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6.
摘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雨洪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植物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的对 提高公园绿地雨洪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武汉市公园绿地中常见的 80种植物进行了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的测定与 分析 。结果表明: 同一种生活型的植物冠层雨水截留能力各有不同,具有强雨水截留能力的乔木有圆柏、枇杷、雪松、落羽 杉,灌木有绣球荚速、匍枝亮叶忍冬、杜鹃、木芙蓉,草本植物有麦冬、薏苡、香蒲、金门莎草 。不同生活型植物冠层截留能力 均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叶乔木的冠层雨水截留能力均值最高,而落叶阔叶乔木冠层雨水截留能力均值最低 。该研究可 为进一步筛选雨水截留能力高、适应武汉本土环境气候环境的公园绿地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徐红梅() 黄发新() 吴银波() 管兰华() 李明鹤() 李传涵()
2021(6):7-10.
摘要:北美红杉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园林和用材树种,生产上采穗圃营建受到忽视,普通采穗圃来源的插穗生根容易 产生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 。本研究建立实生幼苗埋干采穗圃、优树根接埋干采穗圃 2 种类型的采穗圃,通过统计分析, 比 较每种类型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和质量、营建难易度等特征,结果表明:①2种类型的采穗圃其单株采穗量、亩产穗条量都具 有类似的规律;②优树根接埋干采穗圃的各年度单株穗条产量、亩产穗条量都高于实生幼苗埋干采穗圃,表明优树根接埋 干采穗圃是适合我国北美红杉扦插繁殖的采穗圃类型。
2021(6):11-13.
摘要:以江汉平原杨树新品种华石 2号杨为试验材料 , 开展 5种不同密度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 华石 2号杨在 5种 育苗密度中 , 40cm × 50cm 的苗木生长量最佳 , 其次是 20 cm × 90 cm 。不 同 密度无论是一根一干 , 还是两根一干 , 密度 40cm × 50cm与 20cm × 90cm之间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在一根一干与两根一干生长期内 , 结合苗木质量等 级、育苗成本等因素 , 推荐江汉平原杨树育苗密度采用宽行窄株 20cm × 90cm模式 , 提升育苗经济效益。
安林辉() 林 虎() 任保义() 双德良() 李 莉() 肖 军() 吴云涛() 余刘舟() 陶 娟() 周亚琴()
2021(6):14-17.
摘要:为丰富栎树资源,筛选出适应湖北中部低山丘岭岗地栽培的栎树种,2015年从国内外收集引种具有代表性的 24 个栎类树种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开展生长量及适应性研究 。结果表明:琴叶栎、红皮栎、纳塔栎 MS、舒玛栎、纳塔栎 LA等 5个树种在太子山地区适应性较强;美洲白栎、南方红栎、沼生栎、月桂叶栎、水栎、国产辽东栎、大斗栎等 7个树种适应性较 差;松江白栎、琴叶栎、黑栎、红皮栎、纳塔栎 MS、舒玛栎、纳塔栎 LA、松江麻栎、小叶栎等 9个树种平均生长量较高、适应性 强,可作为该地区荒山造林用树种,其中纳塔栎 MS、舒玛栎、纳塔栎 LA秋季叶色变红,叶片留树期较长,亦可作为园林景 观用树种。
2021(6):18-20.
摘要:以浙江楠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开展轻基质容器育苗与大田育苗试验,研究在两种育苗方法下的苗木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容器育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出 圃率均高于大田育苗,比大田育苗分别增加 15. 0% 、21. 2% 、81. 3% 、84. 6% 、88. 0% 、185. 6% 、18. 1%以上;容器育苗出圃率可达 90. 2%以上 。楠木容器育苗可促进苗 木生长量,提高苗木出圃率,保障造林成活率。
2021(6):21-25.
摘要:为丰富小兴安岭地区浆果品类资源 , 引进灯笼果(黑茶蕉子)品种‘坠玉’。通过栽培试验 , 观测越冬性和物候情 况 , 并进行了生长情况调查、抗性分析、果实性状对比以及营养成分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 结果表明:‘坠玉’能很好地适应引 种区 自然环境条件 , 越冬情况较为理想 , 物候情况与审定区差别不大 , 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增长明显 , 果实连年丰产 , 钙、维生 素 C及黄酮等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丰富 , 经济价值较好 , 是适合在小兴安岭地区栽培的优质浆果品种。
罗友刚() 马协春() 王永久() 李红玉() 袁稀伟() 许敬辉()
2021(6):26-29.
摘要:在雷竹食叶螟幼虫发生期的 6月 中旬~7月 中旬,施用球孢白僵菌对雷竹食叶螟幼虫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幼 虫死亡率达到 60%~100%,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能快速杀灭幼虫并使其白僵化 。试验表明,使用白僵菌后第 2年笋期竹 笋蝇、竹笋夜蛾等笋期害虫的危害程度减轻 。该试验为生物防治雷竹害虫,生产绿色竹笋产品,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对环境 的污染,提供了实践数据。
2021(6):30-24.
摘要:以广西灵川县 1986年、2000年、2014年 Landsat 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综合运用 3S技术,分析景观格局动态 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28年来,灵川县林地、建设用地、裸地持续增加,其中建设用地增幅高达 159. 11%,农田不断减少,水 体和草地先减少后增加,景观变化主要受农林种植活动及城镇化影响 ; 1986~2014年间受林果种植规模化、城镇化面状扩 张等影响,整体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趋向于规则化,各景观类型的均匀性、异质性降低;从景观类型来看,林地和建 设用地破碎度降低,连接度增加,农田破碎度增加,趋向分散经营,水体以集中分布为主,但连接度降低,草地破碎度降低、 斑块复杂性增强,裸地趋向于集中分布。 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林果种植以及城乡开发建设等因素驱动,各 景观类型主要向林地、建设用地转移。
2021(6):35-4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 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社会上下的共识 。近年 来 ,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 , 中国乡村由于具有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多元性 , 其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表现出不同经济结构模 式和阶级人口更新等一系列的“ 乡村绅士化”现象 。伴随中国乡村绅士化的发展与推进 , 引发了 乡村绅士化进程中人 口迁 移或置换、乡村景观空间的更新与重塑、乡村经济结构模式的建设与重构等一系列问题 。本研究从中国 乡村绅士化的角度 出发 , 辨析中西方绅士化的差异 , 解释中国语境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背景与形成条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机制 , 提出相应的 建议与对策 , 以期为城市更新环境下中国乡村的转型、更新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学全( , ) 张 维() 潘 磊() 崔鸿侠() 付 甜() 王鹏程() 黄光体() 陈 强()
2021(6):46-49.
摘要:基于 2019年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重要成果 , 分析了 湖北省森林资源价值特点 ; 围绕建设好绿水青山、 保护好绿水青山和利用好绿水青山这三篇大文章 , 研究探讨了湖北省“ 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与机制 ,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 策措施 , 以供参考。
蒲云海() 刘 瑛() 刘本洲() 王盛斌() 陈 芬() 王 莉() 梅 浩() 石道良()
2021(6):50-58.
摘要:根据 2021年 8月 7 日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 了研究 。结果显示,湖北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62种 , 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的 14. 5% 。其中, 国家一级 保护野生植物 1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151种。
2021(6):59-61.
摘要:林木种质资源事关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通过阐述林木 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必要性,对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加强宣传、编制规划、体系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张 维() 程军勇() 邓先珍() 杜洋文() 李金柱() 姜德志() 向珊珊() 刘建成()
2021(6):62-65.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湖北省是我国北部油茶中心产区 。通过阐述湖北省油茶种植和产业现状,分 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促进湖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对策措施。
李 晖( , ) 王 宵( , ) 胡 静() 杨佳伟( , ) 李军章() 杨志斌()
2021(6):66-68.
摘要:竹产业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绿色资源产业,发展竹产业对于实现碳中和 目标及解决目前环境资源发展 问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因此,通过汇总湖北省竹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竹产业发展中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以此为基础,从基地建设、竹林认证、产业集群、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省内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2021(6):69-72.
摘要:湿地公园是介于 自然保护区与传统意义公园之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 自 然湿地区域,也是基于生态保护的一种 可持续的湿地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湿地资源并发挥其生态社会效益已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湖北省在湿地公园建设方面作了 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逐渐 展现出一些问题,这对今后湿地公园建设、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挑战 。为此,在系统总结我省湿地 公园建设发展成效和主要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为湖北省 自 然保护地建设与高 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1(6):73-76.
摘要: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结合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城市的发展新道路。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实现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 以典型资源型城市— 江西省德兴市为 例,对德兴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面临机遇进行分析,提出了 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的施策重点,探讨了 资源型城市开展森林 城市建设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同类型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2021(6):77-79.
摘要: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加强湿地环保教育尤为重要。 湿 地资源作为 自然教育研学活动课程的主要资源之一,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武汉湿地是特色 自然资源和城市名片,也是 自 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武汉市湿地生态保护的典型研学活动为例,分析如何在学校地理教学中开展 自 然教育并渗 透生态文明观。
2021(6):80-81.
摘要:为 了加强宜昌核桃产业整体水平,改进核桃产业体系建设 。本文从分析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出发,重 点论述了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生产经营、科技支撑、装备支持、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政策与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核桃产业发展 对策,供同行参考。
刘 波() 余 义() 龚倩颖() 郭爱文() 方炎明() 吴 杰() 陈书杭()
2021(6):82-85.
摘要:在总结咸宁市“十三五”期间国土绿化成效 , 分析推进国土绿化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 建议加强科技支撑、开展技术 培训、坚持高起点谋划、抓好“ 四个结合”, 创新经营理念、提升森林质量、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护机制 , 严格科学监管、做好“ 放管服”, 为咸宁市“十四五”国土绿化规划提供借鉴。
2021(6):86-88.
摘要:立足于当前营造林工作实践,从营造林工程绩效评价内容出发,总结了现有营造林工程绩效评价在项 目设计、项 目资金、基础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以工程建设 目标为绩效管控建设的 目标、构建覆盖全过程周期的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机制等完善营造林工程绩效评价的建议。
2021(6):89-90.
摘要:为探索大巴山北坡珙桐的实生繁殖技术,进一步为该物种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指导,采取不同催芽方法、在不同 海拔和地块进行育苗对比,结果显示两种催芽方法出苗率接近,播种当年出苗率非常低,播种后次年出苗率可达 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