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静怡 , 喻思璇 , 余子铭 , 关蓉 , 刘梦迪 , 张强
2024, 2(2).
摘要: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为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以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水质净化、保持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候调节、科研教育等9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方法法、影子工程方法和成本参照方法等,对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108元,单位面积价值约为275万元/hm2,其中水源供给、水质净化、调蓄水源、气候调节、旅游休闲、科研教育是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2024, 2(2).
摘要:黄精为天门冬科黄精属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药食同源植物。本文在生产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从适生条件、种苗繁育、林下种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环节,将黄精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
刘美玲 , 刘其武 , 杨相伦 , 陈鹏 , 张荣华 , 罗至柔
2024, 2(2).
摘要:掌握资源冷杉野生种群生长现状,是制定种群保育措施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样地和样方调查方法,对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种群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了现存资源冷杉种群的数量分布、适生生境、群落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胸径树高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植株数量为106株(不包括幼苗);其适生区域的海拔范围在1450~1900 m之间,适生土壤为山地黄棕壤,适宜生长温度在9.5~14.5℃之间,适生区域年均降雨量介于1218~2018 mm之间,年均相对湿度介于79.2~85.6%之间;现有种群的群落结构完整,具有明显的乔灌草分层;年龄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同种群的胸径树高差异显著(P<0.05)。结合现存资源冷杉存在的更新繁育问题,从增加种群数量、改善种群群落结构与年龄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冷杉种群的保育对策。资源冷杉的现状调查结果和保育对策,可以为南方地区资源冷杉种群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2024, 2(2).
摘要:根据湖北省2013~2022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人工林现状及面积、结构等变化动态,结果显示,湖北省人工林面积稳步增加,用材林面积大幅增长,主要树种发生演替,同时也存在着树种结构不优、生态稳定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分析人工林变化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林业发展新形势,提出开展国土绿化攻坚、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持续提升固碳能力等全省人工林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 2(2).
摘要: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森林防火阻隔带,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以及保护好森林资源的有效举措。本文通过分析黄梅县森林防火阻隔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黄梅县完善森林防火阻隔带对应的举措,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提高黄梅县森林火灾防控水平。
2024, 2(2).
摘要:为创新猕猴桃种质,以软枣猕猴桃栽培品种‘猕枣2号’为母本,以美味猕猴桃‘磨山3号’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后的未成熟胚进行胚胎挽救,分析不同胚龄和培养基对胚胎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授粉35天的未成熟胚在⑨号培养基中可同时诱导出丛生芽和胚性愈伤组织,且二者诱导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0 %和13.33 %。丛生芽在添加0.5 mg/L IB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通过杂种未成熟胚的胚胎抢救,成功获得远缘杂交后代,创制了猕猴桃新种质,为猕猴桃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2024, 2(2).
摘要:开展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秭归县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在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成效显著。本文分析了湖北省秭归县造林绿化现状及实施成效,客观阐述了秭归县在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该区域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2024, 2(2).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川省省营造林投资标准(试行)》编制的背景、技术路线、编制方法、编制过程、定额体系、主要内容,对该试行标准的适用条件、局限性作了讨论。
2024, 2(2).
摘要: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并用独立资料检验预测模型效果。结果表明:8月月平均气温、8月月最高气温、9月月最高气温、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高气温与含油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拟合得到了3个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用独立资料检验后,发现基于9月降水量(x1)、9月月最高气温(x2)和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x3)的油茶种仁含油率(y)预测模型(y=79.46-0.03x1-0.86x2-0.30x3)效果好,平均相对误差为4.6%,可应用于普通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
2024, 2(2).
摘要:人工湿地是处理不同领域复杂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植物-基质-微生物三者之间协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其中基质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日趋复杂的污染物组成对提高人工湿地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基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常用基质的理化性质、污染物去除效率,归纳了基质在人工湿地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总结并提出了人工湿地优化措施,为人工湿地构建及处理效率优化提供了依据。
2024, 2(2).
摘要:推深做实林长制,要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压实责任,持续发力,促使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为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保障。本文以麻城市为例,在系统总结林长制推行情况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深做实林长制的建议,以期为实现麻城市“林长治”提供参考。
2024, 2(2).
摘要: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quist)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植物之一。根据文献搜集和生物信息数据库,获得有效数据共325个,结合ArcGIS与SPSS相关性分析筛选获得8个气象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小飞蓬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基于MaxEnt模型预测小飞蓬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ROC曲线,AUC平均值为0.971,预测结果极好;通过刀切法(jackknife method)分析表明,最热季度的降水量(BIO_18)、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_4)、年平均气温(BIO_1)、最冷季度的降水量(BIO_19)4个气象因子对小飞蓬的分布影响最大;小飞蓬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广泛,秦岭淮河以南的各个省份以及秦岭淮河以北至辽宁省南部均为小飞蓬高适生区范围。随着气候变化,2050年小飞蓬潜在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了559 016.09km2,2070年小飞蓬潜在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了68 423.65km2。本研究结果实现对小飞蓬入侵动态预警,为进一步防范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吴消潇 , 赵千里 , 王美娟 , 杨思婷 , 廖妮燕 , 江艺蕾
2024, 2(2).
摘要: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天师栗由于叶片含有较多的多糖、多酚类物质,常常导致DNA 的提取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本研究以树龄分别为600年、50年和4年的天师栗植株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了适合于天师栗叶片DNA 的提取方法(M1),并将其与3种常见植物DNA提取方法(M2~M4)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1提取DNA的浓度范围介于207.19~488.98 ng·μL -1之间,平均值为308.42 ng·μL -1;纯度A260/A280比值介于1.90~1.98,平均值为1.93;A260/A230比值介于1.72~1.95,平均值为1.86;DNA电泳条带清晰,亮度适中,点样孔干净无污染;ISSR-PCR能扩增出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PCR产物。M1提取出的DNA在浓度、纯度、DNA条带、ISSR-PCR扩增产物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3种方法(M2~M4),适合用于天师栗叶片DNA 的提取。
2024, 2(2).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一种典型的带状绿地,其对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以2022年南昌市所遭受的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为契机,对南昌市经开区十五条主次干道绿化树种进行受害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受高温旱害影响的植株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和规律性,南北向道路植物受灾较为严重,东西向道路植物受灾情况相对较轻;(2)随着树下铺装面积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上升趋势;随着铺装透水率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下降趋势;(3)乔木个体越大、长势越好,其抗干旱能力越强;(4)对耐旱性较差、小胸径及低矮的树种及时养护。适当增加南北朝向道路的人工浇灌及管护频次。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并适当减少树下铺装的面积,以此来缓解高温干旱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
2024, 2(2).
摘要: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法与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法对采自湖北省恩施地区的2株野生真菌(样本编号: HBES1003、HBES1096))进行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依据其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该2株菌株为绒盖牛肝菌属 (Xerocomus)菌种。为进一步确定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对2株菌株样本的ITS全区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采用 NJ(Neighbor-Joining)邻接法构建出系统发育树,通过探究其与已知菌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样本HBES1003为绒盖条孢牛肝菌Xerocomus subtomentosus,样本HBES1096为黑斑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nigromaculatus。
2024, 2(2).
摘要:冰冻灾害在南方是一种不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往往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通过对武汉及周边地区城市森林在2024年2月遭遇的严重冻雨冰雪灾害情况的初步调查,从灾后森林的受灾表现探讨此次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森林植被的灾后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
2024, 2(2):1-4.
摘要:本研究以浙江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地径和苗高作为分级指标,应用平均值 ±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开展 了 1 a生实生苗的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发现标准差法计算的 I 级苗下限值偏高,逐步聚类法计算的"级苗下限值偏高;综合 确定浙江楠 1 a生容器苗质量分级标准: I 级苗地径 0. 24cm 以上,苗高 13. 0 cm 以上 ; "级苗地径在 0. 15~0. 24cm 之 间,苗高在 8. 0~13. 0 cm之间 ; I 、"级苗为合格苗,确定的合格苗木接近85%的控制率。
2024, 2(2):5-8.
摘要:以荆门市彭场林场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无性系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间结实性状 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为湿地松种子园去劣留优疏伐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 不 同无性系间球果长度、球果直 径、单个鲜果重和单株球果总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株产种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单果出种量的差异不显著 。利用单株 产种量开展优良无性系的初步选择,选出排名前 3位的高结实无性系,为现阶段优良无性系初步筛选提供依据。
2024, 2(2):9-12.
摘要:为创新猕猴桃种质 , 以软枣猕猴桃栽培品种 6猕枣 2 号》为母本 , 以美味猕猴桃 6磨 山 3 号》为父本进行远缘杂 交 , 对杂交后的未成熟胚进行胚胎挽救 , 分析不同胚龄和培养基对胚胎挽救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授粉 35d 的未成熟 胚在 ⑨号培养基中可同时诱导出丛生芽和胚性愈伤组织 , 且 二 者诱导率均为最高 , 分别为 10. 00%和 13. 33% 。 丛生芽 在添加 0. 5 mg ● L- 1 IBA的 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 。通过杂种未成熟胚的胚胎抢救 , 成功获得远缘杂交后代 , 创制了猕猴桃新种质 , 为猕猴桃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
2024, 2(2):13-17.
摘要: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 DNA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之 一 。天师栗由于叶片含有较多的多糖、多酚类 物质 , 常常导致 DNA 的提取质量不高 , 严重影响后续的分子生物学操作 。本研究以树龄分别为 600、50、4 a 的天师栗植株 的成熟叶片为材料 , 建立了适合于天师栗叶片 DNA 的提取方法(M1) , 并将其与 3 种常见植物 DNA提取方法(M2~M4) 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M1提取 DNA 的浓度范围介于 207. 19~488. 98 ng ● μL-1 , 平均值为 308. 42 ng ● μL-1 ;纯度 A260/A280 比值介于 1. 90~1. 98, 平均值为 1. 93;A260/A230 比值介于 1. 72~1. 95, 平均值为 1. 86;DNA 电泳条带清晰 , 亮度 适中 , 点样孔干净无污染;ISSR-PCR能扩增出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 PCR产物 。M1提取出的 DNA在浓度、纯 度、DNA条带、ISSR-PCR扩增产物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 3种方法(M2~M4) , 适合用于天师栗叶片 DNA 的提取。
2024, 2(2):18-22.
摘要: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普通油茶 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 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并用独立资料检验预测模型效果 。结果表明:8月平均气温、8 月 最高 气温、9月最高气温、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高气温与含油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拟合得到了 3个 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用独立资料检验后,发现基于 9月 降水量(儿1) 、9月最高气温(儿2)和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长连续无 降水天数(儿3)的油茶种仁含油率(y)预测模型(y= 79. 46- 0. 03儿1 - 0. 86x2 - 0. 30儿3)效果好,平均相对误差为 4. 6%,可应 用于普通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
2024, 2(2):23-27.
摘要: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为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 , 具有多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以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 ,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从水质净化、保持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涵 养水源、保持土壤、气候调节、科研教育等 9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方法、影子工程方法和成本参照 方法等 , 对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 。结果表明 , 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15. 4× 108元 , 单位面积价值约为 275万元 ● hm-2 , 其中水源供给、水质净化、调蓄水源、气候调节、旅游休闲、科研教育是湖北宣恩 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 。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人们更为全面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所具有的实践 作用 , 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管控及保护工作提供良好辅助。
2024, 2(2):28-34.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 城 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一种典型的带状绿地,其对高温干旱气候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 以 2022年南昌市所遭受的极端 高温干旱气候为契机,对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 15条主次干道绿化树种进行受害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受高温 旱害影响的植株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和规律性,南北向道路植物受灾较为严重,东西向道路植物受灾相对较轻 ; ②随着树下铺装面积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上升趋势,随着铺装透水率的增加,乔木、灌木受损情况呈下降趋势 ; ③乔木个体越大、长势越好,其抗干旱能力越强。 建议加强对耐旱性较差、胸径小、树高低矮树种的 日 常养护,适当增加南 北朝向道路的人工浇灌及管护频次,并适当减少树下铺装的面积,以此来缓解高温干旱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
2024, 2(2):35-40.
摘要:小蓬草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植物之 一 。根据文献搜集和生物信息数据库,获得有效数据共 325个,结合 Arc- GIS与 SPSS相关性分析筛选获得 8个气象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小蓬草的潜在适生区 。结果表明:基于 MaxEnt 模型预测小蓬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ROC 曲线,AUC平均值为 0. 971,预测结果极好;通过刀切法分析表明,最热 季度的降水量(BIO-18) 、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 、年平均气温(BIO-1) 、最冷季度的降水量(BIO-19)4个气象因子 对小蓬草的分布影响最大;小蓬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广泛,秦岭淮河以南的各个省份以及秦岭淮河以北至辽宁省南 部均为小蓬草高适生区范围 。随着气候变化,2050年小蓬草潜在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了 559016. 64km2 ,2070年 小蓬草潜在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了 627440. 30km2 。本研究结果实现对小蓬草入侵动态预警,为进一步防范工作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4, 2(2):41-45.
摘要:掌握资源冷杉野生种群生长现状,是制定种群保育措施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 。本研究采用样地和 样方调查方法,对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种群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了现存资源冷杉种群的数量分布、生 境特征、群落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胸径树高结构等方面的现状 。结果表明:湖南南山 国家公园生态区的资源冷杉野生植株 数量为 106株(不包括幼苗);其分布区域的海拔 1450~1900m,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年平均温度 9. 5~14. 5 ℃,年均降雨 量 1218~2018mm,年均相对湿度 79. 2%~85. 6%;现有种群的群落结构完整,具有明显的乔灌草分层;年龄结构存在不 合理现象,不同种群的胸径树高差异显著(P<0. 05) 。结合现存资源冷杉存在的更新繁育问题,从增加种群数量、改善种群 群落结构与年龄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冷杉种群的保育对策,为南方地区资源冷杉种群的保护提供参考。
李春霖 , 肖 强 , 张 瑛 万松胜 李双龙
2024, 2(2):46-50.
摘要:为进一步确定菌种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法与 ITS序列分析法对采 自 湖北省武陵山 地区恩施市境内的 2株野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表明:依据其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该 2株菌株为绒盖 牛肝菌属菌种;对 2株菌株样本的 ITS全区序列进行 PCR扩增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 BLaSt 比对,采用 NJ邻接法 构建出系统发育树,通过探究其与 已知菌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鉴定 。确定样本 HBES1003为绒盖条孢牛肝菌,样本 HBES1096为黑斑绒盖牛肝菌。
2024, 2(2):51-56.
摘要:人工湿地是处理不同领域复杂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已经被广泛应用 。植物—基质—微生物三者之间协同作用是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其中基质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 日趋复杂的污染物组成对提高人工湿地性能和可 持续性的基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研究综述了人工湿地常用基质的理化性质、污染物去除效率,归纳了基质在人工湿地处 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总结并提出了人工湿地优化措施,为人工湿地构建及处理 效率优化提供了依据。
2024, 2(2):57-61.
摘要:天麻废旧菌材的丢弃和低效处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火灾隐患等问题 日 益突出,高效利用研究迫在眉睫 。本研究分 析了天麻废旧菌材的主要来源和特点,探究了天麻废旧菌材的利用及研究现状,并从生态修复利用、生物质燃料和绿色复 合材料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为天麻废旧菌材进一步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 2(2):62-66.
摘要:根据湖北省 2013—2022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人工林现状及面积、结构等变化动态,结果显示, 湖北省人工林面积稳步增加,用材林面积大幅增长,主要树种发生演替,同时也存在着树种结构不优、生态稳定性不强等问 题,通过分析人工林变化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林业发展新形势,提出开展国土绿化攻坚、推进森林质量提升、 持续提升固碳能力等全省人工林发展的对策建议。
付 甜 , 胡 琦 来德安 辜忠春 戴 薛 杨佳伟 , 庞宏东 唐 岚
2024, 2(2):67-70.
摘要:冰冻灾害在南方是一种不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往往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通过对武汉市九峰 国家森林公园在 2024年 2月遭遇的严重冻雨冰雪灾害情况的初步调查,从灾后森林的受灾表现探讨此次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森林植被的灾后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
周高峪 王 松 李 源 辜忠春 戴 薛 , 王晓荣 , 李冰冰
2024, 2(2):71-74.
摘要:造林绿化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 区和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在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分析了秭归县造林绿化现状及实施 成效,探讨了当前秭归县造林绿化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旨在为今后该区域科学地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2024, 2(2):75-78.
摘要:推深做实林长制 , 要在“林”字上精准发力 , 在“长”字上履职尽责 , 在“ 制”字上探索创新 , 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和保 障体系 , 压实责任 , 持续发力 , 促使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 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保障 。本文以麻城市 为例 , 在系统总结林长制推行情况基础上 , 分析存在的问题 , 并提出推深做实林长制的建议 , 以期为实现麻城市“林长治”提 供参考。
2024, 2(2):79-82.
摘要: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森林防火阻隔带,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以及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举措。 本文 通过分析黄梅县森林防火阻隔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黄梅县完善森林防火阻隔带的具体对策,以期提高黄梅县森林火 灾防控水平。
2024, 2(2):83-86.
摘要:湿地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资源 现状和问题,分别从政策与制度制定、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境恢复、湿地文化保护、科教宣传以及湿地保护科学研究等方 面总结归纳其在建设和管理中的主要措施及经验,以期为国内其他湿地公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 2(2):87-92.
摘要:针对四川省长期缺乏营造林工程预算计价规范或定额标准的现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调查营造林施工实 际投资水平,分析和汇总历史数据和调查数据,在咨询专家、现场实测、实地验证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当前的社会经济技 术水平,对营造林工程预算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四川省营造林建设可划分为 7个区域;在各区域内,可将营造林体系分 为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幼龄林抚育及现有林提升修复 4个项 目 ;在项 目 内,再划分出不同的分项,根据各分项 的工序确定所需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经过影响因素系数调整与实地验证,最终确定投资标准,并在当前 的营造林项目执行过程中检验确定投资标准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廖家志 , 王 泉 , 李 晖 王 宵 程军勇 向 丹
2024, 2(2):93-96.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是振兴我国山 区经济,促进油茶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山区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 。本 文结合多年基层实践经历,以罗田县匡河镇安仁山村 20hm2 油茶示范林项 目栽植 5 a 生油茶大苗(通常规格:苗高 ≥80 cm、地径≥80cm)为研究对象,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施肥、苗木采购、苗木栽植、抚育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及其发展优势等各 个环节进行探讨,以期对发展油茶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24, 2(2):97-99.
摘要:黄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食同源植物,深受消费者青睐 。林下黄精生态种植是利用林下生境与黄精对生长环境 需求相契合的原理,推动黄精种植回归山野林下,确保黄精产品安全和品质 。本文基于多年试验研究成果,实践探索形成 了一套林下黄精生态种植关键技术体系,包括适生条件、种苗繁育、林下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环节。
2024, 2(2):100-102.
摘要:为创新月季种质,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近几年一直从事月季杂交授粉工作,总结形成了 月 季人工杂交授粉技 术要点,对月季新品种培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选择抗性强、自洁性高、亲和性强、观赏性状好的母本和父本进 行人工授粉,可以培育出具有花色鲜艳、花形独特、株型美观、抗病性好、抗性强等特点的新品种。