 ( , )李凤 ( , )肖祖飞 ( , )
2021(5):8-11.
摘要:阴香、刨花楠、香叶树和樟树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用途。为阴香、刨花楠、香叶树和樟树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阴香、刨花楠、香叶树、樟树的1 a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IBA对其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香、刨花楠、香叶树和樟树生根能力差异显著,IBA能够显著促进四种樟科植物插穗生根(p<0.05),但不同树种最适IBA浓度不同。阴香、香叶树和刨花楠插穗生根最适IBA浓度为2000 mg·L-1,生根率分别为84.95%、78.26%和78.16%,根数分别为6.33、1.33和10.17,根长分别为17.90cm、4.42cm和4.32cm。樟树插穗生根最适IBA浓度为3000 mg·L-1,生根率(85.42%)和根数(9.67)达到最大。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4个树种生根效果,香叶树的隶属函数均值最大(0.56),生根效果最好,其次是樟树(0.54)和阴香(0.53),均值较小的是刨花楠(0.46),生根效果最差。
2021(5):12-14.
摘要:中国乔木树种2000余种,而乔木中优良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1000余种,但缺少真正用于大面积造林的树种,阔叶树种用于造林的比较少,针阔混交林就更少。维持森林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现代林业思想的核心。1986年,太子山林管局引进浙江楠开展试验性栽培,经过30年的初试,生长状态良好。为此,从2015年开始,太子山林管局连续引种栽培繁育浙江楠、桢楠、紫楠266.67多公顷,进行多品种栽培,探索出成熟的繁育栽培技术,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
2021(5):15-19.
摘要:为对比杉木不同种源在瘠薄土壤生长状况,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省光泽华侨国有林场、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6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 a生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土壤来自杉木林分40~60cm深的土壤,在盆栽1年分别测定不同种源苗高和地径,结果表明:洋口种源、尤溪种源和官庄种源,相对6个种源苗高生长总数平均值分别增长了5.7%、5.6%和4.1%;官庄种源和洋口种源,相对6个种源地径生长总数平均值分别增长了11.0%和0.8%。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个杉木不同种源分为3个类群,A类群是尤溪种源、洋口种源和官庄种源具有较高的苗高和较粗的地径,在低养分土壤生长较快;B类群是华侨种源和卫闽种源在低养分土壤生长中等;C类群是将乐种源在低养分土壤中生长较慢。
2021(5):20-23.
摘要:以湖北省赤壁市国有林场40块杉木人工林实测数据为例,运用随机森林方法,以胸径、优势树高、优势胸径为自变量,建立树高预测模型。首先根据随机森林的置换精度重要性筛选出建模的自变量,并确定决策树的数量和竞争节点变量数,得到决定系数R2为0.9450,均方误差MSE为2.6966的随机森林树高预测模型。利用检验数据对随机森林树高预测模型和传统树高预测模型分别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拟合效果与预测效果都优于该传统树高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可以作为有效的树高预测技术。 关键词:杉木;标准树高曲线;随机森林
徐红梅(1) 殷 涛(2) 赵 青(2) 罗治建(2) 王建敏(3) 汪如珍(3) 熊 琰(2)
2021(5):24-27.
摘要:SmalG007菌株分离自美国松材线虫体表,具有较好森防潜能。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湖北省崇阳县项目示范区大面积喷洒 SmalG007菌剂防治松材线虫,项目实施期间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王建敏() 邹军民()洪承昊() 汪勇() 孙亚军() 刘斌 () 陈亮()
2021(5):28-31.
摘要:花绒寄甲是寄生天牛的重要林木天敌昆虫,为了解花绒寄甲在林间的寄生防治效果,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卡)来寄生松褐天牛,根据松褐天牛被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019年校正虫口减退率平均值为46.20%,寄生率高于50%的占66.7%;2020年防治效果为 33.18%,寄生率为 34.91%,由此可见,释放花绒寄甲对松林松褐天牛防治效果较明显,寄生情况良好,治理区域内松褐天牛数量有所减少,对松褐天牛危害区具有较好的种群抑制效果。
2021(5):32-34.
摘要:白蛾周氏啮小蜂为美国白蛾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具有寄生率高、繁殖能力强、雌雄性比大且替代寄主易得等特点。本文旨在探索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湖北人工繁育的可能性,通过前期结果平均寄生率71.56%、平均羽化量6064.8头,可知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湖北进行人工繁育时可行的,为后期大规模繁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杨旭()姜俊() 单志超() 李小科() 吴玉琪() 吴丽虹() 翁园园()
2021(5):35-38.
摘要:采用1 m3气候箱法测试2种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以及不同处理条件对板材甲醛释放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工艺、基材结构可能是影响甲醛释放周期的关键因素,2种饰面人造板的平衡周期基本相同;封边处理可有效降低甲醛含量得释放;温度和相对湿度与板材甲醛释放量呈正相关,空气交换率与板材甲醛释放量呈负相关。
吕海燕( ,,)李大卫( ,,)田华( ,,) 费早霞( ,,) 钟彩虹( ,,)
2021(5):39-43.
摘要:根据软枣组培苗生产实践的资料数据,以年生产 100 万株软枣组培成品苗的规模进行其生产成本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组培育苗整个生产成本包含材料费、水电费、人工劳务费、基建折旧、设备折旧5个部分,单株成本为1.635元。从整个成本结构中分析,劳务、基建、材料三项占主要部分,其中劳务费占总成本的 31.07%,基建折旧费占比29.66%,二者占据了总成本的60.73%的占比。通过成本核算分析,为降低软枣猕猴桃组培规模化育苗中的生产费用提供依据,并将为研究猕猴桃其他品种组培育苗成本提供借鉴,最大限度的促进研究与生产的结合。
2021(5):44-47.
摘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系统地掌握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动态变化、管理效果和发展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加强湖北省湿地保护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下,我们研究了国内外主流的几个湿地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包括7项湿地状态监测指标和9项影响湿地状态因子的湖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指标体系,以期规范、统一湖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日常监测工作。
欧文慧() 汪爱玲() 王建凯() 许松() 郦希墨() 张晓伟() 韩建萍() 张卫华() 李静() 史梅容()
2021(5):48-55.
摘要:采用野外湿地样方调查及结合文献资料,选择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湖北远安县湿地植物多样性、区系特征、主要群落类型及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远安县湿地植物有108科264属360种,科级区系分布类型可划分为7类5种变型,以世界广布和热带分布型为主,温带分布类型较少,中国特有类型仅1科。县域范围内分布的典型湿地植物群落54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中,Patrick指数均值为18.80±5.1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15±0.39;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值为0.81±0.10;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75±0.10;Margalef指数均值为3.44±0.87。鬼针草群丛的Patrick指数与Margalef指数最低,竹叶眼子菜群丛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芋群丛Patrick指数最高,乌桕群丛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加杨群丛香农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白饭树群丛Margalef指数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为远安县及类似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湿地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021(5):56-60.
摘要:五道峡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有1646种,隶属于24目255科。其中,鳞翅目昆虫种数最多,41科420种,鞘翅目昆虫次之,46科372种。通过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分析、并与七姊妹山、后河、堵河源三个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进行比较,初步弄清了该自然保护区昆虫的区系和群落分布。
夏剑萍() 徐红梅() 卢宗荣() 杨琼() 刘力萍() 郭毅() 查玉平() 洪承昊() 张锐()
2021(5):61-64.
摘要:为提高木本油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解决低产低效的瓶颈问题,综述了油茶、核桃、油用牡丹、油橄榄等主要木本油料作物授粉和授粉技术研究现状,提出开展人工授粉、家养蜂、野生传粉昆虫相结合的授粉技术利用策略,为探索建立木本油料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依据。
张 玲() 王晓荣() 冯兰荣() 廖 舒() 王莉莉() 姜丽娟()
2021(5):65-67.
摘要:分析了目前湖北省森林康养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加强资源生态保护、完善统筹规划机制、融合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和推广示范、构建专业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湖北省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导。
罗雷() 胡文杰(,, )王亮()谢文() 曹祖荣() 张涛()
2021(5):68-70.
摘要: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天然林资源,不仅关系到林业的发展与繁荣,更关系到国家战略和民族振兴。我省自2000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虽然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给新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带来了挑战。为此,本文总结了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一段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袁传武() 张维() 罗勇() 林虎() 王怡() 曹国()
2021(5):71-75.
摘要:针对国有林场现状以及森林资源监管需求,构建了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和资源监管“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监测系统体系框架,提出了“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监测平台建设架构及建设内容。旨在通过构建立体化资源监管体系,弥补传统监管方式的不足,提高国有林场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增强国有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推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提供科技支撑。
2021(5):76-79.
摘要:以建始县2019年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成果为主要依据,阐述了建始县森林资源的现状,提炼和总结了全县森林资源的特点,并针对目前全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全县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1(5):80-82.
摘要:为了促进麻城市油茶产业更好地发展,减少造林中品种选择误区。通过对麻城市生态条件下油茶适生性和品种选择分析,提出了品种选择和配置技术,以本地早中花类型为主,科学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多品系合理配置,为油茶新造林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2021(5):83-84.
摘要:桂花是咸宁市的特色资源,保护、发展和利用好桂花资源,是咸宁面临的一项长期课题。通过对咸宁发展桂花产业面临的宏观、微观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咸宁发展桂花产业的主要对策。
2021(5):85-87.
摘要: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地相继引进多个甜樱桃主栽品种,开展引种筛选试验及系统化的甜樱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同时,长期深入本地甜樱桃种植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本地企业引进的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长表现及栽培管理情况。通过良种结合良法,为湖北省十堰市及周边地区甜樱桃品种引进、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