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言( , ) 谢杰东() 何开明() 彭玉堂() 郭秋菊( , )
2023, 2(2):1-8.
摘要:以鄂西南鹤峰县鹅掌楸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分空间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和林分非空间结构 (径级结构、树高结构、重要值)的研究与分析,直观地反映其林分结构的特征,查清该区鹅掌楸种群的发展现状,为鹅掌楸 天然林的合理保护与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在鹅掌楸天然林集中生长的代表性地段建立 17个 20mx20m调查样地,进行 每木定位与检尺调查,应用 Excel2019、Winkelmas2.0软件对样地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研究区鹅掌楸 天然林中共 73个树种,鹅掌楸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生长处优势地位( =0.17),种群整体呈轻微聚集分布(为 0.56),同 时该种群在林分中呈现极强度混交状态( =0.85):种群整体径级、树高分布都呈右偏正态分布,小径级林木株数很少, 种群整体呈现稳定型一衰退型 。FSI均值为 0.82,FSD 均值为 0.30,林分空间结构为接近于理想状态(41.18%)或达 到理想状态(58.82%)。鹅掌楸天然林处于演替后期,林分结构整体上较为理想,可对处于聚集分布的林木进行适当调整, 辅以 一定人为促进更新的措施,促使鹅掌楸林分结构更加合理。
刘 华() 管兰华() 黄光体() 曹 健() 杨 寒() 胡 超() 鲍汉民()
2023, 2(2):9-15.
摘要:通过鹅掌楸属树种在湖北省的潜在分布范围分析)为该属树种造林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通过使用 Max- Ent模型和 ArcGIS10模型建立)对鹅掌楸属树种在湖北省的适宜生态分布区进行预测)并且对影响鹅掌楸属树种分布的 主导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 、MaxEnt模型高精度预测鹅掌楸属树种在湖北省的适宜生态分布区范围)重建模型的测试样本 AUC值为 0.894)训练样本 AUC值为 0.886、鹅掌楸属树种在湖北省的高适生区面积为 336095hm2 )主要分布在。鄂中 的京山市(鄂西的长阳县、五峰县、鹤峰县、利川市和恩施市 、 中适生区面积为 1 975633hm2 )重点区域为。鄂东的黄梅县、 蕲春县、阳新县、赤壁市、通山县、江夏区、通城县、大冶市、嘉鱼县、咸安区和崇阳县(鄂中 的孝昌县、大悟县和安陆市(鄂西 的竹溪县、远安县、夷陵区、建始县、咸丰县和宣恩县 、年 日最高气温 ≥35.0 ℃ 日数、年最少降水量、年平均风速、年最大 日 降水量、年极端最低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最长连续降水 日数是影响鹅掌楸属树种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 、基于 MaxEnt的鹅掌楸属树种在湖北省适宜生态分布区的预测是可行的)可靠性较高)对鹅掌楸属树种在湖北省的推广应用具 有促进和指导作用、
杨英书( , ) 胡希军() 杨 岑() 周红灿() 粟德琼()
2023, 2(2):16-26.
摘要:通过比较评价怀化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密林的质量,从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层次结构及三维绿量密度等方面 查找城市公园密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怀化及周边地区在城市公园绿地新建或改建过程中构建 生态型密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选取怀化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 40个有代表性的密林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功能和视 觉效果为准则层建立公园密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综合得 分和评价等级 。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为 I级的密林 9个,其中郊野公园 7个、城市公园 2个 。 与郊野公园相比较,城市公园 密林主要存在植物种类单 一、乡土植物比例低、乔木植物数量组成不合理:层次结构简单、郁闭度值小:乔木、灌木株数密度 小,总三维绿量密度小等不足 。针对城市公园密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部分植物过多种植、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合 理引进外来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等总体优化策略,并对城市各公园的密林提出了具体优化措施。
陈 薇() 韩建萍() 李金成() 舒启龙() 李 鹏() 李承荣()
2023, 2(2):27-31.
摘要:湿地公园是中国 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植物多样性及主要群系组成可以为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法 ,研究了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与主要植物群系类 型 。结果表明:钟祥市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计调查到维管束植物 139科 357属 510种;可被分为 2个植被型组 3个植 被型 10个群系 。湿地公园内主要分布 10种植物群系 ,分别为:菱群系、芦苇群系、莲群系、菰群系、喜旱莲子草群系、美人 蕉群系、香蒲群系、金鸡菊群系、意大利 214杨群系、狗尾草群系 。湿地公园内分布有外来入侵种凤眼蓝和喜旱莲子草 。该 研究结果可为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继坤(.) 廖春林() 周 刚(.) 向武凡() 王文凯() 乔秀娟() 江明喜()
2023, 2(2):32-40.
摘要:为 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 目 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 7~8月 )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 区鞘翅 目 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 目 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 1 969份)共收集到鞘翅 目 昆虫种类 104种)分别隶属于 28科 93属)其中新记录属 7个)新记录种 8 种 。 区系分析表明该地 区东洋种占优势)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0.58%、34.61%、4.81% 。 而多样性分析则表明该地区鞘 翅 目 昆虫群落稳定)在时间分布上 7月 的生物多样性普遍要高于 8月
任斌( , ) 鲁策文() 王田雨() 何佳凝( , ) 杨桂燕() 张美文() 南小宁() 唐天次() 徐正刚()
2023, 2(2):41-46.
摘要:洞道是甘肃鼢鼠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建洞道是改变土壤微生态的重要途径 。为 了解甘肃鼢鼠生存环境的特点以 及其与周边土壤环境的差异,本研究以陕西省彬州市韩家镇白皮松样地和永乐镇花椒样地为对象,对比分析了甘肃鼢鼠洞 道区和非洞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特征 。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活动使洞道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 加,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对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最小持水量、铵态氮和速效钾的影响存在着地 点差异 。这些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生命活动可以影响洞道环境土壤环境,可为甘肃鼢鼠的管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023, 2(2):47-55.
摘要:当前城市化背景对传统村落人文特色与地域景观的保留及延续提出了 新要求 。 以浙江省丽水市高坪乡箍桶丘 村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箍桶丘村景观基因指标体系 ,识别村落景观基因特征 ,并针对基因特征提出村落活化路径 。识别 结果显示:村落环境特征基因为"山水村田景”的自然式村落 ,环境资源丰富:布局特征基因中聚落形态和街巷布局方式多 样 ,需进 一步梳理:建筑特征基因反映明清建筑与建筑平面形态特征保留较好 ,整体村落风貌遭受侵蚀:文化特征基因仍有 延续 ,需继续挖掘突出 。 因此 ,对箍桶丘村活化提出四条路径:利用环境 ,协同资源:激活聚落 ,喜溢邻里:重塑立面 ,风貌管 控:延续经典 ,文脉传承。
祝宇航() 周晚来() 张冬冬() 林 伟() 杨 睿() 王 虹() 戚智勇()
2023, 2(2):56-61.
摘要:我国竹子种类丰富、产量大,但综合利用率较低,每年均会产生大量竹子废弃物 。利用竹子废弃物开发园艺基 质,既可缓解竹子废弃物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又可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研究从竹子废弃物基质化 利用角度,综述了竹子废弃物(包括竹炭基质、竹屑基质、竹纤维基质以及竹醋液基质改良剂)基质化利用工艺手段及其性 能,并阐明了竹子废弃物基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以期为其绿色、低碳、环保化再利用提供借鉴,促进我国园 艺基质栽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 2(2):62-66.
摘要:城市公园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 )具备雨洪管理的巨大潜力 )但在雨水资源利用方面还有待提升 。 以武汉市园林 科普公园为例 )对公园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对该园雨水利用潜力进行估算 )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基于雨水利用潜力提升的 绿地提质设计思路 )以.渗、蓄、净,为主 )旨在从经济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多方面对城市公园绿地雨洪功能提质改造 )给予更 可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意见。
赵千里() 向松竹() 任泽梅() 胡茜茜() 周志翔( , )
2023, 2(2):67-70.
摘要:神农架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中心之 一 。神农架林区拟依托珍稀植物保护园和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 作为华中国家植物园的组成部分打造国家植物园 。从神农架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保护基础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分析了 其国家植物园建设的优势,阐述了神农架植被垂直带谱、珍稀与特有植物、植物利用与保护文化及区域发展战略特色,并探 讨了该植物园的基本功能与综合功能定位,以期为神农架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华中国家植物园建设。
刘剑民() 陈 玲() 夏玉明() 蔡 玲() 万文龙() 张福安() 宋春明()
2023, 2(2):71-74.
摘要:为推进落实自然保护地优化工作,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武汉大雾 山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 723种,其中蕨类植物 29种,裸子植物 8种,被子 植物 687种(含栽培种) 。基于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大雾山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植物种类、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植物资 源特色,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
2023, 2(2):75-79.
摘要:在(.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中确定的 10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根据湖北省共分布 有 9种 。湖北省关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前期调查研究结果 ,整理并提供了湖北省 9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分布区 域及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分析了保护现状、致濒原因 ,并提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后续保护策略与建议。
2023, 2(2):80-83.
摘要:中央财政对森林抚育项 目 实行补贴政策,旨在对需要抚育的中幼龄林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优化森林 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林场职工、林农收入 。而湖北省森林抚育补贴项 目从 2010年开始,在项 目 实施中 收到 一 些成效,也存在的 一 些问题,在宣传、资金筹集、实施成本、抚育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供同行参考。
夏代刚() 彭江红() 占汝锋() 夏继涛() 王义勋() 刘力萍() 吴剑锋()
2023, 2(2):84-86.
摘要:为 了推动麻城市板栗产业提质增效,在麻城市板栗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高质量 发展要求,从推广优良品种、开展低改和病虫防治、延伸产业链、增强市场拓展能力、攻克技术难关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 麻城市板栗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借鉴。
2023, 2(2):87-90.
摘要:以服务地方林业经济为目标,针对目前湖北省林业经济现状及问题,结合高职院校 自 身 的教育培训功能定位、资 源储备等优势,分析并总结出从综合技能培养、科技产能引入、林业人才智能循环三个维度开展双创工作,为高职院校促进 地方经济的提高并完成自身内涵式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