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1-4.
摘要:苦郎树是一种沿海防沙固堤的半红树植物,不仅在红树林群落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叶片提取物还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本研究通过4种光响应模型对苦郎树光响应曲线拟合,计算光合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最适拟合模型,并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苦郎树光响应拟合存在差异,四种模型拟合优度均在0.996以上,苦郎树气孔导度随光合辐射增加而增加,在1800 μmol·m-2·s-1有效光合辐射下达到最大;在500 μmol·m-2·s-1有效光合辐射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胞间二氧化碳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浓度,与大部分植物的光合特性相似。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苦郎树拟合效果最佳,如何精确拟合光饱和点还需进一步研究,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宜的光响应拟合模型,为海岸生态、防风固堤和园林绿化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魏鸣() 祁雄辉() 董芳维() 何伟() 高荣敏() 李清源() 陈宝林() 张冬林() 许林()
2022(4):17-20.
摘要:摘要:以茶花品种?十八学士'和?情人节'为研究对象,在塑料大棚室温15~25℃下,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片的表皮结构。研究不同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叶片表皮结构的差异对抗旱性的影响,为茶花的栽植管护推广和造景应用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茶花叶片仅有下表皮具有气孔,上、下表皮都有不同程度量的蜡质附着物。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气孔开合及蜡质积累出现差异性变化。抗旱性较差的品种,主要通过利用蜡质的合成、堆积来堵塞气孔,降低蒸腾作用。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气孔的保卫细胞在干旱早期就启动闭合响应机制,叶片上表面的蜡质堆积程度更强,能更好的保护叶片免受光照和有害物质的伤害,说明叶片表皮结构对于茶花抗旱性强弱的决定作用较大。
2022(4):27-32.
摘要:摘要:以湘西州凤凰县2016年和2021年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基于“3S”技术提取县域尺度岩溶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石漠化状况及程度转变矩阵、动态度等指标,分析石漠化转变情况和转变速率,揭示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凤凰县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呈减轻趋势,石漠化面积减少5 367.92 hm2,占岩溶区土地面积比重由15.42%下降至11.89%;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分别减少4 804.07 hm2、798.8 hm2、250.33 hm2,整体情况向好;②石漠化土地演变类型以稳定型为主,凤凰县岩溶区石漠化情况总体是顺向发展;③石漠化土地转变主要趋势向潜在及非石漠化土地转变、严重程度石漠化向较轻程度转变,其中重度、极重度石漠化转变动态度分别为-10.44%、-18.40%。研究结果对湘西地区近五年的石漠化动态特征分析有参考意义,以期对未来石漠化综合治理方向提供支撑。
王珠娜() 胡月() 张亚昊() 佃袁勇( , ) 汪贻喜() 袁琳()
2022(4):33-38.
摘要:摘要:森林质量评价服务于森林经营决策、监督管理和验收的全部流程。为克服地面调查林分质量中存在的成本高、时效性差等缺点,基于遥感数据形成一套林分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效率,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进程。本研究以新密市2018年生长季哨兵二号数据为基础,辅以数字高程影像,构建了基于遥感影像森林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选取样本小班,然后基于哨兵影像提取植被指数、纹理指数和干扰指数三类与森林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借助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出遥感估算林分质量模型。并以基于当年小班调查数据评价的林分质量结果作为参照,检验模型可信度。最后将模型用于量化全市森林质量并提出后续经营对策。结果发现,遥感评价指标中二阶矩、对比度和方差三个指标的权重相对较大,遥感评价林分质量结果与小班数据所得林分质量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R2可达0.9861。结果表明:基于遥感数据的林分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的,该结果为大尺度区域范围森林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2022(4):43-49.
摘要:摘要: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古镇旅游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全面认识游客在古镇的游憩体验和体验满意度是推进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宁德市霍童古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核密度估算法(KDE)、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游客对霍童古镇游憩体验及满意度感知。研究表明,游客在古镇下街形成高重要性、高满意度、高密度分布的集聚性体验区域。同时,游客总体期望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游憩体验分布不均匀,其一方面原因是古镇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完善,另一方面原因是古镇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未能全面地有效传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针对古镇现有问题,综合考察霍童古镇的发展现状,为推进古镇旅游发展提供具体策略。
2022(4):65-70.
摘要:摘 要:介绍了铜仁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情况,客观评价和分析了工程建设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建设用地难、效益低、管护资金少、产业链不发达、部门联动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新机遇,提出统筹造林项目、实施提质增效、健全产业结构、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等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2022(4):84-84.
摘要:摘要:2022年2月4日,在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镇季家湖进行鸟类调查时,在湖东侧的湖中心滩涂上记录到11只白琵鹭,其中一只明显与白琵鹭不同。经鉴定为鹈形目鹮科琵鹭属的鸟类黑脸琵鹭。查阅相关文献,该种在湖北省还没有影像记录。
2022(4):86-87.
摘要:摘 要: 2017年5月3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村(30°4′38.86″N,110°36′45.94″E,海拔1089 m)的一个农户庭院中采集到1条蛇类幼体标本。正式报道了山烙铁头蛇在湖北省的分布信息,该种确定为湖北省新记录。
2022(4):88-90.
摘要:摘要:2017~2022年,项目组在湖北五峰后河、谷城南河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本底资源调查时,发现夹竹桃科黑鳗藤属的假木藤和秦岭藤属的青龙藤在湖北的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